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按上籠頭之前 誰將刺穿全球的債務泡沫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23 07:40
專欄作家如松撰文指出,在貨幣按上籠頭之前,最可能的前提是:黃金刺穿世界上大部分信用貨幣的泡沫(債務泡沫),世界出現大規模動盪。沒有痛苦,人類很難自覺地去「講操守、講道德」,穿底褲。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從美聯儲脫離金本位開始,貨幣貶值是人類社會的主旋律,即便美元、歐元、日元也是如此(現在,中期通脹目標2%就是數字的表述),更不要說那些發展中國家的貨幣,在上世紀70-90年代的南美洲,不斷進行換幣的游戲。這實際上是通過削減貨幣信用水平推動資產價格的手段,直接帶來的是幾個後果:
第一,貧富差距惡化。貨幣貶值推動資產價格,就有助於土豪的誕生,直接將大多數人帶入貧困。這點是非常顯然的,長此以往就會帶來社會基本矛盾激化和社會動盪。今天的巴西,不斷爆發大規模游行示威,就是社會基本矛盾的集中反映;
第二,阻礙技術創新和管理水平的創新。當資本都去追逐價格收益的時候,自然帶來創新能力的低下。金本位時期,爆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飛速進步,我們今天享受的生活大部分是這兩次工業革命的結果。最近四十多年,世界有什麼?除了高樓大廈,似乎什麼都沒有。即便互聯網,也不是當今的發明,而是起源於六十年代!今天不過是在吃過去剩下的「糖果」。
第三,各國的債務快速膨脹,看看今天美日歐中的債務水平,就知道這是一個巨大的堰塞湖,令人望而生畏,各國央行敢大幅度、高密度加息嗎?如果他們不擔心各國政府集體破產,盡管這樣做!如果不加息,當債務不可持續的時候,只能是債務大崩潰!
這就是世界所面對的現實。
過去,是貨幣比爛的時代,大家就認為繼續比爛是大概率的,錯了。
當比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有些社會就會覺醒(當然不是今天,很可能是三四年以後甚至更長時間),最明顯的例子是:美元在上世紀70年代不斷貶值(滯脹),結果到了保羅沃爾克時期,大幅度加息,這實際是對資產價格的大規模屠殺,保護的是貨幣的信用水平,因為貨幣的信用水平和資產價格是負相關的關系。沃爾克之前,美元沒有中期通脹目標,某些年份的通脹率超過10%,而沃爾克之後,美元發行不斷規范,到本世紀初期開始,美聯儲開始奉行中期通脹目標2%,這實際是對貨幣的發行加強管理,也可以說是重新豎立貨幣的信用水平。再比如:巴西在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前期,經歷了「迷失的十年」,克魯塞羅高速貶值,社會基本矛盾不斷激化,最終發行雷亞爾,雷亞爾與美元嚴格綁定。這些都是結束比爛的例子。
雖然很多國家願意進行貨幣比爛,但是,更有些國家因為社會動盪的壓力、民意的壓力、經濟發展的壓力(有些國家是以技術和管理創新為經濟長期發展的動力)會結束這樣的循環,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如松寫這本書的時間是2014年,今天,榮幸地看到了這樣的跡象:
今年是美國大選年,對黃金市場而言,除了可能的市場波動,還有金本位的話題。
德州參議院議員、共和黨總統候選人Ted Cruz對黃金的態度是最明顯的,在去年10月的辯論中稱,美聯儲應該專注在合理的貨幣和貨幣穩定上,「最理性的是和黃金掛鈎。」他的意思是恢復金本位。2月1日,美國兩黨首場總統預選在艾奧瓦州舉行,此前一直是共和黨內支持率第二高的Cruz表現好於大熱門Trump。事實上,在共和黨候選人中,Cruz、Rand Paul、Ben Carson、Mike Huckabee以及Chris Christie都曾經表示過應該回歸金本位。
Huckabee曾經在辯論中表示,美國中產階級的減少是美聯儲操縱美元所帶來的結果。「我們需要做的是將貨幣標准和合理的東西掛鈎,而不是僅憑他們喜好。」貨幣不斷貶值,制造了超級富豪,但也在批量屠殺中產,而中產才是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限制了美國經濟的成長潛力。
MonetaryMetals的首席執行官Keith Weiner認為,目前的政治現實是,很難推動貨幣政策的改變,因此在今年的選舉中,金本位不太可能成為什麼關鍵的問題。但Weiner也表示:「這一問題不會就此消散,在人們開始看到寬松政策多帶來的長期影響後,這會變成一個越來越大的問題。」世界會改變,但需要過程。
不僅共和黨人在討論這個問題,民主黨候選人桑德斯(Bernie Sanders)就在今年1月表態稱:「美聯儲被這些其監管的銀行家裹挾是不可接受的。」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學家Joe Stiglitz,也是桑德斯的支持者,他就認為美聯儲的寬松政策使得貧富差距的問題變得更為惡化。
當然,這方面也少不了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聲音,他早在去年3月就表示:「我們曾經是一個非常非常穩固的國家,建立在金本位的基礎上,但現在我們沒有黃金了,黃金去了其它地方。」
Hurwitz指出,在共和黨國會議員中,越來越多認為偏向於有規則的貨幣或者金本位所帶來的好處中。
參與辯論的不僅僅是政治家,資本市場也有聲音。一些市場人士認為,應當有些東西來束縛濫發鈔票的美聯儲,如果不是黃金,也必須有這樣的資產存在。
用貨幣制造通貨膨脹、推動資產價格,最終會帶來嚴重的結果:貧富差距惡化、中產階級不斷消失,最終將讓美國經濟失去動力,這種動力體現在消費能力、創新能力、平和的社會發展環境,等等,等這些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之後,最終,就會帶來改變,當然不會是今天,或許數年後,也可能十幾年後,但不會太遠。
有人說,黃金是野蠻人的痕跡,實際上,說這些話的人,只意味着自己是野蠻人,因為貨幣貶值才能掠奪社會!黃金是宗教、文化。也有人說,黃金的產量趕不上財富的增長速度,可恰恰,金本位時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因為依托黃金的信用帶來的財富增長才是真正的財富,而以來價格拖動(通脹推動)的財富增長不過是騙局。一座房子的價格從1美元變成100美元自然帶來財富的增長,這種增長意義何在?不過是騙局,是掠奪。
金本位不會明天回歸,即便回歸也未必是金本位,可以是數字黃金本位、數字貨幣本位、碳貨幣本位,等等,但最終的方向只有一個,給貨幣拴上「籠頭」。這個籠頭是數字貨幣、數字黃金貨幣、碳貨幣,沒所謂,但趨勢是必然的。
在貨幣按上籠頭之前,最可能的前提是:黃金刺穿世界上大部分信用貨幣的泡沫(債務泡沫),世界出現大規模動盪。沒有痛苦,人類很難自覺地去「講操守、講道德」,穿底褲。(文章來源:商業見地網)
本文作者:如松,著作《如松看人權貨幣》《如松看貨幣之道》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