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CEO平井一夫:復興還有很長的路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1-13 08:20
紀佳鵬
11月12日,索尼全球CEO平井一夫上任一年多以來首次亮相於中國媒體面前。
“索尼電子業務復興正處於中途。”平井一夫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中國是索尼重要的市場,索尼在中國不僅會繼續加強電子業務,也會積極發展影視、音樂、游戲業務,索尼都會探討發展的可能性。
自2008年開始陷入困局之后,索尼就開始打出復興消費類電子的口號,然而就10月31日索尼公佈的財報顯示,索尼2013財年第二季度重新出現的虧損達到1.96億美元,多項業務的目標被下調。但平井一夫認為,雖然索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
2012年4月,平井一夫接過索尼在任七年CEO霍華德·斯特林格的權杖,正式領軍這家前消費電子霸主。剛上任,平井一夫就提出了“One Sony”戰略,開始對索尼進行改革。
“我擔任CEO一年半的時間,索尼發生許多改變,我覺得首先要定義哪些是核心業務、哪些是非核心業務。”平井一夫對記者,其改革的理念,就是對於非核心業務部門進行剝離,即便這個部門屬於消費電子業務。
平井一夫對記者表示,“One Sony”戰略也打破了索尼之前部門之間的隔閡。“比如,以前數碼影像部門只會為智能手機部門提供一兩年前的技術,現在索尼在其他領域最領先的技術可以放在智能手機部門。”
以智能手機為中心
在平井一夫的復興計劃中,智能手機被擺在了中心位置。
2011年10月,索尼以14.7億美元從愛立信手中購得索尼愛立信之后,索尼的手機業務一度陷入困境,包括辭退工程師、關閉品、渠道商合作中止。而面對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勢所趨,2012年2月,任命還未正式生效的新CEO平井一夫就重新成立了索尼移動子公司,開始其智能手機戰略新政:堅持索尼的品基因,輔之以其他領域技術優勢,實現差異化。
平井一夫介紹,索尼移動業務有三大主要戰略,把電子業務的整體資投入到智能品當中,除了在智能手機中使用數碼影像技術以外,還有電視的特麗魅彩技術,音頻的clear +audio技術,都增加了智能手機品的競爭力。
此外,索尼的娛樂內容,包括Music Unlimited,Video Unlimited,Playstation Network這些內容平台未來都圍繞索尼的智能手機業務來發展。
但日本消費電子業的衰退是大勢所趨。日本民間市場調查公司MM綜合研究所的數據顯示,即便在日本本土,iPhone佔據36%的市場份額仍然是主角,而索尼和夏普只分別佔據22%和11%。老牌廠商NEC和松下電器等企業早就宣佈退出智能手機領域。[NT:PAGE=$]
2013財年二季度,索尼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仍然只有2.2%,落后於LG、聯想、蘋果和三星。而在索尼的Android手機銷量中,日本和歐洲兩個市場占了60%以上,此前曾有消息稱,平井一夫要將重點放在這兩個市場,而放棄中國和美國市場的競爭。據了解,在中美兩個市場,索尼智能手機還未進入前5位。
對此,平井一夫表示,智能手機發展在日本和歐洲市場表現得比較積極,因為它們是索尼的傳統優勢市場,索尼有把握將其品優勢打出去並迅速增加市場份額。“美國和中國都是重要的潛力市場,待我們的品銷售和市場體系成熟以后,我們一定會進行非常大的推廣。”平井一夫。
“我們在中國也在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但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平井一夫對記者,索尼不僅要拿出強大的品,還要借力於索尼的品牌實力和索尼影視、音樂的豐富資源,以實現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
除此之外,運營商無疑是提高智能手機銷量的一大途徑,平井一夫也表示,目前索尼移動在和中國移動已經推出4G智能手機的定製機,接下來雙方還會繼續強化合約機戰略。索尼中國方面也向記者表示,去年索尼手機在中國的出貨量只有180萬台,通過與運營商的合作,未來出貨量將會有很大的改善。
漫長的復興之路
9月27日下午,國務院印發的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中,長達13年游戲主機禁令得到解除。作為游戲主機領域的三大廠商之一,索尼的動作頗受關注。對此,平井一夫對記者,如何在中國提供好的品和服務是一個重要問題,索尼游戲主機業務上還需要一定的條件才會進入中國。
“游戲不僅要賣硬件,還要賣軟件,如何把國際知名的軟件品拿到中國,內容是否需要適當調整。”平井一夫坦言,如果索尼要在中國銷售PS3、PS4、PS VITA,需要整體運營設施和平台的搭建,這樣才能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我們希望索尼的游戲業務能夠盡快進入中國市場,但當然要一切准備好以后。”
艾媒諮詢總經理張毅認為,對於類似於索尼的大企業而言,抓住還未真正興起的浪潮進行變革最為重要,然而日系企業不敢貿然行動的做事風格,是其在新的市場環境下競爭力薄弱的原因。
另一個佐證是,彩電廠商們都在紛紛佈局智能電視、互聯網電視,而索尼未有任何相應動作,目前索尼推出的4K高清電視仍然只專注於質等硬件。
“從目前的動作來看,索尼還是頗為謹慎。”張毅告訴記者,在這些領域都在內容牌照上有一定的政策風險,對於體量龐大的日系企業而言,冒險是一件難事,而大企業如果面對新的技術浪潮而沒有進行變革,將把自己陷入困局。
“索尼將索愛收購回來,手機業務對比索愛末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速度仍然太慢,錯過了好時機。”張毅認為,在目前日本不景氣的經濟大環境下,如果不能準確抓住市場的脈搏,包括索尼在內的日系企業復興之路仍然有待觀望。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