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戶負補近884億虧損? 消基會籲金管會監督
鉅亨網新聞中心
記者簡怡欣/台北報導
首間經營不善遭接收的國華人壽,其損失漏洞高達883.68億元,交由保險安定基金接管填補,並在二度流標後終由全球人壽接手。消基會指出,安定基金接管近884億壽險虧損的處理方式,顯示國內金融體系擬定退場機制與配套實施方案疏失。
消基會董事游開雄指出,壽險公司因營運不當而嚴重虧損,最後反能依保險法第149條規定,以提高原保險契約保險費率、或是降低保險金額,從原本保戶只要繳納1萬元卻要再多繳5千元,或是原本能收到300萬元保費,到頭來卻只剩下200萬元;這樣藉此來提升接手公司的意願,變成由保戶來承擔公司經營不善的結果,實在對保戶並不具有平等、信賴原則。
為避免因保險公司經營不善大量虧損,連安定基金也補不起來,而讓保戶權益受損;消基會認為,從國華人壽虧損案例看來,壽險公司虧損嚴重,應提高安定基金的比率方式,將現各家壽險公司提撥的安定基金提高千分比,增加總保費收入撥繳比率,讓壽險公司們能自行利用安定基金解決虧損,維護保戶們權益。
此外,消基會也指出,現壽險公司的財務狀況並不透明化,民眾在選擇短期存款保險或是長達數十年的壽險等,並無法從中推出壽險公司營運。游開雄說明,投保民眾能從財務狀況中推估公司是否有危機,相對上短期較能了解是否會倒閉,但對於長期投保的民眾卻是一大風險,無法確切得知壽險公司營運是否正常。
消基會強調,金管會不只是要為經營不善的保險公司擬定退場機制、與配套措施,與其等到公司出現明顯財務虧損,更須要求壽險公司確實揭漏財務狀況、現金流量等資訊,將公司狀況列為追蹤查核項目,讓民眾能確保營運,考慮是否解約避免風險,並能提高安定基金提撥比率,讓消費者與金融業者能有個信賴空間。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