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獨立的貨幣政策對中國來說比維持穩定的匯率更重要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26 08:50


和訊網消息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高級研究員Joseph E. Gagnon撰文指出,近年來,有很多評論質疑各國央行是否還能在需要時提供更多有效的貨幣刺激政策。

一方面,發達經濟體的短期利率已經在零以下,繼續下降的空間有限,並且非常規貨幣政策由於被大量使用,目前已經收效甚微。另一方面,新興市場的央行貨幣政策缺乏獨立性,容易受到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影響。


對於中國來說,只要中國政府願意接受自由浮動的匯率,其貨幣政策環境就可以進一步寬松。

貨幣政策的寬松空間

傳統貨幣政策工具在於維持一個安全的短期利率。在發達經濟體,這些短期利率都在歷史低位,接近或低於零。在中國,這些短期利率顯著高於發達經濟體,但仍然處於歷史低位,在大約3%。

近年來,有三種非傳統貨幣政策被使用:央行明確指引未來的利率調控走向,作出長期維持低利率的政策承諾;央行買入大量證券,這種向市場超常規注入基礎貨幣的方式就是量化寬松政策;央行將長期貸款利率保持在一個非常低的水平,以擴張整個經濟體的信貸規模。

大蕭條後的發達經濟體量化寬松政策主要通過三種途徑發揮作用:減少由於市場恐慌帶來的風險擴散;減少對未來短期政策利率的預期;通過減少市場中長期債券的供給,來減少債券收益中的期限溢價。

在本幣為SDR籃子組成貨幣的國家中,中國央行資產占GDP的比重僅次於日本,且大部分來源於中國的外匯儲備。與其他國家相比,雖然中國的債券市場更小,及在QE中可購買的證券總量也更小,但是中國QE買入的證券量也是相當可觀的。更重要的是,中國也可以選擇直接貸款或購買證券化的打包貸款來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獨立性

根據國際金融領域著名的「不可能三角」理論,一個國家可以同時存在以下三種情形中的任意兩條1)獨立的貨幣政策;2)穩定的匯率;3)開放的金融市場。長期以來,中國具備前兩個條件,但不具備第三條。近年來,中國開始穩步地開放金融市場,並承諾市場力量將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貨幣政策獨立性發揮作用的決定性因素是國內居民(包括公共部門)的外幣借款程度。高額的外幣債務可以顯著地限制獨立的貨幣政策。

幸運的是,中國的外幣債務問題並不嚴重。通過使用傳統的和非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中國有足夠的空間創造寬松的貨幣環境,並非必須與美國貨幣政策掛鈎。

作為一種國際儲備貨幣的發行國,中國不可避免地必須開放金融市場,需要接受更大的匯率靈活性或者承受外匯儲備大幅上漲或下跌的風險。

由於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對於中國來說,擁有獨立的貨幣政策比維持穩定的匯率更重要。匯率波動比不恰當的貨幣政策的傷害更小。中國需要克服對於匯率自由浮動的恐懼。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