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滴滴程維:滴滴做全球化不是太早而是太晚了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4-28 14:42


 

 


和訊科技消息 4月28日,2016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該屆GIMC大會以「世界的共振」為主題。

會上,滴滴出行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程維和Grab集團CEO兼聯合創始人Anthony Tan進行了一場主題為「共享經濟,未來出行服務」的圓桌對話。滴滴出行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程維表示,滴滴從誕生那天起就面臨最殘酷的競爭,兩年前被討論最多滴滴快的,現在是UBer,我們已經習慣了。滴滴全球化的戰略並不是打敗當地的本土企業,滴滴相信像出行這樣的事情應該像航空一樣,每個地方都有本土最好的企業,經過當地的競爭勝出,整合當地的資源。

對於全球化,程維則表示,從全球范圍來看,互聯網打車行業可能只有一兩年的發展機會,因此對於滴滴來說,加快國際化發展速度非常重要。三年的滴滴做全球化可能並不是太早了,而是太晚了,如果第一天像獵豹那樣把自己定位成展位到產品是全球化的公司,可能才有機會成功。

Grab,這個詞對於國內用戶來說可能比較陌生。Grab是東南亞最大的互聯網打車公司之一,其公司性質與滴滴大致相當。在出行方面,東南亞國家也面臨與中國一樣的交通擁堵、安全等交通難題。Anthony Ton成立了Grab這家公司,早期以出租車公司起步,隨後也推出了順風車、摩托車等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打車服務。

在打車出行的便捷支付方面,Grab集團CEO兼聯合創始人Anthony Tan表示,東南亞和中國不太一樣,我們沒有支付寶、微信支付這樣的工具,在支付環節我們沒有辦法實現快捷支付。我們只能通過有一種本地化的、貼近本地的方式來實現,這對我們來說是發展的推動力。我們只有現金、借記卡、信用卡,我們和本地銀行合作,要推出的一種無縫連接支付的體驗,這樣在用車過程當中支付就能夠成為一個沒有任何麻煩的環節。

以下為圓桌論壇嘉賓演講實錄:

主持人:感謝大家,我叫劉鋒,《商業周刊》中文版主編。今天我和兩位嘉賓分享關於共享經濟和未來出行這個話題,我相信在座很多聽眾也是沒有開車來到現場,所以要感謝有了新的出行方式,今天請到兩位嘉賓,一位是滴滴出行創始人兼董事長程維先生,一位來自新加坡Grab創始人Anthony Tan先生,Anthony Tan有一個中文名字叫陳炳耀。

一開始請程維先生和Anthony Tan簡單介紹一下,在目前兩家公司最新的業務發展有哪些,哪些讓你們覺得最激動人心,願意分享給在座各位新的消息。

程維:謝謝主持人,謝謝大家,首先還是要在特別歡迎Anthony Tan,我們是好朋友,也是合作伙伴,兩年前第一次認識的中國,哈弗畢業在東南亞創立Grab,是東南亞最大的打車企業。兩三年之後一直在越來越深的合作,也是很好的朋友,今天來參加GMIC大會。

滴滴是讓出行更美好,一直希望推動出行體驗的改變,出行的互聯網化、市場化、共享經濟。三年前之能在路邊打車,現在可以手機叫車,一年前只能選出租車,現在有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巴士等等,希望用互聯網把所有交通工具連接起來,能夠打造中國領先,全球領先的雲交通和人工智能的交易引擎,調動一切交通工具,能夠提高整個城市效率和每個人的體驗,我們努力在做國際化,三年年輕公司努力在全球推廣這樣的出行。

主持人:程總剛才講的,Grab在東南亞是最大的打車服務公司之一,對很多中國用戶來說可能比較陌生,但實際上他們在東南亞地位是非常不容忽視的。

Anthony Tan:好的,首先我非常榮幸能夠和我的好朋友程維先生一起,我也非常高興看到滴滴出行的服務。

我們是如何起步的呢?我的祖父是出租車司機,我們設立了一家汽車公司,我的父親經營着東南亞最大的一家汽車公司。但是,我們看到交通問題、安全問題,從甲到乙地安全問題,以及交通擁堵的問題仍然是有待解決的挑戰,所以又創立了Grab,Grab的差異化我們是一家最最本地化的公司,就像程維先生說的,我們也是從出租車服務開始的。首先是出租車,然後意識到了出租車效率還不夠,然後又進軍到了快車,快車是挺好的,但是我們也想有助於緩解交通擁堵,所以我們也推出了順風車。順風車推出以後堵車的時候什麼車都動不了,在雅加達、馬尼拉堵車情況更加糟糕,摩托車能夠把出租車遠遠甩在後面,效率反而高得多。所以我們要有最最本地化的服務,這樣才能幫助我們實現差異化的優勢,成為第一。

主持人:如Anthony Tan所講,移動打車服務軟件已經改變了大家的出行,可以解決目前出行車體系不高效的狀況。就我看到的一個數據,其實在去年滴滴出行在中國已經完成了超過14億訂單,現在平均每天訂單數量應該在1100萬左右。但是實際上即便如此大的數據,它能解決出行問題不過1%,下一步打算做什麼樣的事情,真正能夠提高共享經濟的服務軟件,能夠在大家生活能夠得到的地方,真把大家出行的比例更快提高,真讓大家用得到這樣的服務。

Anthony Tan:我們對這個問題的想法是這樣的,就是本地化,對本地市場的了解。東南亞和中國不太一樣,我們沒有支付寶,沒有微信支付這樣的工具,所以我們當時想了對於用戶來說怎麼樣來進行支付呢?在整個交通體驗當中。一定要有一種本地化的,貼近本地的方式來實現,這對我們來說是發展的推動力。我們只有現金、借記卡、信用卡,我們和本地銀行合作,要推出的一種無縫連接支付的體驗,這樣在用車過程當中支付就能夠成為一個沒有任何麻煩的環節。

程維:其實過去三年滴滴一直在想怎麼能夠擴大用戶規模,我們覺得只有越多的車用戶體驗才能好,只有越多的人改變習慣線上叫車效率才能高。

如果從每天服務交易筆數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交易平台了。我們看到美國雖然發展時間長,但現在每天大概線上出行交易筆數200多萬筆,所有企業加起來。但中國所有企業加起來可能兩三千萬筆的規模。除了美國基礎的設施,原來的出行基礎的體驗比中國要好,它的人均汽車擁有率要高,很多人原來自己有車,可以方便上下車出行,中國大多數人還比較困難,所以有很多的傾斜。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價格因素,在美國如果開一輛車出行成本比較便宜,因為買車便宜,用車相對便宜,平均一次出行七八公里大概成本就是七八美金。但是如果用打車軟件大概14美金,出租車大概20多美金,所以在美國很奇怪,窮人自己開車,有錢人才打車。中國反過來,中國因為買車成本很高,不管車的價格,還是牌照、使用限制等等的。自己買一輛車自己4%時間在使用,但是要百分之百為它付費 ,造成每次出行平均下來20美金,所有成本折算進去。如果用滴滴只要4-5美金

但是真正不應該是規模領先,過去20年中國互聯網都只能說自己是最大,未必能說自己是最先進,是因為技術。未來三年我們希望成為技術最領先,大數據、雲端成為雲教輔的引擎,最高效撮合。

大家覺得打車軟件很簡單,其實非常復雜,比如說它是要考慮雙邊交易的平台,司機有自己的喜好,要預測司機的喜好,如果你乘客在一個樓里幾十個人叫車,附近車不夠,怎麼調度沒用,你要提前預測到底有多少需求,這些沒有人做的。根據這些需求提前調度交通工具才有可能能夠實現確定性的服務,把這個做到極致。所以這里是非常復雜的交易引擎,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和雲端的挑戰。滴滴立志未來三年是技術領先,這是我們最關注的。

主持人:我同意兩位的看法,無論是通過本地技術,本地的服務,提高用戶的體驗。還是我們強調技術,希望成為一個技術推動行的公司,解決出行的問題。大家也知道,盡管兩家公司都是以本地出發,但是在最近宣布有很好的海外的合作,中國的或者海外用戶可以通過互聯互通的平台提供可以享受滴滴也好,Grab也好,大家都能享受互通的服務。

我挺想請教二位,在全球我們有UBer競爭性很強,同時本身是國際化的公司了。兩位都是本地出發的公司,如何拓展國際化市場?大家都會講我是技術型公司,你們優勢在哪里?

程維:滴滴從誕生那天起就面臨最殘酷的競爭,兩年前被討論最多滴滴快的,現在是UBer,我們已經習慣了。

首先要講,我們非常相信在中國會贏,徹底地贏。並不是有一二三這麼多的原因,而是因為在過去20年互聯網發展里面,所有的前輩,每一個垂直領域中國互聯網公司都做到了,我覺得滴滴沒有理由做不到。

但是更大的挑戰是我們有沒有全球化的可能性,在一年多以前,還只有兩年歷史的O2O滴滴提出來希望全球化的時候,所有人都是反對的,覺得不自量力,或者是時機太早了,應該再強大一點。但是看到一個時代的窗口,像「互聯網+」出航這樣的窗口全世界范圍之內只有1-2年機會,我們在東南亞的同行、印度的同行,都在非常快速發展,如果這個時候只是專注於本土,兩三年以後就沒有機會再走出去了。三年的滴滴做全球化可能並不是太早了,而是太晚了,如果第一天像獵豹那樣把自己定位成展位到產品是全球化的公司,可能才有機會成功。

所以我們全球化的戰略並不是全球打敗當地的本土企業,我們相信像出行這樣的事情應該像航空一樣,每個地方都有本土最好的企業,經過當地的競爭勝出,整合當地的資源。中國是各種各樣出租車、專車,東南亞是摩托車,印度可能又是不一樣的交通工具。根據當地人的習慣不斷打磨產品,中國是QQ、微信,國外是別的,用戶習慣不一樣。當地推動政策和行業法規的破解,都應該由當地企業完成。滴滴能帶去得更多是合作、分享、幫助。我跟Anthony Tan在下面講,是不是可以在滴滴里有辦公室,可以有同事在一起辦公,也希望能夠把滴滴做成一個平台,因為今天移動互聯網中國發生的事情確實是早於全世界1-2年時間,把我們的經驗和能力能夠分享到全世界,我們也投資,我們也合作。滴滴的想法首先幫助中國人不僅在中國可以用到好的出行互聯網服務,而且能夠在全世界打開滴滴叫到當地的車,我們已經在美國上線,好像體驗還不錯,歡迎去美國嘗試一下,在美國用滴滴的感受。

我們今年也會跟Anthony Tan在東南亞實現打通,所以未來滴滴不僅僅是中國的,我們也希望是全球的。

Anthony Tan:我同意程維剛才所說的,本地化的交通確實是一個非常本地化的競爭,就像剛才程維說的,滴滴從一開始就要打造一個全球化的公司,大概兩三年前見面的時候他就告訴我說我們要走全球化的道路,要走非常合作的方式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這就是跟我們的競爭公司不太一樣的地方。其次,如果你有一個非常國際化,但同時又非常本土化的事業,你就會互相學習。比如說如何來應對擁堵的問題,如何解決順風車的問題,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從滴滴那里學到了東西,然後再應用到我們自己公司里。比如說東南亞也有摩托車方面的經驗,如何在越南河內,河內講越南語跟胡志明市的越南語還不太一樣,我們在這個市場如何占據獨特優勢。而跟其它的競爭對手沒有這樣的優勢,我們就可以跟地方合作,當地政府的話想要支持本地的公司,和中國不一樣的是,我們沒有像BAT的公司。滴滴對於很多中國科技公司都成為了重要的榜樣。在東南亞我們也想要成為這樣一個榜樣,告訴我們的其它的同行如何能夠通過本地化打敗其它的競爭對手。也就是說,通過我們的合作,滴滴顯然可以成為全球的公司。

主持人:在未來5-10年,國際合作有沒有可能變成一種更緊密的關系,比如形成一家全新的公司,以及未來5-10年這種出行會是什麼樣子。

程維:互聯網是全世界的,也是本土的,Anthony Tan講得非常好。Anthony Tan昨天講了一句話,今天Grab也是東南亞第一大互聯網公司,我說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恭喜你,但是很遺憾說明之前十幾年互聯網的發展東南亞本土的企業並沒有贏得競爭服務當地的用戶。未必看到在印度、日韓能夠誕生出很強大的互聯網企業服務本土的用戶一樣,如果Grab今天能夠快速地發展,不但會給未來東南亞互聯網企業信心,而且還能夠培育出很多人才,就像今天滴滴一樣,今天學到很多互聯網的經驗打法,能夠快速招聘到的很多工程師,今天中國互聯網公司不僅僅在規模上面比較,用中國本土差異化的優勢競爭,已經開始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跟全球競爭,這在10年前是沒有的。這取悅於第一代互聯網公司那麼成功競爭發展。

但是未來人在全球范圍內會流動,全球范圍內流動不應該由滴滴理解南美洲,理解俄羅斯,理解澳大利亞。應該是由本土的企業做好這樣的事情,就像航空公司一樣,但是我們可以構建一個全球的星空聯盟,通過一個統一的標准能夠讓人在全世界流動的時候服務體驗是穩定的,這里面需要分享、開放,這不也正是互聯網的精神嗎。

對於未來的思考,今天大家覺得滴滴正在推動一些行業的改變。但實際上今天滴滴代表的是一種汽車擁有和汽車使用方式的變革,在過去100年時間里,因為你在城市里的出行並不方便,不管是打車,還是公交,都不方便,所以逼着我們必須擁有一輛車,但是汽車高速的發展在過去幾年碰到了瓶頸。北京500萬輛機動車,3000萬長足人口,15%的機動車擁有比例,這麼擁堵,已經不可能再繼續增加了。這個比例很高,美國大概50%幾,中國機動車擁有比例只有美國三分之一,但是城市人口密度,交通路網基礎建設,中國不可能繼續像中國一樣增加一半的汽車解決出行的問題,那怎麼辦,既不能增加車,又要滿足人的出行體驗,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共享經濟。就是把現有機動車不增加總量情況下連接起來,讓它利用起來,不是服務你一個人,而是服務更多的人,這樣整個城市還有可能持續發展下去。

未來雖然共享汽車、無人駕駛,電動汽車的慢慢推進,擁有一輛的成本和體驗都會變得完全沒有競爭力。所以工業時代是屬於擁有經濟的,擁有汽車,擁有所有的東西。但是互聯網時代是分享,我們很少分享,我們在不斷擁有東西,但是因為互聯網,因為出行的瓶頸開始跟別人分享我們的汽車,分享身邊的座位,開始有一個機會認識陌生人。我覺得這只是剛剛開始,在未來整個汽車擁有的方式會改變,所以我在博鰲講無人駕駛真正實現,十年以後再買車就會像今天買匹馬一樣奇怪。

主持人:時間問題,本場圓桌到此結束。謝謝兩位嘉賓,感謝各位!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