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要揣摩中國經濟L型走勢的潛在含義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11 07:30
專欄作者曾仲榮撰文指出,權威人士亦指明不能用股市、匯市、樓市作為保增長手段,要讓股、匯、樓政策取向,回歸各自的功能定位。相信這是不希望中央因撐股、樓、匯市而可能造成更高槓杆,令未來金融風險更大,故外界必須留神若中央放手不再撐股、樓、匯市,可能造成的短期震盪。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代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權威人士再現江湖,本周一在《人民日報》的專訪表明了中央要重新部署經濟改革的重點及步伐,扭轉過去4個月經濟只追求短期成果的老路。
《人民日報》在去年5月及今年1月,先後兩次在頭版刊登權威人士解讀經濟改革的專訪,眾所周知權威人士直接來自習近平的聲音,文內所引用的都是習近平在內部講話的原話。周一刊登的專訪題為《開局首季問大勢》,權威人士所透露的信息,與中共4月底政治局會議的主題極為相似,故相信文中內容主要來自習近平在該次會議對經濟改革所作的評估及指示。
今次文章內容雖然是要矯正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在推行經濟改革的方向及步伐,但對象卻不是官員,因他們早已透過內部通傳知道習近平的要求,故文章面對的是投資者、民眾甚或國外人士,讓他們明白中央經改的重點,不致誤讀未來中央政策的轉變及重點,以免引起不必要折騰。
對於內地今年首季GDP增長6.7%,只比去年第四季的6.8%稍低,外界普遍感到滿意,但中央最高層習近平卻覺得有很多地方不足,尤其為了短期撐經濟而犧牲了中長期的改革,因此在4月底的政治局會議中,要重新部署未來經改的步伐及重點。
U形復蘇偏離正軌 不要輕信
從權威人士講話中,可看到3點值得外界關注。
其一,權威人士要打破中央高層及外界對中國經濟U形、V形復蘇的幻想。
內地首季GDP增長6.7%,有中央高官稱之為開門紅,亦有不少中央智囊認為未來可現U形甚或V形復蘇,這與習近平的定調不同。
早在今年1月,權威人士已在《人民日報》專訪中表明未來要經歷一個L形增長階段,其後習近平公開講話亦有提出類似說話。權威人士在此次訪問中,講明內地經濟運行不可能有U形,更不可能是V形,而是L形走勢,而且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
中央高層對短期經濟存有兩套看法,一是認為要力保GDP在較高水平,才可穩住內外信心,替經改締造空間;另一派如權威人士般,認為退一步為進兩步,即使不刺激經濟,經濟亦跌不到哪里,故中央精力應放在中長期的供給側結構改革,毋須花氣力谷經濟,揚言要U形、V形復蘇的更是偏離正軌。但權威人士就是要投資者明白,內地經濟未來數年只能保持L形水平橫行,不要輕信任何大幅反彈的樂觀估計。
不欲股匯撐增長 市場須防震
其二,權威人士要各方徹底拋棄試圖通過加碼寬松貨幣政策,以加快經濟增長、做大分母降槓杆的幻想。
為撐經濟,中央今年初在施行穩健貨幣政策時,實際轉為偏松,權威人士就表明不贊成,認為首季GDP靠「老辦法」即投資拉動,是透過大水漫灌的擴張辦法為經濟打強心針,這種加槓杆硬推經濟的方法,必然帶來高風險,控制不好就會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
習近平要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中就包括去槓杆,要減低債務風險,外國重磅機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炒家索羅斯等亦將債務風險視為中國最大風險,因為內地早前為保GDP,卻與去槓杆要求背道而馳。可以預見未來中央若嚴格執行真正穩健的貨幣政策,那內地首季新增貸款較去年同期暴增25%,達4.61萬億人民幣的盛況,將不能再現。
此外,權威人士亦指明不能用股市、匯市、樓市作為保增長手段,要讓股、匯、樓政策取向,回歸各自的功能定位。相信這是不希望中央因撐股、樓、匯市而可能造成更高槓杆,令未來金融風險更大,故外界必須留神若中央放手不再撐股、樓、匯市,可能造成的短期震盪。
強調5大任務 去產能知易行難
其三,權威人士敦促加快落實去產能及去庫存。習近平為今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訂下5大任務,包括去產能、降成本、去庫存、去槓杆、補短板。但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只重降成本、補短板,權威人士強調5大任務是一個系統設計,意即不能只做一部分。
中央及地方政府對去產能工作抵制很大,因為去產能既難度高,亦損害部委或地方自身利益,故一直拖延關閉殭屍企業尤其國企,權威人士對此的不滿甚大,說的話亦最嚴厲,表明要對殭屍企業進行清盤,該「斷奶」的就「斷奶」,堅決拔掉「輸液管」及「呼吸機」,不要動輒搞「債轉股」、「拉郎配」式重組,因是自欺欺人。
至於為樓市去庫存,今年推行的松綁政策,卻造成一、二線城市的瘋狂炒風,權威人士表明反對透過加槓杆「去庫存」,並要求透過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農民工進城的財稅、土地等配套制度。
但上述去產能、去庫存的政策,卻是知易行難,地方政府縱然不是軟抵制,亦可能陷入無力推行、無財不行的困境,這不是中央最高層較正改革方向,就能水到渠成的。(文章來源:hket)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