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金融業的過度發展 對產業影響嚴重不利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6-05 15:50


和訊網消息 6月5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趙昌文在2016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表示,在美國曾經有一句話,對華爾街有利的就是對美國有利的。但是全球金融危機以後,這一個美國人,歐洲人,全世界的人都在反思,有時候好象不見得是這樣一個線性的邏輯,金融業的發展過度會使得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反而會受到不好的影響,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攫取。也就是說當一個國家的金融,它的攫取性更大的時候,金融業的過度發展,對產業的影響是不利的。我們希望它是一個共融的這樣一種結構。

以下為文字實錄:


蘇琦:

接下來我們看產業角度會怎麼回應共享金融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趙昌文:

各位下午好,我談談個人的想法。產業金融跟共享經濟都是大家關注的兩個題目。待會兒有兩位企業家他們會談現實當中案例,我稍微談的理性一點。主要從微觀與宏觀兩個層面談我對這個產業金融的理解。大家都知道從微觀上面講或者說我們在大學里面念書的時候,都學過金融實際上就是資金。或者資本跨期配置問題。再說具體一點所有金融最後都可以構成一個合約一個交易結構,因此金融最終實際上能否成功和可持續發展關鍵其實在於風險收益結構。如果說貸款人,投資人和資金的需求者之間。他們能夠達成這樣一個合理的平衡的風險收益結構的話。我覺得這一種金融資源就可以正常流動,就可以優化配置。並且最終可以實現價值增值,這是我們在教科書里面學的理論。但是在實踐中,其實這樣的平衡並不總是很容易實現的。甚至有時候是很難實現的。於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情況是一方面正規的金融體系,比如大家經常抱怨的商業銀行存在大量的資源閒置。貸款有時候發不出去,而另一方面,大量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卻經常得不到非常珍貴的,甚至賴以生存的有限的金融資源。我們把它叫做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其實經濟學和金融學的教科書里面,是沒有唯一的答案。但是提供了諸多的解決方案。如果說我們再回憶一下,公司的融資優先序,實際上外源融資並不是企業最優融資選擇。正常情況下股權融資並不是最優先融資選擇。但我們其實看到很多小企業,特別是科技類的中小企業,當他們考慮融資方式的時候。經常選擇的是一種成本更高的選擇,也就是做股權融資。那是因為他如果不出讓公司的股權,他其實是沒有其他的選擇。這就是所謂的控制權的代價。但是為什麼有那麼多公司願意甚至前赴後繼的選擇?這就是我剛才說的其實他是沒有選擇的選擇。說到生產結構,特別很多小企業,技術類小企業來說,早期階段它的技術和商業模式都是不夠成熟的。於是當他們出讓股權或者出讓控制權的時候,我們VC或PE的這些機構,其實他們是與中小企業在同甘苦共患難,風險共擔,收益共享,這就是金融。這就是風險收益結構。這就是合約。這種情況對創業者和投資者來說,好象一首歌里面說的,都是人生豪邁大不了從頭再來。但是這一種情況其實是很理想的一種狀態,剛才講的這一種情況並不是很多大企業的最佳選擇。如果說我們看很多大企業的這一個融資的優先序,絕大多數情況下,實際上他們選擇的是債權融資,盡管也有那麼多的大企業源源不斷的選擇了上市的融資,債權融資背後其實也是一個風險收益結構的問題。除了信用貸款之外大多數的抵押擔保貸款,其實都是通過抵押品和擔保機構介入實現剛才我們所講的風險收益結構平衡。總之我們今天現實中所看到無論是互聯網金融,還是科技金融,基本上都是通過技術商業模式的創新,實現這樣一種風險收益結構的平衡。比如說投貸聯動,投貸保一體化,第三方支付等等。因為有了互聯網的接入服務,使得整個金融交易成本大大下降了。比如說網上銀行,可以減少傳統銀行開展櫃台業務的巨大的硬件和軟件的成本,我曾經看過我們這些年新辦的一些銀行,他們絕大多數都選擇了通過互聯網模式開展它的信貸和其他方面的業務。因為指紋識別等人體生物識別技術,可以大大的銀行和客戶時間交易成本,甚至他們的成本可以下降80%。而且並不會提高識別的風險,指紋識別和臉譜識別的准確度甚至高於櫃台的銀行工作人員和客戶面對面時的准確度,這就是技術的創新。互聯網銀行實際通過技術商業模式創新再次實現風險收益結構的平衡,當然如果說這一種平衡不能通過資金供需雙方實現的話,就為第三方機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這就是我們看到的許許多多第三方金融機構的出現,在中國的大地上。無論是哪一種第三方的金融服務,其實最早的出現都是在正規金融和金融體系不能覆蓋,不願覆蓋或者難以覆蓋的領域,說白了其實都是編輯革命的產物。但是當這種新的商業模式,新的業務越來越多,甚至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時我們看到很多方面,今天我們不得不思考和研究的一些問題,甚至包括如何更好的監管,因為這些機構實際上都從事的是一種風險,比我們剛才所講傳統金融風險更高的業務,因為它是邊際革命的產物。當然也取決於第三方機構的金融的風險控制能力。除了第三方金融機構自身的能力之外,其實外部的力量是可以讓這種風險降低的。比如說政府的政策或者說資金,通過這種政策或資金,嵌入到商業性金融機構的交易模式或者合約的結構之中,也能實現這種風險收益結構的平衡,比如說政府對銀行貸款的損失。政策性擔保機構的介入,或者政府性引導基金的組合投資。

政府介入的目的,不應該放在獲得更高的收益。而是促成商業性交易的順利實現。最後形成新業態,新技術,新產品甚至新產業,從而創造就業增加稅收,實現公共目標與私人目標協同,我覺得這是政府介入的唯一目的。以上就是我從微觀層面對今天產業金融的理解。有點思辨,有點理性,有點理論。至於從宏觀層面上,我覺得產業與金融可能是一個更加復雜的關系,甚至大家的看法是不一樣的。因為產業金融原本就不是一個科學規范的學術術語,所以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我覺得是非常正常的。如果讓我理解,我寧願從以下三個層次去理解,宏觀意義上的產業金融。第一金融與產業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我們曾經覺得一個國家的發展,金融滯後了以後,一定會影響這個國家的發展,但是我們也越來越看到其他更加復雜的關系。在美國曾經有一句話,對華爾街有利的就是對美國有利的。但是全球金融危機以後,這一個美國人,歐洲人,全世界的人都在反思,有時候好象不見得是這樣一個線性的邏輯,金融業的發展過度會使得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反而會受到不好的影響,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攫取。也就是說當一個國家的金融,它的攫取性更大的時候,金融業的過度發展,對產業的影響是不利的。我們希望它是一個共融的這樣一種結構。

我去年寫過一本書,書的題目就叫做從攫取到共融,金融改革的邏輯,我想說的是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宏觀意義上講金融和產業之間是一種競合關系,當金融業發展過度以後產業中的創新要素,包括人,包括錢,包括企業家精神會源源不斷的從這些行業流出來。我覺得這個關系怎麼處理好,實際上是一種藝術,當然有時候也是科學或者決策。第二個層面我覺得從企業層面,來理解產業金融的問題。前些年比較熱的一件事兒就是所謂產融結合的問題。我本人也做過一些研究,不少實體企業,包括民營和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前赴後繼進入金融行業,比如國家電網幾乎擁有金融業全牌照,財務公司更非常普遍,地方國企進入金融業也很多,特別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新成立地方國旗基本都是投融資平台或者金融控股公司。產融結合有其合理性,對實體企業來說既為了更好滿足其自身金融服務需求,很大程度也有風險金融業高利潤高收益的追求。好象我剛才講的如果我們看一下中國上市公司里面應利率,16家上市銀行賺的錢凈利潤相當另外2600家上市公司全部利潤,各一半一半。金融業變成一種非常好理解的行為。金融行業的ROROE都是平均遠遠高於實體企業。不是說金融不該發展,而是現實是這樣的。現在銀行收益凈利潤增長率下來以後大家很甘心它的風險,她們跨界產能過剩怎麼處理好這一種不良資產問題,實際實體企業原本處於很大風險之中,多少年來有風險斗爭這樣一個過程。企業層面理解金融和實體企業關系要正確的看待這樣一個風險收益的結構問題。由於受商業銀行法限制雖然受不少控股公司出現,銀行層面出現混業經營,跨金融與實體界限,銀行機構很少進入實體投資領域。最近剛剛出現投貸聯動是否成為一個導火線尚不得而知。我們十家金融機構在試點,實際對過去傳統商業銀行法一個新的情況。從未來來看,我個人看法是產業金融主流方向,應該是以下五大領域。第一互聯網金融,第二供應鏈金融,第三科技金融,第四能源金融,第五金融租賃,謝謝。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