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九生化“爆倉”回顧:虧損公司如何借“重組”爆炒股價
鉅亨網新聞中心
11月15日,昌九生化(行情,問診)繼續停牌,從11月4日算起,該公司股價大跌給投資者造成的磨難已經持續了十一天,對於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他們可能希望這支股票永遠不要再開盤,如果開盤他們或許連逃離的機會都沒有。
從2012年末昌九生化與“重組概念”沾上邊到11月4日這一概念徹底破裂,在這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連續七個季度虧損的昌九生化股價是如何被一步步吹高?公司管理層在這個過程中又是如何獲利?融資融券這把“雙刃劍”又是如何推波助瀾的?
股價連跌7日遭腰斬 融資投資者欲哭無淚
14日停牌之前,昌九生化已經連續七個交易日跌停,股價累計跌幅超過46%,對於9月6日后通過融資進入的投資者來說,他們已經爆倉,通俗講就是不僅賠光了自己所有的錢還欠證券公司的錢。
13日是昌九生化“七連跌”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當日該股開盤就封死跌停,收報13.89元,跌停板封單達50余萬手,截至當日,昌九生化的市值蒸發了36.9億元,縮水過半,股民戶均損失高達12.9萬元。
和第一次跌停時的股價相比,昌九生化已腰斬,從11月4日收報26.12元到當日的13.89元,跌幅達到46.8%,在這連續7個交易日的跌停中,沒有一日能夠打開,大量投資者無路可逃,融資客爆倉的訊息不斷傳出。
金融界記者初步算了一筆賬,如果某投資者以100萬本金向證券公司抵押,按50%的杠桿率融資200萬資金,如果該投資者在11月4日“重組概念”破滅前進入,截至13日當天,該投資者損失超過100萬,這意味著該投資者在券商抵押的100萬無法贖回外,還需支付券商200萬資金所產生的利息以及相關手續費。
上海某知名證券維權律師在接受金融界記者采訪時坦言,由於融資融券的杠桿效應,昌九生化股價的大幅下跌已經造成市場恐慌情緒蔓延。“融資融券和投資者的炒高熱情結合就會出現很多不理性的結果。”該人士說。
11月15日,“悲憤”、“嚴懲”、“求助“……彌漫在昌久生化的股吧。甚至有投資者已經出現了”輕生“的念頭。
”重組概念“給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做夢“的機會,融資融券讓投資者的”夢想“放大,現在這個”美夢“破滅了,投資者唯一期待的就是整個過程中有沒有貓膩。
上述律師稱,如果從理性的角度分析,投資者應該承擔投資的風險,但不排除在昌九生化股價被吹大的整個過程中存在”做局“的情況,但這需要證券監管機構進一步核查。 [NT:PAGE=$]
疑點重重
15日,江西當地媒體《江西日報》發表了題為《是誰導演了昌九漲跌的悲喜劇?》的文章,文章將整個事件的前前后后交代了一遍,最後稱,導演此次昌九生化股價暴漲的是虛構故事的少數媒體和網絡人士,而昌九生化在整個過程中並不存在問題。
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整個過程中,昌九生化作為上市公司有義務為投資者”撥開迷霧“提醒投資者風險,顯然,該公司在資訊披露方面並未做到盡善盡美,整個過程疑點重重。
一、重組訊息是否存在炒作嫌疑
昌九生化和“重組概念”沾上邊是在去年的12月28日,當日該公司公告稱,江西省贛州市國資委表示,市屬國有稀土企業的產業結構、資產質量等方面還不具備整合上市的條件,因此,沒有將市屬國有稀土資源、資產注入昌九生化的考慮。
這份看似否認利好的訊息恰好成為市場炒作該公司的開始,有人將上述公告中”稀土產業整合工作尚未到位,市屬國有稀土企業的產業結構、資產質量等方面還不具備整合上市的條件,因此,沒有將市屬國有稀土資源、資產注入昌九生化的考慮。”的表述解讀為“此地無銀三百兩”。
以12月28日為起點,該公司股價一路上揚。質疑者認為,既然沒有可供公布的利好訊息市場也沒有相關資產注入傳聞,昌九生化為何要主動公布上述訊息?
二、重組已經違背常識為何沒有風險提示
今年4月份,有媒體注意到一路上漲的昌九生化可能存在風險,當時該公司股價已經上漲至25元左右,按照這個價格,贛州稀土要重組昌九生化所要付出的成本已經違背市場常識,但該公司在此時並沒有發布相關的風險提示公告。
三、高管買股減持獲利卻忘記投資者
6月17日,一直傳聞重組昌九生化的贛州稀土與威華股份(行情,問診)簽署了重組框架協議,這實際上已經部分預示著與昌久生化的重組越來越渺茫,對此,昌九生化的實際控制人非常清楚。然而,面對愈演愈烈的市場炒作,昌九生化並沒有盡到提示投資者風險的義務。
不僅如此,昌九生化大股東於7月9日拍賣1800萬股獲得處置款3.546億元。3名自然人競得的價格為18.9元至21.4元,而當時該公司二級市場的股價在30元以上,賣出后,該公司股價就開始下跌,昌九生化的管理層是如何做到精準減持的? [NT:PAGE=$]
四、巨虧公司是如何進入兩融標的的
9月16日該公司入圍第三輪融資融券標的物,融資資金的進入再一次推高了該公司股價,我們現在不禁要問,融資融券業務在國內還作為新興事物,什么樣的公司應該進入名單?
有券商表示,兩融業務一直被券商看作是既安全又賺錢,風險是可以把控的。交易所列入的融資融券標的,也是折算率上有所區分,證券公司方面不會再設置可進行操作的‘小標的范圍’。而連續兩年虧損差點被退市的昌九生化又是如何進入這個名單的?
財報顯示,繼2012年度凈利潤巨虧1.45億元之后,昌九生化今年前三季度依然虧損高達5506萬元,同時凈資產也已經是-2881萬元。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到底哪些股票可以進入兩融標的?究竟該如何遴選這些公司?
五、重組失敗訊息為何提前泄露
最讓投資者感到蹊蹺的是,就在11月4日威華股份公布與贛州稀土重組的訊息之前,就有神秘人士已經在網絡上公布了該訊息。
11月1日,有神秘人士在昌九生化股吧提醒,3日晚將公布贛州稀土借殼威華的訊息,建議速速逃命。“快跑,最後一天賣出,3號晚威華公布重組贛州稀土集團議案通過,下禮拜就是昌九延續18個大跌開始。”
結果不出該神秘人士爆料,11月3日晚,停牌近七個月之久的威華股份拋出重磅重組方案:稀土行業龍頭贛州稀土作價75.85億元借殼上市。資本市場頓時上演冰火兩重天:威華股份連斬漲停,昌九生化慘遭跌停。
上市公司難逃信批怠慢責任
不管昌九生化如何推卸責任也不論不理性的股民在整個過程中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但有兩點值得反思:其一,在近乎一年的“豪賭”過程中,昌九生化作為被炒作的主體在資訊披露方面為投資者做了什么?其二,作為一家七個季度連續虧損的上市公司,昌九生化為何能夠進入融資融券標的,這背后有沒有運作的成分?
上述律師對記者表示,在公司股價被持續超高的過程中,只有昌九生化自己最清楚自己的情況,這么高的股價到底靠什么去支撐,昌九生化有義務在投資者狂熱的時候適當“潑冷水”,但昌九生化顯然在這方面做得不夠。
據贛稀集團參與重組項目的知情人士之后透露,自項目啟動以來,從未主動與昌九生化接洽,昌九生化遭爆炒后近百億的市值也不是最佳殼資源,但昌九生化只在去年的12月28日發布過關於否認重組的公告。
甚至在今年4月21日贛州稀土集團已經選定威華股份作為借殼上市目標公司的前后昌九生化也未發布關於重組傳聞的澄清公告,該公司只在4月10發布了一則股價異動公告,且公告中明確指出“除已公告的目前正在進行的江西國控向贛州工投轉讓昌九集團 85.4029%的股權外,不存在對昌九生化股票交易價格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應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
此時,昌九生化的市值則因爆炒激增至約80億元。如果有常識的投資者就應該意識到贛稀集團此時重組昌九生化已經幾乎可能。
現在,關於昌九生化的一切反思和評述都有點”事后諸葛亮“的味道,但無論如何,昌九生化事件不應僅僅以鬧劇和悲劇的形式收場。
今日下午3時,昌九生化、昌九化工集團、贛州國資委以及直接引發贛州稀土借殼傳聞的贛州工業投資集團將通過上交所e互動平臺與投資者展開交流,屆時困擾市場多時的問題或將浮出水面,投資者只能期待有個一比較滿意的結果。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