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倫敦出現第一位穆斯林市長傳遞重大信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09 08:09


 

    英國華裔自由撰稿人高麗莉撰文指出,選擇這樣一個具有競爭意識、具備競爭實力、一路從底層拼打至「倫敦之巔」的實干派作為自己的城市形象名片,倫敦向世界傳遞的信號是:在通向世界偉大城市的道路上,倫敦將比以往更具動能。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在5月5日舉行的英國地方選舉中,巴基斯坦移民後裔、穆斯林、司機的兒子、代表英國工黨的候選人薩迪克·汗(Sadiq Khan),當選為倫敦新一任市長。他是西方主要國家首都的第一位穆斯林市長。

薩迪克以壓倒性的選票優勢,擊敗了自己的主要競選對手——億萬富翁的兒子、代表英國保守黨的候選人扎克·古德史密斯(Zac Goldsmith)。

穆斯林、巴基斯坦移民的後代、巴士司機的兒子、政府廉租屋里走出來的窮屌絲成功逆襲,這些元素,讓本次選舉的結果具有前所未有的戲劇性張力,極富標簽性。

倫敦市民通過選票,為自己選出了一張新的城市名片。一個城市有什麼樣的價值觀,擁抱什麼樣的信念,就會選出什麼樣的市長。

通過這次市長選舉,倫敦人清晰地傳遞出了自己的價值觀與取向:開放多元、包容並蓄、公平平等,朴實務實、勤勉敏捷、有競爭意識與競爭力。

多元開放包容的倫敦:「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我很佩服倫敦公民。在很多美國人、甚至很多穆斯林裔的美國人都在排斥穆斯林、奉行不讓穆斯林進來的主張時,倫敦卻選出了一個穆斯林市長。」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政治系的美籍華裔查爾斯·利如此評價倫敦市長選舉的結果。

選舉結果揭曉後,英國的社交網絡上有大量類似「倫敦是一個偉大的城市」、「為倫敦感到驕傲」的評論。流行於華人社交媒體與社區的普遍論調則是:「這是一個全球最具國際觀的城市的勝利。」

即便是當選後的薩迪克自己,在發表感言時也說,「我以前從來沒想到一個有着像我一樣出身背景的、從南倫敦一個政府廉租房里走出的男孩,能有一天可以被選為倫敦市長,感謝每一位倫敦人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在倫敦這座多元化的大都市,這個比大多數西方男子都矮小、身高1米68的巴基斯坦裔倫敦人,用46年的時間完成了從「廉租公屋男孩「(他自稱是「A council-estate boy」)到「新的倫敦之王」(英國Sky News稱其為「New King of London」)的跨越。

一如他在自己的競選宣言里所說,「他的故事,就是倫敦的故事」,確實,是日益開放的倫敦和倫敦人,成就了今日的薩迪克。而就在三十多年前,在薩迪克還是一個兒童時,他們家所有的男孩還都需要去當地的拳擊俱樂部學習搏擊,以反抗不時來欺負他們的種族主義者。今天,他卻可以被倫敦人選為管理自己城市的市長,總操盤每年17億英鎊的政府預算。

不可否認,今天的倫敦,可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元化、文化也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根據官方公布的最新人口統計數據,在倫敦,大不列顛白人占比已不及一半,僅45%,非不列顛白人約15%;其次為印度人與黑非洲人,各占7%,巴基斯坦裔則占倫敦總人口的3%左右。全倫敦800多萬人口里,穆斯林大約為100萬。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位主要候選人、保守黨的扎克,也不是不列顛白人,而是猶太裔。如此多元的種族、文化構成,即便放到今天,完全沒有沖突也是不可能的,穆斯林極端恐怖主義分子的行為也着實讓不少英國人擔心。薩迪克的穆斯林身份也確實引來一些倫敦市民的擔憂,他真如其競爭對手扎克所攻擊的那樣,「極端、激進,和穆斯林恐怖主義分子有關聯」嗎?對此,薩迪克非常旗幟鮮明地表態:「我堅決反對極端主義和激進態度,要和平,要團結,不要分裂。」而他被指責「與極端組織有關聯」的前姐夫,是在2011年與其姐姐離的婚。

但是,薩迪克並不諱言自己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也表明自己非常忠實於自己的伊斯蘭信仰。比如,對每日祈禱儀式的嚴格遵守、齋戒、從不喝酒、沒有婚前性行為等等。他還曾邀請一位不信仰伊斯蘭教的記者朋友去他家吃開齋飯,以期讓那位記者對伊斯蘭教的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

盡管文明與觀念的沖突仍然存在,比如仍有不少華裔倫敦人,在日常交談中會自覺不自覺地將印巴人稱呼為「阿叉」,在購置私產時,也會特意回避印巴人聚居的區域,再比如薩迪克也曾因支持同性婚姻而遭受過死亡威脅,但是,正如薩迪克自己在當選感言中所說,偉大的倫敦人民最終還是選擇了希望而不是恐懼,選擇了團結而不是分裂。

從這個意義上說,此次倫敦市長的選舉,是倫敦最好的一次城市形象宣傳。

提高階層流動活性:「將倫敦曾給我的機會還給倫敦人」

薩迪克當選後,不少英國媒體稱:「司機兒子擊敗了億萬富翁兒子。」但與其說這是一次「司機兒子擊敗億萬富翁兒子」的勝利,不如說是數百萬倫敦人為自己選擇了一個希望與機會——向上流動的機會。

階層相對固化,流動活性大幅降低,已成為英國社會中日益嚴重的問題。所以,薩迪克在自己的競選宣言中鮮明提出:將倫敦曾經給我和我家庭的機會還給倫敦人。顯然,他本人的成長軌跡,是他關於「階層流動」主張最好的一個印證與范例,示范了一種幾乎堪稱完美的可能性。

1960年代,他的父母帶着三個孩子移民來倫敦。薩迪克是這個家庭第一個在倫敦出生的孩子。父親做了20多年的巴士司機,母親每周日給人縫紉貼補家用,她一條裙子可掙25便士。在薩迪克的印象中,父親經常加班,母親也一直辛勞,而他自少年時便開始打業余零工,每周六去送報紙掙錢。但是整體而言,父母的勤儉,倫敦市政府提供的廉租公屋、可控的生活成本、可負擔的私房價格、英國免費的公立醫療健康系統、以及優質的公立學校教育,最後讓這個十口之家在倫敦得以安居樂業,父母不僅攢錢購買了一套三居室公寓,還讓薩迪克和他的6個兄弟、1個姐姐完成了良好的教育——7個孩子拿到了大學學位,一個孩子成了機械師,而且,他的父母仍有余力,不時接濟遠在巴基斯坦的窮親戚。

薩迪克本人也在北倫敦大學拿到了法律學位,並在畢業後成為一名人權律師,並走上從政的道路。可以說,因為有選擇的底氣、實力與信心,薩迪克才可以在高考前,將專業方向從原先的牙醫轉向了法律,並在畢業後,沒有選擇更穩定的公司法律師,而是選擇了人權律師的方向。合適生長的土壤、承受挫折打擊的能力(別忘了,他自幼就得首先能有保護自己免於種族主義拳頭傷害的能力)、加上自身的天賦與實力,讓34歲決定從政的薩迪克,35歲就當上了代表TOOTING區的國會議員,並在39歲成為英國第一個穆斯林內閣成員,任當時工黨布朗政府主管社區事務的國務大臣,之後又成為交通部長。保守黨執政後,他又在工黨影子內閣中擔任一系列要職。至今日,他終於實現了他的「最終夢想」:成為倫敦市長。

與之相對應,身高1米90、就讀貴族學校伊頓公學、繼承了父親兩三億英鎊遺產、還娶了羅斯柴爾德家族女孩子的保守黨候選人扎克·古德史密斯,卻是個典型的「富n代」和「高富帥」,他被不少倫敦市民認為是含着金湯匙出生的「特權階層一分子」、「生來就是要統治社會的」。光環很耀眼,然而,距離普通民眾太遙遠,甚至容易招人反感。

不同的出身背景、黨派背景,也意味着,這兩位主要候選人對倫敦塑造與管理的主張,有着差異明顯的着力點。

「讓倫敦成為所有人的倫敦」,這是薩迪克最核心、也最被普遍認知的競選口號,他強調,不能讓倫敦成為少數人的倫敦。所以,他的施政綱領,其核心概括就是:降低與嚴控倫敦人民的生活成本,讓倫敦人居有其所,安居樂業,從而有余力去實現更好的教育,找到更好的工作,實現更好的個人發展,進而促進社會流動,也讓倫敦更有競爭性、更有活力與創新力。在薩迪克的競選短片中,他一路坐着公交車,穿越倫敦大街小巷,娓娓講述自己的倫敦成長逆襲故事,從廉租公屋到他出生的公立醫院,從他小時候踢球的草場到他上的小學、大學,並告訴你,他的目標就是,給你一個有機會、有希望的倫敦。

而在扎克的施政綱領中,生活成本(如交通費用)四年里將上漲17%,倫敦居民可負擔的房屋價格,其上限被界定為每套45萬英鎊——一個讓薩迪克認為自己兒子都買不起房的數字。對生活成本不敏感,無疑是億萬身家的扎克的致命弱點之一。顯然,選擇扎克,多少意味着繼續固化本已漸僵的社會階層流動性,「讓社會里出現更多的工作中的窮人」(薩迪克語),讓象征着城市最高管理權力的倫敦市長繼續只代表一些階層的利益。

最後的選舉結果似乎說明:倫敦人相信,確保階層流動的自由性、為階層流動提供豐富的可能性與機會,是任何社會得以長期良性發展的重要根本。

倫敦需要一個坐地鐵的市長

在扎克和薩迪克競選階段,英國國家公共電視台BBC推出了對兩位候選人的出租車暗訪的一段實況,頗有解讀空間。其中,扎克最為人詬病的地方就是:自稱經常坐地鐵,卻不知道倫敦最重要的一條地鐵線、橫穿倫敦的中心線(Central Line)在最市中心一段的地鐵站次序。這是幾乎每一個乘坐地鐵的倫敦人都能回答的問題,但是扎克只能回答:不知道。更要命的是,在記者兩次試圖轉至下一個問題時,他不斷強插解釋,為自己對地鐵線路的無知而辯護:「我每次出行坐地鐵,習慣用City Mapper(一款城市交通指引工具),跟着它的指引走就好了。」記者又問這位倫敦市長侯選人,倫敦博物館在什麼位置,結果扎克一邊說「自己剛去過」,一邊卻支支吾吾,回答不出。

相反,自稱「(地鐵)北線常客」的薩迪克不僅准確回答出了難度相似的「地鐵提問」,還附加說明,那兩站之間僅30秒。在對倫敦熟悉程度的考察問題中,他均應對自如。

一個值得對比之處,是兩人坐在出租車後車客位的姿勢。扎克的一條腿習慣性地置於另一條腿之上,優雅、紳士、相對放松的做派,顯然是長期習慣於坐在汽車後排客位,全程姿勢未變;而薩迪克則全程沒有翹腿,隨着司機的問題越來越多,他只是雙腿並得越來越近,越來越警覺。

作為一位倫敦的普通選民,是選擇一個習慣於優雅地坐在轎車後排的人作市長?還是選擇一個跟自己一樣每天乘坐地鐵上下班、擔心女兒夜間安全、擔心兒子是否買得起房、對自己的病痛疾苦更感同身受的人作市長?在這點上,倫敦人的精明與務實,早有傳統。前任市長鮑里斯·約翰遜是一個天天騎自行車上下班的「自行車市長」。筆者不僅曾在下班時間的馬路上碰到過他騎自行車,還曾在倫敦希思羅機場偶遇獨自推着一車行李步出閘口的他。而再前任的利文斯通市長,則是一位「地鐵市長」,每日乘坐地鐵上下班。到薩迪克,則不僅坐地鐵,甚至連日常買衣服,都跟普通市民站在同一條街上——在英國,你在哪條街上買衣服,去哪個超市購物,基本就清晰界定了你位列哪個階層。這位平民市長的西裝來自英國高街平價品牌香蕉共和國(Banana Republic)——一個有專門針對小個男女開發的「嬌小線」產品的品牌,根據其官網顯示,它的一套西裝價格大約在180-230鎊之間不等。而根據英國一個采訪過他的女記者介紹,他熟悉英國另一個著名高街平價品牌Topshop所有男款牛仔褲的型號。一個精明而務實的理性消費者。事實上,薩迪克的助理說,他平時很少穿便裝,即便是正裝,也永遠一個套路:白襯衫、銀色袖扣、深藍色西裝;冬日則外搭一件駝色大衣。而就其每次公開亮相的視頻和照片來看,這也是一個極其不愛打領帶的市長,很少見到風紀扣扣上過。甚至在其大選當日以及次日就職宣誓時也是如此。但是,倫敦人顯然並不care這個小節。

與其選一個需要下基層、考察民意、了解我生活的市長,不如選一個正在過着我的生活的市長。即使薩迪克的生活踐行,包括他的兩個女兒均就讀公立學校,都多少有出於政治形象塑造考慮的需要,但選擇這樣一個形象的市長,至少向世界示范了一種市民心中的理想市長可以是種什麼形象。

倫敦需要一個有競爭力的市長

相比於扎克的纖長文弱、語速缺乏節奏感、聲音缺乏穿透力,薩迪克雖然個子不高,但長相英俊——甚至被評價說長得像好萊塢以帥著稱的喬治·克魯尼,他也顯然更善演講,語音語調語速的掌握,都更老道而自如。相比於扎克,薩迪克更顯自信、更具領袖魅力。

而科學、數學、法律等學科的嚴謹學術訓練,也讓薩迪克培養出了強悍的思維與思辨能力。他也如所有「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要拼才華」的人一樣,十分勤勉而自律:每天只睡5.5個小時,早上7:19分准時和家人吃早餐,並且,一家人的早餐,還是他做。有家庭責任感,重視家庭,對於倫敦人來說,則是又一個很重要的加分項。經營過事務所,懂運營之道,27歲就做到合伙人,這些都在證明薩迪克的個人綜合素質。並且,因為長期堅持運動,自小就打拳擊,他看上去身手敏捷,永遠一副精力充沛的形象。他2014年曾經參加過倫敦馬拉松賽,跑完全場,還是倫敦工黨足球隊的核心隊員。長期的拳擊訓練,不僅讓他具有自我保護的能量,也讓他看上去「硬朗」而「有斗志」。

選擇這樣一個具有競爭意識、具備競爭實力、一路從底層拼打至「倫敦之巔」的實干派作為自己的城市形象名片,倫敦向世界傳遞的信號是:在通向世界偉大城市的道路上,倫敦將比以往更具動能。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