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宜信十周年聯手哈評發布《普惠金融的中國實踐》報告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30 11:50



宜信公司創始人兼CEO唐寧


5月29日,宜信公司與《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聯手發布《普惠金融的中國實踐:技術驅動變革》報告。該報告由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先生及其研究團隊和《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共同推出, 從政策層、監管、技術以及商業操作等4個維度,分析了目前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現狀, 厘清了政府、銀行等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在普惠金融生態圈中的地位和作用, 並從技術創新的角度闡釋了普惠金融在國民經濟中日益上升的重要作用,展望了機構間相互學習,融合和競爭的未來圖景。

宜信公司創始人兼CEO唐寧、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主編何剛、副主編鈕鍵軍、中歐工商管理學院教授王君、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長貝多廣、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咨詢主管合伙人張立鈞等眾多頂尖普惠金融專家、學者出席發布會,共同論道中國普惠金融事業的發展。

三年前,宜信哈評合作的《2014中國普惠金融實踐報告》是中國第一份以普惠金融基本理論為依托,以其他國家普惠金融發展的經驗教訓為借鑒,將中國近年來的普惠金融實踐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報告,是中國普惠金融行業發展的里程碑事件。報告系統梳理了中國普惠金融體系的起源、發展脈絡和運行現狀,着重探究當前中國普惠金融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成因,在此基礎上提出若干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時隔三年,普惠金融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由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先生及其研究團隊和《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聯手,進行了長達一年多研究,再次推出《普惠金融的中國實踐:技術驅動變革》。

本份報告主要以技術為核心,在普惠金融實踐領域,以宜信等新興企業為代表的機構,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運用各種新興技術,不斷探索普惠金融發展的新路徑,驅動着變革。報告揭示,普惠金融實踐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知識圖譜等技術,實現了信用管理、風險控制、產品設計以及客戶體驗的全面提升,並將普惠金融內涵由信貸資源供給擴展至提供更加多樣、綜合的金融產品、服務,普惠金融的覆蓋廣度與深度得到進一步拓展。這些探索與實踐,向更廣泛的人群和企業提供了綜合化的金融服務。

唐寧在發布會上指出,「普惠金融解決的問題是過去有一半以上未被傳統金融體系服務所充分覆蓋的幾千萬小微,幾億工薪幾億農戶獲取金融服務以及能力建設的問題,所以傳統金融有多廣闊,普惠金融就有多廣闊。」

根據宜信普惠十年實踐,唐寧認為,中國普惠金融有三個重要階段,「第一階段是信用獲取、信用建立、小額資金的獲取,整個普惠金融在國際上的實踐也是從小額信貸開始的,一些貧困的農村婦女通過幾十元幾百元就可以有改變生存發展可能的這樣的機會,從小額信貸、微信貸如何能夠獲取信用借款,如何能夠打造信用體系,這是普惠金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第二階段是多樣化金融服務。普惠金融不等於小額信貸,還包括提供其他諸多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包括存款、理財、支付、保險等等;第三階段是能力建設,面向未被傳統金融服務所覆蓋的人群提供能力建設服務,這是普惠金融和傳統金融很不同的地方。」

唐寧指出,對普惠金融受眾進行能力建設是多樣性的,以孟加拉國為例,最朴素的實踐包含告訴借款的農村婦女要把洗臉的毛巾跟洗其他地方的毛巾分開,要喝純凈水,這就是最基本的能力建設,是處於不同發展階段普惠受眾特點決定的。而傳統金融,如果你服務中石化,中石油,不需要教他們這些。經過十年實踐,宜信已經開始嘗試通過開放雲平台,幫助城市的小微企業做人員的培訓,內部管理,薪酬發放,繳納社保,購買保險,記各種帳務,以及幫助他們去外部獲客等。

本次報告的執筆顧問專家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在發布會上表示,對普惠金融理解為照顧、優惠,甚至白給是錯誤的,「對普惠金融的界定就是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的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要讓這一部分人群能夠獲得這些金融服務,而且這個服務和產品是多樣化的。構建良好的普惠金融生態環境應從加強頂層設計,優化行業環境和改善消費者體驗入手,解決普惠金融的理論指導,研究和制定與金融市場協調發展、相互配合的完整政策法規、監管體系和信用環境,良好的普惠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