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中關村:將世界推向新高度(1)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25 16:40


【調結構 轉方式·北京科技創新調研行】

開欄的話


創新驅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從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高度看北京,最值得去的地方,當然是中關村(000931,股吧)。

地域面積不過一「村」,卻牽動全國乃至全球的資本、人才、資訊和技術;發展不過30余年,已成為全世界高新產業的風向標之一。近年來,國內外觀察者們從各個角度描述中關村在當代中國的意義和對全世界的價值,試圖揭示這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承載者、創新型社會的探路者的實踐之道。

連日來,光明日報記者走進中關村,步入這個我們曾無數次聚焦的區域,再次關注頂層設計以及科學與人文融會、教育與科技互動的奧秘。從今天開始,光明日報分3次刊發《調結構轉方式·北京科技創新調研行》系列報道,和讀者共同體味中關村的創新發展之路。

在中國大地上,中關村的面積不足兩萬分之一,能當得起「民族前途」這萬鈞重擔嗎?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首次走出中南海,把「課堂」搬到了中關村。那天的上午,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決定着中華民族前途命運。而中關村,恰恰是我國唯一的自主創新示范區。

如果以此作為認識中關村的邏輯起點,那怎樣高看其肩負的歷史使命,都不為過。

「始終保持戰略決斷力」

近一個時期以來,國內外輿論場對中國經濟聲音不少,歸根到底離不開一個問題:「中國的經濟到底還行不行?」

目前,中關村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企業數量僅次於美國硅谷,分布全球的無數分支機構、研發中心為世界分享中國紅利提供了機遇。

中關村,以「戰略家」的智慧,逐漸厘清了對歷史性交匯的認識——

一方面,面對全球競爭,過去擅長的「打法」靈光不再,轉入創新驅動發展軌道已成必由之路;另一方面,新一輪核心技術革命先兆頻頻,迅速搶占制高點,關系着復興大業的實現。

中關村的實踐,越來越帶有「千鈞一發」的味道。

2015年5月,清華大學所屬的紫光集團成功收購「新華三」公司,開創了世界頂級企業在中國本土化的新路徑。姓了「紫光」的跨國企業帶來了全球第一的服務器和存儲產品線,成為清華產業全線布局的「獨門秘籍」。

「並購世界一流企業是一招『險棋』,趁勢趕自主創新的路才是王道。」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在接受采訪時反復講,成熟的中關村人必須「始終保持戰略決斷力」。

以此發端,柳傳志交出聯想集團「指揮權」二度創業,雷軍作出「站在台風口,豬都能飛起來」的比喻,劉成城放言「告別硅谷崇拜」,無不體現着戰略決斷力。

沒有「大咖」們豐富的人生閱歷,坐在一個工位里的深鑒科技公司CEO姚頌同樣氣度不凡。這位在校期間就關注深度學習加速研究的90後,本科畢業就開始創業。

「我團結的是全球最好的團隊,我的奮斗目標是賦予萬物智能。」姚頌認為自己所擁有的,也是一種戰略決斷力。

「看得遠、抓得准才走得順」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威廉·米勒曾提出,中關村比世界上任何科技園都更接近硅谷。

盡管像極了硅谷,中關村卻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下成長起來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

中關村,以「過來人」的經歷,訴說着走中國道路的榮光——

俯瞰中關村,以北大、清華以及中科院若干研究所為代表的200多所科教單位星羅棋布。共和國的締造者們早在60多年前,就親手定准了中關村的「根」——文脈競傳承,知識為薪火。

改革開放初期,一批體制內科研人員離職創業,打拼出中關村電子一條街。這批開拓者念念不忘的,是全國科學大會首次宣告「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一部分」。科學的春天和歷史大勢交相輝映所帶來的命運轉折,成就了中關村之「魂」——舉思想之光,視創新為生命。

從1988年批准成立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誕生,近30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後8次對中關村發展作出重大決策。洪鍾大呂銘刻下的,是中關村之「本」——敢為天下先,沐浴國家力量。

清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徐井宏認為,中關村形成今天創新生態環境的背後,各級決策者「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決心,始終是最深沉而持久的力量。

「看得遠、抓得准才走得順。」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坦言,一代又一代中關村人時至今日仍在不斷反思和慶幸。從百廢待興中走出的新中國,如果不是從起點就謀劃好、呵護好一方知識高地;操持着大家大業的中國共產黨,如果不是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就不可能完成一個個像中關村這樣的戰略布局,從而無限接近中國夢的實現。

「不患金銀而患懈怠」

工業4.0起跑在即,人類社會將再次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是還像過去那樣追求迎頭趕上,還是已經做好了超越與引領的儲備?

中關村,以前瞻者的目光,鎖定了稍縱即逝的機遇——

在中關村,創業者們接受采訪,鮮有人夸耀已有的業績,總是在談世界將往哪里走;記者難以拍攝到火星四濺的研發場面,更多頭腦風暴的誕生地像個網吧;一大批蜚聲中外的專家、企業家同年輕人一道吃簡單的盒飯,一干就是通宵。

比如余凱,「千人計劃」專家、前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創始人,就放棄了已經擁有的輝煌,再次辭職創業。余凱說,自己圖的是贏得尊敬,這遠遠比掙錢更重要。

在中關村,一本名為《從0到1》的譯著備受推崇。書里講,實現從無到有是西方科學家一貫的拿手好戲。該書作者彼得·蒂爾斷言,中國人更適合干從1到n的事兒,即不斷模仿和探索可行的商業模式。

「『道生一』的真理老祖宗講得清清楚楚。創造的價值,中國人早就認識到骨子里了。」說這話的劉靜,是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員。幾十年間,劉靜帶領團隊開世界液態金屬研究之先河,創造了「液態金屬芯片冷卻」等多項獨一無二的技術。

從通用技術到撒手鐧技術再到顛覆性技術,清華大學鮑傑捷團隊研制量子點光譜儀、施一公團隊捕獲真核細胞剪接體三維結構,一批民營企業在導航芯片、智能識別、能源利用等領域推出諸多「全球首創」,無不在給彼得·蒂爾舉出反例。

「不等待、不觀望,不患金銀而患懈怠。」對外經貿大學教授廉思認為,一代又一代中關村人身上,始終閃爍着中國知識分子理想主義的光芒。

「從引進世界到引領世界」

《自然科學大事年表》記載,16世紀以前,影響人類生活的重大科技發明近六成屬於中國人。當今世界,中國對人類的貢獻在哪里?

中關村,以負責任的心態,樹立起國之重器的擔當——

鄧中翰回國創辦中星微電子;鄧興旺打造系統作物設計前沿平台;高祿峰研發自平衡車並推向60多個國家;季逸超20歲就創立巔峰實驗室……在中關村,不斷有響徹海外的名字回歸,不斷有天才、怪才成長為「極客」「創客」。

「我發現美國真正該害怕中國什麼了。」一位美國《華盛頓郵報》記者在結束采訪後寫道。

西方少數人的心中,一直有個「中國威脅論」的擔憂揮之不去。在自主創新道路上越走越快的中關村,想過用新技術話語權壓制別人嗎?

2007年,美國《大眾科學》雜志宣稱,一個來自中國的團隊,利用神經外科機器人技術成功救治了一名瑞典男孩。這則報道背後,是王田苗、田增民兩位中國科學家長達20年的「寂寞長跑」。如今,他們研發的機器人產品已進入第六代,挽救人類生命的技術被推向新的巔峰。

「從引進世界到引領世界,中關村正將世界推向新高度。」北京市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梁昊光如是說。

行駛在快車道上的中關村,深諳獨木不成林的道理。

身處首都,中關村將各個遠郊區一體納入政策范圍,對北京全市經濟貢獻率突破36.8%;在協同發展共識下,中關村制定了同天津濱海新區的共建方案,累計在河北設立分公司2000余家;放眼全國,中關村率先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始終保持國家新經濟發動機高速運轉。

從跟跑並跑到並跑領跑,中關村,作為世界新秩序的參與者、建設者和貢獻者,已成為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代言者之一。(光明日報記者 董城 張景華 殷燕召)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