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電視2014或現負增長 業變革起步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2-24 11:55
本報記者 陳軍君
“國內平板電視每年消費需求經過10年的高速發展,目前已趨向頂峰,達到4500萬台,未來幾年數量增長的難度將越來越大,預計2014年下降到4400萬台。”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品調查辦公室日前發布的 《中國平板電視消費者需求分析及市場預測》稱,2013年下半年液晶電視零售量市場規模2100萬台,較上半年有所收縮。原因有三:外部消費者經濟環境不佳、節能補貼政策退出和互聯網企業掀起的“價格戰”,但根本原因是消費需求不足。
該報告預測,2014年中國平板電視需求量將首次出現負增長。4K超高清、OLED和新一代智能電視這些新趨勢,將成為未來拉動平板電視整體市場向上的主要力量。
“2014年彩電市場吆喝的是OLED,但真正賣的會是4K電視。OLED是彩電廠家的招牌,以顯示其市場地位。”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2014年,4K超高清電視在技術、價格、片源、消費認知等方面的逐步成熟,將促使平板電視消費市場迎來新的發展高潮。
顯示技術的進步及需求的不足,倒逼整個彩電行業自行變革。2013年,平板電視業在品、價格、上下游業協同、技術規範、新老彩電勢力融合、渠道建設等方面呈現出變革趨勢。
其中,樂視、小米、阿里、愛奇藝、聯想等IT、互聯網企業以不同的姿態和方式涉足電視圈,對傳統彩電廠商帶來的衝擊最為引人關注。
“在互聯網與傳統思維的碰撞中,以平板電視智能化、互聯網化為核心的功能應用和交互方式的顛覆,正推動彩電乃至整個家電行業在軟硬技術協同、消費需求、盈利模式、業格局、流通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變革。”陸刃波分析,不過,雖然現階段智能電視滲透率較高,但智能作業系統複雜且不能定期升級、智控方式繁瑣以及內容應用激活率不高等問題仍然是制約智能電視發展,導致“智能電視不智能”。
互聯網化的輻射作用,讓家電網購在家電銷售中也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據第三方權威調研數據顯示,2009—2012年,電商業態占比從0.47%上升至3.92%,作為最重要的家電網購渠道,專業在商城的優勢愈加明顯。當前,以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們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建立新型廠商合作關係”,以及 “基礎物流、消費定製、線上下互通”等服務升級的大改革上。但整個行業的渠道建設依然有待進一步優化。
智能電視市場在互聯網思維的帶動下,也將出現新的品形態和業格局。基於電子商務的多重優勢,家電製造企業與渠道商的合作發展將進入到新的戰略高度。
“從整體來看,2014年平板電視需求市場環境雖比較嚴峻,但隨品結構的調整,銷售額必將上升。”在日前中國電子商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共同主辦的“2013年(第九屆)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發展高層論壇”上,諸多彩電廠商及渠道商做此判斷。
《中國平板電視消費者需求分析及市場預測》調研數據顯示,當前消費者選購平板電視46英寸及以上大尺寸電視呈明顯優勢,數據接近60%。而消費者在購買平板電視的預期價格多集中在4000—8000元之間。彩電終端顯示屏的尺寸和顯示技術的變化主要受益於上游面板技術的日益成熟,大尺寸面板價格的快速下滑。平板電視業鏈上游的發展與變化,成為帶動終端消費需求變化的重要因素。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