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黑龍江王米產區最新調研報告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年5月30日-6月4日,筆者參與了大商所組織的黑龍江產區春播調研活動,今年是農產品(000061,股吧)供給側改革的開局之年,玉米種植結構調整集中在「鐮刀灣」地區,該地區涉及到黑龍江北部第四、第五積溫帶,這也是國家調整種植結構的重點地區,關於玉米、大豆種植面積的增減是市場關注的熱點。經過調研,我們發現黑龍江大田作物的種植結構調整初見成效,我們在調研的路上經常能夠看到前一年秸稈尚存的玉米地萌發出了大豆苗,而且這並不是個別現象,可以說是比較普遍。因此黑龍江大豆播種面積的增幅可能比較可觀,但由於大豆產量基數太低,即便是黑龍江地區50%的播種面積增幅,假設單產持穩,實際黑龍江地區的大豆產量增幅也就在200-300萬噸左右,相對於國內8700萬噸的大豆進口量以及越來越多的進口大豆流入食品領域的數量,這樣的產量增幅也許改變不了多少現狀。對於玉米來說,國內2.5-3億噸的庫存量需要多年來進行消化,在天氣正常的情況下,今年的產量減幅可能也比較有限,去庫存化仍然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

一、 調研線路


我們的調研線路如下圖所示,歷時六天,西線途經綏化-北安-黑河-訥河-齊齊哈爾,東線途經鶴崗-富錦-友誼紅星隆-密山-牡丹江。

二、 調研核心細節展示及主要觀點

傳統玉米種植區種植結構基本無變化

黑龍江省第一、第二積溫帶地區是玉米的傳統優勢種植區,代表地區為巴彥縣、望奎縣、賓縣等,這類地區農戶的玉米種植收益相對有保障,農戶種植玉米的積極性也較高,主要由於該地區每年基本上都是風調雨順,很少遇見大災之年,種玉米產量比較高,種大豆產量很低,而且當地缺少種植大豆需要的農機,因此玉米改種大豆的情況很少見。玉米取消臨儲收購之後,僅有少量有條件的玉米地改種水稻,這也是比較穩妥的做法,畢竟水稻產量很高,而且依然有托市收購。除此之外,農戶可以選擇減少玉米種植面積而改種雜豆、薯類、蔬菜、瓜果類等經濟作物,但是這些經濟作物沒有國家收購作為保障,價格波動會更大,給農民也帶來了更大的風險,因此大多數農戶寧願選擇種植玉米。

黑龍江玉米種植成本普遍下降

在出發調研之前,我們大致會有這樣的判斷:種大豆已經連續幾年效益很差了,而種玉米從去年開始效益變差,那麼從理論上說無論是玉米還是大豆,種植成本中的地租和種子價格今年應該是下降的,實地的調研也逐步印證了我們對種植成本變化趨勢的判斷,但不同地區種植成本下降的幅度是有所不同的。黑龍江東北部地區很多土地隸屬於農墾總局,也就是所謂的農場地,農場土地的地租變化幅度就比較小,比如佳木斯地區旱地年租金為7-8千元/垧。去年玉米價格大跌,本來認為地租價格應該降1000元/垧,但實際上降幅在500-700元之間,降幅較小,租金成本仍然較高。這是由於農場土地統一經營,田間管理較為出色,最終產量較高導致種植效益較為理想,地租價格因此能保持堅挺。而黑龍江西北部地區農戶自有土地較多,在去年玉米價格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地租價格響應地較為迅速,普遍下降了1000-1500元/晌。除此之外,種子價格也略有下降,尤其部分地區的農戶提前采購了種子准備播種之際,才得知玉米臨儲取消的消息,為了改種大豆,不得已將已經采購的玉米種子賤賣,其余成本項人工、機耕、化肥等基本沒有變化。

黑龍江玉米外銷難且內需不旺

由於運輸成本高且質量不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