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寶庫2.0亮相北京 打造新時代的人文社區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24 18:00
和訊房產消息 5月24日,易居中國旗下創新板塊寶庫中國迎來北京(樓盤)首秀。繼上海(樓盤)、廣州(樓盤)、珠海(樓盤)、深圳(樓盤)、重慶(樓盤)、武漢(樓盤)、鄭州(樓盤)後,寶庫2.0——寶庫&藝術空間在北京國貿大酒店亮相發布。和訊房產進行全程直播。
主持人: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北京站的新聞發布會現在開始。每一個城市晚宴之前都有一個新聞發布會,大半個月要走十五個城市,今天終於來到了首都,有幸請到馬老師一起參加這場活動,大家准備一下有什麼問題。先請寶庫文化的CEO柳費國先生對寶庫的內容做一個介紹,這是一個全新的產品和商業模型,也是易居中國花五年時間潛心打造的,第一次在全中國各個城市亮相。掌聲有請柳總。
柳費國:說寶庫藝術空間,必須先說上海中心的寶庫1號,其實這次社區版的寶庫的誕生就是因為先有了五年前我們給上海中心做的寶庫1號。當時給上海中心做這個的時候,第一是為了給超級地標賦予文化內容,所以我們跟馬老師合作,在上面做了博物館,做了藝術中心,也獲取了很多的吉尼斯世界記錄,把這個文化實實在在放在上海中心,而且讓上海中心成為文化地標。第二個就是陸家嘴(600663,股吧)金融城,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需求。同時博物館也需要一個非常好的生存狀態,所以我們在上海中心的地下五層打造了全世界目前已經認證的最大的私人保管箱。
五年建設,這些都做完了,我們就在思考,這麼好的一個生活方式,安全、安心、加上文化,怎麼樣走進更多城市、走進更多社區。所以我們大概在一年半以前開始研發,最後還是跟我們的主要的供應商合作,打造了現在社區版的寶庫藝術空間。其實就是把上海中心37層的博物館和藝術中心做一個縮小版,大概350平米,把上海中心地下巨大的寶庫1號也做一個縮小,大概150平米,兩個加在一起500平米,誕生了一個社區里面的寶庫,家門口的博物館。
做的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認證的問題,上海中心的寶庫1號是UL認證的,社區也要完成這個認證,安防上花了很多心思,因為社區是在全國各個城市,最後我們還是解決了這樣的技術障礙。現在我們在上海中心里面會做一個總控中心,利用總控中心跟我們的光纜和每一個社區版的寶庫的連接,實現第三方的數據備份和時時監控。社區版的寶庫就是上海中心寶庫1號的縮小版,也是寶庫走進社區最重要的一個戰略布局。請周總講講寶庫進社區的戰略上的思考。
周忻
周忻:各位北京的媒體朋友們,大家好,講了很多次了,每個城市都講,今天馬先生在這里,一會兒馬先生多講一些,他不是輕易出來的,15場只跑了深圳那場,這是第二場。我簡單介紹一下寶庫里面的1.0和2.0到底怎麼一回事。實際上1.0是馬先生的一句話搞出來的,2.0也是馬先生的一句話。
N多年前,上海中心中國第一高樓,我給他做策劃,找一個博物館,找來找去,一看001號,中國第一個民營博物館是馬未都弄的,我不認識馬先生那時候。問他說能不能在上面造一個博物館,馬先生非常感興趣,結果就問了第一個問題,租金怎麼辦?第二個問題,裝修怎麼辦?第三個問題運營怎麼辦?我說馬先生怎麼像討飯一樣,馬先生第一句話造就了這個項目,他說「文化是需要包養的」這句話是第一句名言。
想想是對的,所有的博物館要麼是政府出錢,要麼是社會捐贈,要麼是有錢人自己鬧着玩,我們就研究了一個能不能不包養的模式,就是1.0,上海的市委書記看了一下,講了一句話,把博物館空間和收藏空間結合,互為補充,這是文化產業商業模式的創新,所以源自於文化是需要包養的,這是馬先生的第一句話。
第二句話「現在社會不是物以罕為貴,是物以知為貴」這句話引發了現在的2.0產品。什麼概念呢,躺在博物館里面的東西太多了,剛剛開完的習大大的文物工作會議是把博物館里面的文化,精神貼近老百姓(603883,股吧),是上個月講的。馬先生兩年前就講了這個概念。
怎麼樣讓老百姓能夠更多在社區里面更多的接觸藝術,接觸到這樣的文化,需要打造配套設施,需要打造整個運營的軌跡。所以我們做的一個概念就是「家門口的博物館」是一個博物館的空間,讓我們未來的寶貝能夠在每一個空間當中進行展覽的一個空間。
所以2.0的產品濃縮了1.0,把博物館的空間放在社區里面,把箱子,上海中心世界最大的保險箱,3萬多個濃縮成幾百個自動的保險箱放在社區。2.0的核心給開發商兩個賣點,人文和安全,給每一戶老百姓在交房的時候,未來交房的時候每戶一個箱子,家門口的博物館,給老百姓安全感、人文感和幸福感,這是2.0現在的整體情況。接下來讓馬先生講。
馬未都
馬未都:北京是我的主場,我比較懶,按理說我都應該各地都去,但是我實在是力不從心,所以我只去了深圳新聞發布會,北京我就沒有理由不來了。北京咱們都是家鄉人,所以說話得小心。
我對文化是有夢想的,我覺得一個文化能夠留下來,必須得心甘情願做一些事情,比如說今天我們提歐洲文化的時候,經常提到意大利,如果去意大利的時候你會發現文藝復興的傑出人才大部分都出在意大利,不是意大利的人也會在意大利成名。因為當時的所有的意大利的貴族都有包養文化的精神。
我們今天的精神呢,剛開始萌芽。一開始我們很希望用文化置換成錢財,但是忽然發現在那個時候,改革開放前期的時候,很難達到你的目的。所以大部分人對文化是沒有興趣的,直接直奔主題,就是賺錢去了。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了,到現在社會整體氛圍,文化已經變成了一個必需品,文化的消費急劇的增加,給了我們一個機會,我做博物館今年是20年,1996年獲准的,到今年正好20年。
20年以來,其實我在十五年前,十年前分別走出去過,但是沒有敢走到大城市,大城市的生存相對艱難。後來在五年前,碰到周總的時候,一拍即合,做了這樣一個項目。現在我覺得當時真的是所有的天時地利人和齊了,所以做這個事情。
這個事情今天回頭來看,是純粹的文化創新,把博物館做到高樓里面,我們不是全世界最新的,但是我們是最好的。我說這個話是因為全世界的博物館我都看過,我們的博物館里面既有蘇州(樓盤)園林,又有歐洲的廣場,你進去是一個廣場的感覺,你都不能想象樓上有這種感覺,可以看到黃浦江下的夕陽。
博物館又做的非常專業,因為我們現在大樓沒有完全的驗收完畢,已經接待了前後上萬人次,大家都覺得非常的驚訝,在這樣的高樓里面,將近200米的高空中看到這樣的博物館。
我覺得今天就是文化消費時代的到來,這個文化消費時代,每個人都有感受,文化變成你生活當中最重要的要素,你今天所有生活當中的話題,你仔細回想都跟文化有關,而跟吃無關。
我們三十年前我老說男人聊天一定要說到吃,女士聊天一定聊到穿上,現在吃穿這兩個事兒沒有人沒完沒了的聊天,但是文化是永恆的話題,不管吃的穿的高低,今天大家肯定會談問題。
我是搞純文化的,周總是搞地產的,這兩個按理說非常不好合作,就讓我們非常巧合的捏起來了,就出現了寶庫。寶庫原來是一個專業服務,換句話說這個服務不是提供給老百姓的,本身是提供給博物館的,戒備森嚴,銅牆壁壘。管理成本到安防成本,使用成本都非常高,理論上講原來不是提供給百姓的
但是通過我們所有人的努力,在座的都是最早的創始人,通過所有人的努力可以惠及百姓了,原來你說把一個東西擱在博物館的庫房,想都不要想,您今天拿一個東西跟故宮商量給你幾萬塊錢,把東西放里面,沒有這個可能的。
今天技術層面上,這個可以說,因為我對中國的所有的庫房都比較了解,寶庫的安全等級上是中國最好的。高過了所有的博物館的普通庫房。因為我們過去的很多建的比較早的普通庫房是基於當時的標准,我們現在的標准是國際標准。所以把一個最專業化的服務惠及百姓,公平的惠及到每個人,這才是創新。而且我們已經開始到了這個社會化的時期。所以2.0就應運而生了。
2.0比1.0走的更遠一步,讓百姓更方便了,在家門口可以享受這個項目的兩大特點。第一個特點,提高你的安全感和安全度,比如說你去出門旅游,你把家里認為最重要的部分東西放在了寶庫。你說我小區有了,那就很方便,往那一存就可以出門。增加了你的安全感。
第二,由於我們未來會引進各種展覽,有很多很新奇的,你沒有機會看的,在家門口就可以看到的。就是把文化跟你更親近一步,你專門看一個文化跟在家門口看的感受不一樣。你想想,你去國家大劇院看一個演出,你最喜歡的女演員是隔着舞台的,突然站在你的家門口,感受肯定不一樣。
文化到家門口,博物館到家門口和提高你的安全感和安全度,我說的還不是感覺,是度,就是確實安全。這是寶庫的兩個創新,第一個創新就是我們的1.0結合,第二個創新是普及。
很多人說這里面放什麼呢,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啊。看你怎麼思考這個問題了,今天的人最重要的還不是價值最大的東西,而是你的私密,包括油價的證券,包括一些很重要的文本,比如說你的房產證,你的畢業證,你丟了畢業證補一個不是原來的,還有很多情感的東西,比如說結婚證,這是你的秘密。另外還有一種秘密你個人知道的,比如說情書,不是你寫給人家的,是人家寫給你的,你又不想讓你的老婆或者丈夫看到,就鎖里面。
周忻:這個事情大家討論過,關於情書的問題應該是放在上海中心的寶庫里面,關於跟老婆的結婚證應該放在家門口的社區里面,這個已經分析過了。
馬未都:我講這個問題,有一些東西秘密是有時效的,不管是秘密性的,絕密性的,都是有時效的,夫妻之間的秘密也有時效,年輕的時候有一個情書,結婚之後肯定不會讓你的丈夫或者妻子看到,但是當你80歲以後就不怕再看見了,這就是時效。你30歲的時候讓他看到勃然大怒,原來寫過這麼肉麻的情書,那個女的跟你什麼關系。80歲以後,這個就完全變成了回憶,笑料。
插一個閒話,我認識一個老師,特別能說,女的,她有六個孩子,老太太躺在床上臨終的時候突然高聲說我有一個秘密,他們全家人都以為媽媽存了一點錢或者什麼,媽媽大喊了一聲,我還有一個情人,然後就死了。兄弟姐妹六個人互相看着,覺得自己不是特別親,找我說怎麼解,因為他媽媽的話沒有說完。
所以你知道每個人都有秘密,秘密對你很重要,我們具體的秘密,比如說我,我的秘密是不能說的。你們千萬不要說我有好多秘密,我老婆天天上網搜我,怎麼辦。
我沒有一個手機是使壞了才換的,人家送我手機,我不使用,朋友不高興,再送你一個,看你用不用,所以我就常換手機,舊的手機不能賣,第一我不知道怎麼弄干凈,賣出去之後,很麻煩。第二我也不會貪那點小錢,現在我一大把手機,都是好的,儲存了很多貌似沒有用的東西,但是你不知道哪天有用。如果我的社區里面有這麼一個庫,我就全擱里面了。萬一小偷進我們家把手機拿走了,我也會很着急。就是這個意思,每個人都有秘密,而且這個肯定是一個規律,就是你的生活的質量越高,你的社會地位越高,你的秘密越多。
你什麼秘密沒有,肯定是一個社會基層的或者說你就沒有財富的人,你只要是社會地位不斷提高,你的秘密就會不斷的增加。所以我覺得這里面還提供了一個可以放你的秘密的地方。這個秘密是你的珍惜,所以寶庫的作用特別多,可以放無數種你想出來的東西還有你沒有想出來的東西,你不知道每個人都放什麼。
我最近看到一個暖新聞,在日本非常轟動,很簡單的事情,老頭去世,兒子給他收拾衣服的時候從口袋里面掏出來了一個28年前他爹花4500日元買的毛絨玩具的發票,他當時就哭了,上傳到上網了一小時轉發了兩萬多次,就是一個紙條,上面有一個玩具的發票,因為衣服都是干洗,所以28年來一直有這個發票。
我覺得這些東西你看多無用的東西,就是你爹給你買的玩具,當你成人了,那時候我估計他就幾歲,將近三十年過去,爹走了,突然有這麼一個東西,就非常的感動。
我就忽然想,如果我們身為人父的時候,把孩子很多的細小的東西留下來,將來對他都特別重要。
這次寶庫做文化,做1.0到2.0的過程中,這個時間也很漫長,我們現在說的好象很輕松,每個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勞動和努力,才使今天的項目能作為中國獨有的創新的項目普惠於民,這是一個聽着容易,做起來很難的事情。因為我們一直在談創新,但是今天的創新,你會發現很多東西沒有創新,我們不停的在提互聯網+等等,都不是,都是說+互聯網,你+上去就是創新的,不是這個意思,真的要做一個創新的商業模式,非常的困難。我們也是絞盡腦汁,也想過了很多方案,最終讓這個項目能夠服務於社會,服務於百姓。
北京現在的需求很高,你打聽很多的銀行的保險櫃都是滿額的,而且過去的保險櫃不是按現在的理念設計的,房本都放不進去,特別窄。我們設計最小的單元都很大了,很形象的說可以放一百萬現金,二十公斤黃金都可以放進去,任何法律的有效證件都可以躺進去,銀行那個是放不進去的。
這些都是做過很多努力的,不是說一拍腦袋這個事情就成了,當你進去的時候體驗到這樣的服務的時候,非常安心的社會服務的時候,有很多人去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包括文化的配套。
我們在1.0的時候,在上海中心,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去,上海中心是中國第一高樓,世界第二樓,但是理論上上人的高度是世界第一的。體量是很嚇人的,他說是57.6萬平米,概念是模糊的,形象的概念就是今天上海外灘1.3公里的長度上,所有的民國時期蓋的那些老銀行加起來,你把它立就是這座樓,所以你想想多大。里面需要社區,需要博物館純文化的服務。
這麼大的建築當中,文化的配套真的就不是原來的一種點綴,過去我們文化都是櫥窗式的,就是點綴,這是實打實的把一個博物館占了一層,跟藝術中心整整占了一層。一層里面有5個展館,1個藝術中心,3個花園。上去了以後才會感受到我們國家居然有這樣的建築當中有這樣一個博物館,所以到了上海,上海中心不可以不去,非常大的建築體量 。
將來到了社區,我就想,如果我社區門口經常辦一個展覽,我最高興了。因為看展覽對我們來說就是需要時間的,你得把時間調整出來才去,如果社區將來有推的各種的展覽,尤其是現在動員一些現代手段可以看到更多的沒有機會看到的,我每年的遺憾就是大量的展覽看不到,有的展覽非常好 ,在國外怎麼看,如果將來有這種完全虛擬,真實的影像的看法,我就覺得很有意思。
所以我們其實在一起,一直努力做創新,今天感覺還可以跟社會交代的是我們這個創新自我的感受是成功的,這是我們很真實的內心感受。我其實很少面對這樣的記者去做這樣的新聞發布會,我不是太適應這種事兒,我很適應胡說,你說上去就胡說,這個我比較喜歡,但是到這里不能胡說,因為我們確實很鄭重其事的對待這個項目,這個項目也是在我走向社會,從工作開始的履歷當中最認真的一個商業項目。過去做文學編輯,做影視劇都是嘻嘻哈哈,收藏就很私密性,都是個人的,也不需要公示。
但是今天我們把這個過程,起碼把自己的心路歷程跟大家說一說,包括我們自己的真實的對這個項目的感受,很誠懇的跟大家說一下,也是我到來的一個動因。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馬老師,三位嘉賓都講了一下,馬老師講了從他自己和我們合作這一起五年來,上上下下爬上海中心幾百次了,非常辛苦,我們也即將對外開始營業了,也歡迎在座的所有的北京的媒體、記者朋友們有機會到上海來看看我們位於中國第一高樓里面的博物館。
記者:我是房掌櫃的記者,剛才馬老師和周總都講到商業模式就是很難去探索 ,我也很想了解寶庫的商業模式是什麼?您剛才也講到,您是做房地產的,未來會給房地產或者開發商以及整個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周忻:商業模式我講了,馬先生也講了,1.0和2.0的商業模式是不一樣的。我們這樣理解,把中間先放一個博物館,我們的創新點,博物館既要花錢,看的人又相對比較少,這是傳統的文化的概念,我們今天變成兩個商業模式,第一個商業模式,剛才說的文化,我們不包養,我們自己通過運營,內生去運營,能夠讓文化運營下去,1.0的模型就是用博物館加上收藏空間,因為馬先生在,我們大家談的都是文化,沒有談上海中心地下五層的原來整個上海中心里面最不值錢的地方,現在變成了最值錢的地方,我們做全世界最高等級,最安全的金庫,而通過金庫的運營,反哺37樓的文化運營,這是一個創新,也得到了認可,而且也已經成功。
第二種模型,博物館。我認識的很多開發商說我有錢,我在家門口,在社區里面造一個博物館,我也認識很多政府人士,昨天在天津(樓盤)一個朋友跑過來跟我說,周總我們在天津政府投入50個億,搞了一個大型的博物館,我們要合作。我問他一個問題,包括這些開發商,我說你有錢,在一個大型社區里面搞了私人博物館,我說搞這樣的博物館,在一個小區或者空間里面,我家里一個小孩五歲,差不多可以看東西了,牽手去看完,五歲零兩個月還想看一個東西,又不想去很遠,再看一遍,有什麼意思。而我們現在做的事情是什麼,每個社區里面的迷你博物館,馬先生的話說是「推磨展」馬先生的作品大家喜歡,五百個小區,一千個小區,每個禮拜,每個月每個小區竄,你們會說小區里面有會所,馬先生會把東西放在會所里面展覽嗎,會,你給我買保險,保險公司呢,巨額的保費,為什麼,安全等級不夠。所以非常簡單,我們改變了一個模型是什麼,把一個死的博物館,在固定位置上的博物館轉起來,變成了什麼概念,在上海地標建築里面,人流多的地方,每個人都要去的地方,我們開固定的博物館,而平時在社區里面看流動的博物館。它的商業模式是什麼,非常簡單,為什麼搞推介會,我是想推銷給開發商,這五百平米開發商拿出來,這個空間里面的投資要開發商投,每個小區每一戶人家要送一個箱子,我送不起,開發商應該能夠送起,開發商造房子送空調,還提供品質。然後我們品牌輸出,模式輸出,建設、運營,包括未來的文化運營。
那麼我們打通了文化在社區里面,我講的是最後一公里。昨天的PPT里面,柳總要講100米,現在的小區太大了,一個小區要一公里,這是實實在在的話題,這是一個創新的模式。
剛才馬先生講了創新模式真的不容易,如果要做創新,不是簡單的一塊磚頭上面加一塊磚頭,他要改變他的原有的商業的行為和商業的軌跡,各種運營的模型是要全部錯開的,所以為什麼講創新,至少相對於原來的博物館,至少往右地標里面的博物館用地下金庫的方式,我們不包養,我們把文化和收藏空間融合,互為補充,這是一個商業模式。
而社區里面,我昨天跟一個天津的領導說如果社區里面搞一個博物館,還不如每個小區建一個東西,建完之後我們來做,效果比你搞一個博物館更好。如果你在那里搞一個博物館,又有這樣的東西,我認為就更好,這又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周忻:我說實話,在全中國開15場發布會,來這些開發商的老大們真的不容易,馬先生在上海那場,001號黃文仔先生,自己的品牌發布會都沒有去,他來我們這里了,他說要0001號,他說我相信這個東西可能做一萬個,因為易居中國本身在行業里面的渠道,的確開發商的渠道這是最大的資源之一,我們能夠迅速的把信息通達到目標開發商、目標客戶這邊。
第二個憑什麼吸引人家,我搞一個答謝會,吃一個飯,來的人都是捧場,但是易居中國做發布會為什麼這麼多人來,這麼多年每次的發布會都帶着創新產品來的。第一次易居中國上市之後,07年8月8日,9月21日,我也轉了這樣一圈,中國最大的房產數據庫克而瑞當時發布,12、13年樂居的房產電商,我們每一次來都帶着創新而來的,所以如果你有干貨,人家當然願意來,這是我講的第一個。
第二個問題,房地產分三個十年,第一個十年是憂房,第二個十年是有房,第三個十年是優房,現在進入了第三個十年,不管是開發商還是消費者,在住的問題上,不斷的提升。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大家還在討論說我的衛生間是獨立的還是合用的,廚房是獨立的還是合用的,沒有人討論。現在開發商討論我的房子是不是要配車位,也不用討論了,一套房子一定要配一個車位,現在大家討論什麼問題,開發商在不斷的創新他的產品,讓下一個產品比這個產品更好,問題在哪里,突破點,亮點在哪里?人文、安全。吸引開發商讓開發商買單,捧場也好,核心是什麼,是我可以用這樣一件事情,很小的投入,這個小投入是一戶人家兩萬塊錢,還不如一個冰箱和空調,讓開發商的投入大大的提升整個小區的人文感與安全感,讓老百姓感覺幸福感,讓開發商做樓盤的時候能夠說我的品質比別的高,我這個品質比上一個高。黃文仔聽了我們的模型之後,講了一句話,社區寶庫,家門口的博物館是豪宅標配,星河灣是豪宅,所以星河灣要做001號,感覺是什麼,做了以後他能夠在原來的星河灣的基礎上提升檔次,那天我也講了,我並不那麼同意,今天可能跟我合作的都是豪宅,或者都是對樓盤的賣點有追求的,或者對樓盤的品質有極度追求的開發商會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所以我們每個城市的001號大家都在搶,未來一定會成為住宅的標准,剛才將來的時候馬先生跟我說,再往下開下去,每個小區里面會不會過兩三年交房的時候就像車位一樣,每個小區要配一個箱子。現在的趨勢好象應該是,這個角度的投入成本又不大,安全的問題柳總也會告訴你這個等級有多高。
所以吸引開發商的東西很多,對開發商帶來的價值,開發商你說價值哪里來,體現在房價上,房價怎麼組成的,除了地段以外。昨天在天津,講了一個概念,現在樓價這麼高,將來賣的時候利潤空間被羈押的很低,降本增效,降價格沒有辦法,價格在那里,增效是如何做出小區的附加值,現在開發商的兄弟姐妹頭都想破了,從設計到材料到營銷的到物管,每個人都在想一個問題,如何把我們的樓盤差異化,檔次拉開,這是最最關鍵的問題。
昨天天津克而瑞的同事講了現在的三大賣點,排第一的不是文化,而是養老,第二是教育,第三的是文化。社區現在三大提升的賣點是這三個方面。
我再講一句,有一個事情可能沒有被宣傳,就是安全,以前電影里面沒錢的說我爛命一條,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旦穿鞋了就怕死,在座的各位想想,有這麼一個箱子送給你,而且未來不要你一分錢的運營費,你感覺這是不是一個樓盤的附加值。如果有這樣的空間,你每個禮拜,每個月能夠帶着小孩去看不同的展覽,您認為這個小區檔次是不是提高了。
你的問題非常好,開發商的價值在哪里,就在這里。
記者:我是參考消息客戶端的記者,我有三個問題,首先問周總,我們在上海做了寶庫1號,是地標性的寶庫,北京有沒有想過做地標性的寶庫?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問馬先生,我們做社區空間,上海是有觀復博物館,我們這次和中糧合作做社區空間,是不是未來的展品是北京的觀復博物館展覽,後期合作的藝術展出的規劃是怎樣的?馬老師看過全世界很多的博物館,您在國外看到過類似的社區博物館嗎?對您印象比較深刻的國外的社區的博物館能不能介紹一下?
周忻:第一個問題無可奉告,靜候佳音,北京是中國的首都,也有非常重要的城市。會有好消息。第二個問題,我代馬先生回答一下,如果上海中心地標建築里面要搞一個固定的博物館,596件藏品,馬先生拿出來的,馬先生的藏品太多了,我准備搞一千個小區,一萬個小區,馬先生有沒有這麼多的產品,錯了,這是一個渠道,里面有馬先生的,有李先生的,也有張先生的,可能也有你的。並不是說社區里面的博物館里面放固定的展品。如果你們認為每個小區里面都展示馬先生自己的產品,我們肯定說太不市場化了,我們的模式是讓更多的老百姓,每個老百姓,每一次看到不同的東西,馬先生、李先生的,張先生的,雖然馬先生有很多人喜歡,偶爾可能也有人說我不喜歡他的東西,他也可以看到別的都是,這是一個商業模式里面非常重要的問題。所以在未來的地標項目當中,你們會繼續看到馬先生的一個兩個三個四個博物館,但是社區里面不是一個博物館,而是一個博物館的空間,而未來我們會運營,我們會讓更多的文物走進社區。
馬未都:我在國外看過很多的小型的博物館,跟我們做的有很多的不同,這個小型博物館是固定化的,周邊的人看完以後,就不可能老來。小型博物館的問題是不可以日常更新。所以他就要指望有外來人,外來人就必須要有名氣,沒有名氣就不一定過去。我去過很多很小型的博物館看過,美國有這樣的,當地當時的紳士,他把全家按照他當年生存的狀態捐了,做了一個博物館,當時的時候沒有人願意看,就是去看一個熱鬧,因為在當地有名。但是這個事情過去一百年之後,變得非常有意思,他還是保留了一百年前捐的狀態,但是這個博物館有一個局限,就是場地的局限使得他不能換展。這就涉及到了第三個問題,我們要做的實際上是一個藝術空間,這個藝術空間借用博物館的概念是我不停的要換展,剛才周總說了一句,我說的「推磨展」過去我們做一個展覽是一個展覽,就一個場地,你做一個展覽,你要有十個場地,那每個場地轉一下,就十個展覽了,換句話說我做十個展覽,在十個場地轉一圈就一百個展覽,展覽會呈幾何級的增長。
在北京將來假設做一百個小區,我只准備十個展覽,轉起來就夠了,我發明的詞「推磨展」把一個展覽轉動起來,展覽的成本就會降低,單獨准備一個展覽成本非常高,但是你把這個展覽分攤到十個展覽上,成本就降下來了,就比較容易做。
還可以動員社會的力量,這些有可能是我從其他的博物館借展,也有私人的藏家願意參與社會的公益行動,我們也願意做這個展覽。今天很重要的是展覽的形式和內容,展覽不一定都是高深的,今天的展覽不是說中國最牛的展覽,中國古文字展,除了甲骨文就是簡,誰也看不懂,對於公眾來講,意義不大,公眾希望看到可以理解的東西,這類的文物在中國最多,量最大,你重新組合一下,就會變成一種新的展覽形式,或者你把它很多東西拎出來去展覽的時候,大家會關注這一點,平時都不會關注。
這個是我們要在未來的博物館當中去做的。所以我的態度把我們的展覽將來做成一種品牌,大家認可這個展覽的品牌,每個展覽社區的人都會看,我也不會久留,可能就一周,全年52周,一次展覽轉一圈社會功能就會更大,他也會珍惜這樣的時間,我禮拜一到禮拜六就撤了,我不會說這個展覽在通州展了,第二個展覽飛到石景山,我就挨着走,慢慢的把城市走遍了。
我還希望從國外引進一些展覽,國外很多的東西常年不用,國外的博物館也不用,美國的普林斯頓康熙辭典都是第一的,康熙年前他們買的,而不是掠奪的,館長非常痛快,你喜歡哪個就拿去展就可以了,給一點錢就可以了,如果每個社區展覽根本用不了多少錢,效益就會提高,而且你獲得的廣告商的資助都會很容易。
菜市場都是一樣的,但是餐廳不一樣,因為菜市場到餐廳之間有一個東西叫手藝,博物館也一樣,展品也一樣,但是做出來的展覽中間有一個專業的人,策展人不一樣,我的意思是說中間有一個東西叫手藝,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手藝讓展覽變得觀眾興趣昂然,看完之後有點點的收獲,這是我們的長項,謝謝大家!
記者:我想問馬老師一個問題,寶庫是以人文的社區,安全的家進入社區,在社區文化上面對於人文生活,是不是作為一個新的文化創新模式?第二個問題想問周總,「推磨式」展覽,費用誰承擔,以什麼樣的方式盈利?
馬未都:你走進小區展覽肯定是新的文化模式,有一些簡單的數據很重要,這是我自己的數據,我的博物館是收費的,中國的省一級以上的博物館,除了故宮都是不收費的,收費的是很少的博物館,北京的觀復博物館收費標准是50元,夫妻兩個人帶一個孩子,150塊錢,不錯的餐館里面可以吃一頓飯的,為什麼看你的博物館,過去人家認為看這個東西不能給錢,給錢的東西要拿走,但是現在每年都有40%的增長速度,都是買票進來的,這個需求是硬碰硬的。
未來的社區,剛才周總說了三個需求,養老第一,其次是教育,再其次是文化,教育和文化很多東西是分不清的,現在教育一種是硬性教育,但是社區教育往往是軟性的,你比如說國學,很多東西文物直接體現,必須要有形象的東西。所以我覺得未來的社區的藝術中心的展覽當中,我們更多的考慮的是觀眾的接受度,而不把它束之高閣,不是今天來給你做一個誰看着都皺眉頭的展覽,讓每個展覽都分解到你可以接受。這就是我們的能力,跟餐廳沒有區別。我們大部分人都做不好鮑魚、海參這類東西,自己在家做海參弄不好跟牛皮糖式的,但是餐館有這個能力,就是干這個事兒的,把海參做的綿軟就是一個拆解的能力,我們希望把這個展覽拆解到你可以懂,所以說文化走進社區跟教育是兄弟,跟養老也是,現在的老人都是畫畫,一樣,現在的老人不是畫畫就是寫字,要不就是下棋,就這點事兒。
周忻:展出的費用市場出?
馬未都:這個事情根本說不清楚,未來在這個小區里面有一個展覽,錢我出了,我認為十到十五年,中國的大量善款沒有去處,這個人七八十歲要死了,錢花不完,他就要做善事,就是把這個錢給人家,不是施舍,就是他很愉快的一個世親,所以這些東西都很難說最終我們現在靠什麼模式盈利,周總說的對,市場就是模式。
周忻:這個項目1.0你看懂了,2.0整個的文化藝術非但要在這個過程中有經濟收益,還要反哺庫的運營費,開發商送掉了就送掉了,每個月老百姓會不會一個月收幾十塊錢,幾百塊錢呢,這個事情就不好了。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文化運營來讓它可持續發展。你問的很尖銳,誰掏錢,非常簡單,願意掏錢的人掏錢,沒人掏錢我虧本,既然我願意做這個模式,我就想的非常清楚,文化運營是能產生價值的,為什麼,在轉,有很多東西是死的,原來叫樹挪死,人挪活,原來的生意怎麼來的,就是從這里拿一個東西到別的地方賣,這生意。我把文物、文化轉起來,這個過程中,可以產生很多的商業模式。我們今天在做的,三年前講的,用博物館,地下金庫滋養博物館,做到了,一個箱子15年66888塊,等我把運營做起來的時候,你就會看到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業模式,里面有很多的商業機會。所以問市場收錢。
馬未都:我去一個小區,北京的,是別墅區,600多戶人家,他們老希望我去做一個演講什麼的,然後我跟他們聊天,我說我給你出一個題,如果里想讓我來演講,我每周六都來,我來一年,誰出費用,我說費用不用給我,給博物館。他說簡單,我把牌掛出去,一年52個星期人都排不上,600戶人,誰領銜這個展覽,你給這些人做一個善事是一個幸福,我認為大部分人,比較高檔的小區的財富都是終身用不了的,你給他一個在這個小區里面展現的機會,現在有這種雛形,有的小區依次辦酒會,一棟一號招待大家這次,下次誰出錢,都有一個雛形。做展覽的時候費用不是我們擔心的,我們盡可能把費用壓低,你本身是寶庫標准,安全系數都是自己的,比較放心,現在的小區展覽都是自己的人,現場費用很低,最怕的是對公眾無等級放開,公眾參差不齊,要求不一樣,社區本身是一個選擇,社區的選擇一致的時候,對客人的要求也比較簡單,明示就可以了。
記者:被是北青報的,周總做了兩個好東西,一個是保險櫃,提供給社區業主的?另外一個就是博物館連鎖店,這是我的理解。但是這兩個東西,第一個應該是比較實用的,第二個現在看來是比較理想的,對於這兩個運營,我的擔憂是這樣的,保險櫃的角度,我現在也了解北京有一些社區已經在向業主出租保險,也叫寶庫。有的社區每一戶里面也都做了這樣的設置,這一點由開發商自己做,這個事情已經達成了。我不理解的,為什麼還要和周先生合作?未來對於博物館這塊,據我了解目前在北京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不是都吃的飽,吃的飽的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幾個,很多的博物館是沒有什麼人流的,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未來的博物館連鎖店,很多社區,上千也好,上萬也好,未來這些博物館作為一個並非剛需,而是「奢侈品」,靠什麼支撐,願意購買的人購買,會有那麼多人購買嗎?這也是一個擔心,我怕你未來要改變它的性質?
柳費國:首先第一個問題,現在很多開發商自己想做,我們寶庫五年前誕生,一直伴隨着很多人找我們合作,剛剛也有記者問,北京有沒有,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北京有,跟我們談過的太多了。現在開發商自己做,為什麼跟我們合作?這個問題特別好。
你自己完全可以買保險櫃放在家里或者放在社區任何地方,但是你的保險櫃有沒有達到安防的等級,這是第一,如果你放一個東西,達不到安防的等級,或者保險公司也不會對你存放的東西進行保險,那這個其實就是一個有形無質,我不是批評誰做的不好。
我們現在做兩個事情,我們一定要讓社區寶庫達到上海中心一樣的UL的安全等級,是美國第三方的安防認證機構,是美國三大保險商集團出資成立的,是第三方機構,我們現在跟他們合作,國內的標准基本上還是90年代的,跟現在的市場情況是脫節的。
第二個,這個認證 背後有一個重要的東西,剛才我講了,第三方的數據備份和時時監控,我們在上海中心里面會做一個第三方的數據備份中心,雲計算中心,通過光纜跟每個社區寶庫相連,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個,剛才講的安全問題。我們選用的保險櫃跟上海中心的寶庫1號是不一樣的,跟開發商使用的都不一樣,我們選用的是全進口的德國的全自動的保險櫃,它把庫區和人進入的通道完全分離,24小時不需要有人,也可以運營。這還不夠安全,我們在庫區的外圍的牆體,六面體構築了一個特種材料,一種特殊的鋼筋材質的錢,必須達到什麼標准才可以或者美國的UL認證,你從市場上購買非軍事的設施對這個牆進行火燒,硫酸,腐蝕,鑽探,一個小時打不出一個8英寸×16英寸的洞,英國有一個庫去年5月19日被偷了,就是沒有這樣的安防認證。
還不夠,我們里面做了17點位的3D的人臉識別,防尾隨系統,噴霧滅火,氣體滅火,這樣才可以達到第一個,建設認證。未來還要提供運營的認證。這一切開發商只需要拿出500平米,一次性的投資跟我合作,都由我來做,我來設計,建設,每年的認證還是我們來做,所以我們設計整個模型最創新的,第一安全進入社區,讓開發商德得到一個產品,一個服務是有序的服務,對寶庫來講,不僅是C端到B端,我們提供的是有序的服務。第二個我們同時把這樣的安全的空間和服務延伸到我們的文化空間,博物館空間。剛才記者問到上海的幾百個博物館,很多筷子博物館,各種奇怪的博物館都吃不飽。什麼原因,就是單一的博物館,作為一個文化圍觀存在,但是不可能換展,社區門口有一個筷子博物館,一年看兩次不錯了,但是現在我們把文化空間做到你家門口,你可以想象一下,就是開發商在他的社區,你在你的手機里面裝一個APP,我對你進行文化推送一樣。
今年上海中心的展覽排期已經滿了,明年的上半年還在排,寶庫APP的虛擬展覽有一萬多個,我們用各種手段讓這些展覽通過我們的文化推送以及我們的服務送到你家門口,一個展覽檔期很短,籌備三天,展覽十天又換一個地方,又是一個新的展覽,你會去社區看嗎,一定會去,因為是完全不同的,給你全新的文化體驗。
我們的創新就在於我們用一個安全的基礎設施進入了一個社區,產生把這個基礎設施覆蓋到文化服務最需要的物理空間的安全,同時我們把地標的文化資源進行滲透,進行推送,這個可能是寶庫藝術空間未來最大的生存方式,我相信會在市場上走的很遠。
記者:我們跟開發商做的保險庫有一個UL的認證,那國內有哪些保險公司對這個UL公司進行認證的,並且可以承保的?
柳費國:上海中心寶庫一號是UL組織在中國的第一個認證項目,目前我們的保險公司三家聯合保險,都是認可的,其中一家境外,兩家境內,幾乎所有的保險機構對UL都是認可的,目前在美國的軍用設施,包括NASA都是他來做安防認證的。前不久上海通用一台車榮威950上市,上市時候發布的官方新聞寫的是榮威950擁有跟寶庫1號同樣的安全等級,所以UL是在我們國家的商檢局的網站和公安部的網站上都有寫的是最高安防等級。
周忻:剛才這個問題,第一個概念是要把推的兩個產品講的很清楚,一個是寶庫,很實用,一個是空間,很理想。第一個問題,我明確回答你,請您聽完柳總晚上的演講以後,了解完以後,請你去比一比,比完了我希望你寫一篇文章,應該開發商會不會找寶庫合作,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沒有人傻,我今天在上海中心38樓的總控中心投小幾個億在里面,開發商做到我一樣安全等級的,他也投小幾個億,兩三個項目,沒有這個意義,不做就是一個單機版,你既然要提高檔次,提高社區的效益,要麼我不做,要麼會在乎這些錢我就不知道了。
第二個問題,現在的很多博物館吃不飽,如果馬先生五六年前吃的太飽,他就不會去「討飯」,不會去找包養,今天我們做的創新模式,不是讓他吃飽,他繼續會吃不飽,我認為我會吃飽,至少1.0里面我已經吃的很飽了。2.0里面我相信東西跟人近了,比東西跟人遠了,你說哪一個吃飽的機會多,這是最簡單的話題。因為有了我這個模式,博物館會吃飽,錯了,他吃飽我就吃不飽了。什麼是創新,這才是創新,他吃不飽我能吃飽,這是創新。為什麼書記說博物館和房地產之間結合,互為補充,這個就是對着吃不飽,需要政府捐款,社會捐贈的一個概念,這就是1.0的創新點。2.0的創新點告訴你距離產生美,距離近產生美,馬先生講了一個歌劇院台上韓國明星表演,為什麼總人在門口盯着,哪怕看一眼,這就是近距離的需要。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不要把這兩個事情單列起來看,我補充兩句話:第一個項目是安全等級很高的實用項目,第二個項目是很高大上的項目,但是商業運營當中有一個特質是什麼,1+1大於2,大家去理解,如果把這兩樣東西加在一起來進行運營,和你單個運營,我的壁壘不是高一倍,可能高N倍,大家可以理解這個話。
馬未都:您的問題特別好,其實在說一個文化,我們民族是最沒有保險意識的,在座的誰家庭做了全額財產保險,一個都不會有,如果是美國,每個人都做,我們沒有安全意識,我希望通過這個事兒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識,你把保險櫃放在家里,你也是沒有安全意識,你等於告訴小偷,你們家東西都在這里面,現在中國市場上的保險櫃沒有一個專業人士打不開的,我請過專業的人士,發現我們家的門什麼都不是,還沒看明白呢就打開了。後來我問保險櫃,他說只要是街上賣的,一分鍾之內全部都能打開,而且這些人在暗地里教授各種技巧。這是第一點不安全。
第二點,一旦發生火災,保險櫃沒有用,不經火燒,防火的都是超大的,超厚的,阻燃、隔熱的才能保證不燒毀,我原來想買,但是樓板都受不了,不能用。
汶川地震以後,沒有多少人獲得家庭財產保險,天津爆炸之後就完了,只能把賠償的事情讓企業承擔,但在這兩個事情在美國發生,所有世界級的保險公司沖上去,這個事情就平了。現在我們一遇災難就希望社會捐款,阻礙了中國保險業的發展,保險業是非常好的現代的思路和行業,但是我們沒有。小區里面我認為你那個保險櫃放在家里,就是沒用的事兒,還不如藏枕頭底下,其實也沒有用,都不如放在鞋里比保險櫃都安全。
小區自己做,為什麼小區專門請保安公司,社會的分工會越來越明確越來越強調高效和責任,向專業化進展的行業,慢慢的形成規模。對於展覽來說,很重要的一點,你也知道全國的民辦博物館,公辦的博物館,如果停止輸血,當天就死了。但是我們博物館是交所得稅的,是良性運轉的,不是不可能,是可能的,因為我們希望用品牌運營,現在我們北京上海都做了,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廣州正在談判當中,我們還在杭州(樓盤)、廈門(樓盤)都做過,我是希望觀復博物館是靠品牌運營的,這種事情我們不是特別擔心,倒是我們的領導很關心,你們這個怎麼運營,我說我別的不說,每年交的稅已經證明了我們的能力。
記者:最近北京一線城市的房產非常熱,二三線也迎頭趕上,賣地特別瘋,就現在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特別是北京土地市場給我們做一個簡要的分析好嗎?
周忻:地價高了對寶庫有什麼好處,其實剛才已經講了,地價高了,開發商的空間就少了,開發商要達到好的利潤空間,必須要在品質上做突破,形成更好性價比產品,他就更需要在小區里面去做更好的概念的疊加,賣點的疊加和運營的疊加,所以我們的寶庫對開發商來講是一個賣點安全的家,我們從三萬元擁有一個家到現在的安全的家還沒有打過,不是說有一個箱子在社區里面百分之百就安全了,是讓開發商抓住幾個點,人文和安全把文章做足,把附加值做足,才可以讓開發商利潤空間放大一點。地價漲了沒有辦法,市場決定的。有人願意買單我也沒有辦法,已經知道了房子賣三萬,地拍出來三萬七千塊錢,第一次發生這個事情的時候你可以說這個人傻,頻頻發生的時候,就不是傻了,不做評論。
一個是時間軸,一個是產品軸,而今天我們推薦給開發商的是增加附加值的產品,如果講市場,現在我告訴你,在現在高地價的狀態下市場更需要更多的創新,只有創新才可以增加附加值,這也是剛才那位朋友問,我們可以給開發商帶來什麼,這就是我講的價值。
主持人:我們晚上還有一個相對比較詳細的發布會,各位記者如果有興趣想了解的話,可以私下交流,再次感謝大家。
- 如何低成本實現子女留學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