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1987年10月股市大崩盤回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7-01 07:20


投機教父尼德霍夫回憶錄

摘自《投機教父尼德霍夫回憶錄》 作者:維克多 尼德霍夫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在大多數觀察家眼里,1987年10月19日股市大崩盤前,債券、股票和貨幣市場上的價格變動,可能是最明顯的市場聯動關系。在大崩盤之前的10個月里,美國債券期貨價格下跌超過20%,從98美元跌至78美元,而同一時期,道瓊斯工業指數則從1900點上漲至2600點,上漲近37%。

投資回報率相關57%,把這種情況「回歸」到平均數值,就開始造成傷害。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收益率,可以快速了解當時的相對投資回報率:

過去,股票的收益率與債券的收益率之間的差別似乎是反向的(要證明這一點,得寫一本書才行)。債券與股票收益的差別在1987年大崩盤之前達到了7.6%,接近歷史最高峰,就足以說明這種現象。到1996年年中,兩者的差距僅為4.5%。

外國投資人並不贊成1987年的這種差距。大崩盤前夕,美元下跌10%,而10%的債券收益率卻不足以引誘遲鈍的,也不能吸引有耐心的亞洲人,在面對不斷下跌的美元而買美國債券。回饋程序也逆道而行,美元多日下跌時,美國債券價格開始自由降落。

10月18日,星期天,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進行干預時,大勢已定,大崩盤開始降臨。他在面對全國的電視節目中宣稱,除非德國人采取行動購買更多的美國商品,否則美國將讓美元進一步貶值。這已足夠了!維持股市平衡的自動矯正機制被打破,世界各個市場承受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財富損失。

第二天,德意志聯邦銀行行長波爾對他的行政官員們說:「這是貝克干的好事。」這時,修正主義歷史學家和那些盲從而說三道四的人還沒來得及為貝克辯護,波爾一針見血。

大崩盤當天,與預期的一模一樣,美元對歐洲貨幣貶值1%,對日元下挫0.5%。銅與大豆分別作為金屬和大宗商品的領頭羊,皆下跌近6%;石油下跌1.5%;而金與銀,作為災難的前兆分別上漲2%與4%。在美國市場開盤之前,香港市場已經下跌11.1%,然後被迫閉市4天,重新復市時又暴跌25%。

大崩盤的第二天,即10月20日,回饋過程開始發揮作用,防止了災害進一步擴大,並且預示未來的走向。債券一天之內上漲近7%,這是有史以來漲幅最大的一次,從而使得美元在美國本土的收益率具有吸引力。股票與債券之間收益的差別在一天內幾乎回復到1986年末的水平。美元對外國貨幣又升值2%,這似乎暗示貝克不會再度插手市場了。第二天,銅、銀各跌12%,表明美國工業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不會出現大的問題。道瓊斯指數收復了大約114點,是前一天跌幅的1/5左右,開始了隨後8年大致持續不斷的100%的漲幅。

我像舅舅經常失敗的情況一樣,在勝利之神張牙舞爪的時候急忙認輸。我在美國市場上持有的股票下跌25%,持有的香港股票在香港股市40%的跌幅中直線下墜,化為烏有。我持有大量長期國債,但為了支付告急的頭寸,我在股市崩潰的高峰期將它們悉數出售了。(我把責任歸咎於我的妻子和我的第一位客戶特霍恩,他們兩人曾經警告我,要我在大崩盤的星期一上午遠離股市,遺憾的是他們的忠告卻激怒了我,我反而買得更多。)

大崩盤的情形依然歷歷在目。10月19日股市剛一收盤,美聯儲便進行干預和購買國債。債券獲得有史以來的最大盈利,一天之內上漲幅度超出10%。自那時起,股市便似乎已經陷入另一次崩潰,投機商迅速拋出股票而買進債券,這便是心理學家所謂近因效應的真實寫照。你可能記住了你最近一次停車位置,但不能回憶起你以前停車的地方。要找一本書或一枚戒指、回想一種念頭的時候,這種效應殘存的特性有助於我們尋找,但在股市上,它卻是無形殺手。以這種操作,空頭的虧損金額超過10月19日大崩潰的總虧損。

在這些危機中,價格顯現出一種特殊的關系:股價下跌時,債券價格便上升,後者則導致股價下跌,繼而又導致債券價格下跌。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