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職工下崗將對子女教育產生多大影響?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26 09:30
本文由安邦咨詢授權和訊智庫發布
新一輪國企改革正在進行,部分職工可能將下崗。國企改革導致下崗職工家庭經濟收入迅速減少,改變了家庭經濟特征,從而對以教育為主要特征的子女人力資本積累產生影響,而這種宏觀改革對微觀福利的影響程度尚未得到充分評估。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趙穎使用1989年-2011年CHNS的數據,通過崗位調整和經濟變動的雙重標准剔除了提前退休、停薪留職和「下海」等類型職工對下崗職工識別可能的影響,並就國企下崗職工對子女教育的影響和機制進行了分析。
結果顯示:
1.下崗職工對子女實際教育年限產生了近-4.3%至-6.9%負面影響。1993年-2000年左右失業的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最集中。這一時期,恰逢國有企業減員增效開始的時期,大量的國有企業職工下崗使得短期收入迅速減少,從而對子女的教育產生較為顯著的負面沖擊;
2.父母下崗導致家庭資源減少,主要是推遲了子女受教育的時間,進而對子女教育產生負面影響,但不是終止子女的教育;
3.下崗職工積極實現再就業,且能保持再就業的持續時間,那麼這種負面影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再就業不僅對自身和家庭收入具有重要作用,更是避免人力資本代際貶值的重要途徑之一;
4.導致這種人力資本積累過程中相對貶值的內在傳導機理,在於家庭資源減少直接對子女教育產生負面影響,而家庭內部風險的代際傳遞和外部教育體制的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這種影響程度。
趙穎稱,在此意義上,國有企業改革導致職工下崗的一個微觀成本即職工下一代子女的教育會受到負面影響。宏觀層面積極出台的下崗再就業政策,能通過緩解家庭的經濟收入壓力和減少負面的具有風險性的個人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父母下崗對子女教育方面的沖擊。因此,雖然下崗會導致人力資本貶值的代際傳遞,但積極實現再就業會盡可能地減少這種負面沖擊的影響,從而為子女的教育保駕護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