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睹為快 英國金融時報預測三中全會6大贏家3大輸家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1-11 13:10
香港文匯網引述鳳凰網報導,試圖預測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結果是不會有實質的結果。不過,投資者已經開始盤點十八屆三中全會過後,誰將會是經濟改革中的贏家和輸家。英國《金融時報》11月8日發佈文章,共列出10大改革贏家與輸家。
贏家
1)醫保—中國現正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同時,政府目前採取了降低存款利率的措施,這便讓醫療保健制度成為了投資者們最為感興趣的一個領域。一些分析家希望能夠看到本次改革中政府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初步措施,因為這將有可能對製藥和醫療器械製造的股份產生積極影響。全球領先金融機構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估計,康哲藥業公司(China Medical Systems)和在美國上市的邁瑞醫療國際有限公司(Mindray Medical)將是兩大可能受益者。
2)可再生能源—中國首都北京目前正飽受越演愈烈的污染之苦,暫緩經濟發展也許是一項解決之道,但更為直接的還是增加清潔能源和可替代能源的利用。澳大利亞投資銀行麥格理集團(Macquarie)認為,華能可再生能源(Huaneng Renewable)和中國燃氣 (China Gas)可能是兩隻贏家股票。
3)消費類股票—城市化一直是中國股票牛市和中國政府最為喜聞樂見的,因為更多的人能夠在城市長期定居會拉動國內消費需求增長。法國里昂證券(CLSA)預測,新上市的遼寧輝山乳業(Huishan Dairy)可能上漲,而高盛預測高鑫零售(Sun Art Retail)還有鞋業製造商百麗國際(Belle International)將會受益。
4)證券商—金融改革本次也被寄予厚望,儘管改革的確切性質尚不明確。不過政府放寬對於券商的限制可謂是一個好消息,以中信證券(CITIC Securities)還有海通證券(Haitong)為代表的券商將有可能從中獲益。
5)能源產商—伴隨著清潔能源的受寵,減少能源消耗的措施會接踵而來。因此政府可能減少能源補貼,這對於中石化(Sinopec)之類的能源產商來說是一大發展利好。
6)鐵路—中國政府試圖增加向內地的投資,鐵路便會迎來它的發展機會,大量列車和鐵軌製造商因此受益,這也讓鐵路成為了投資者的另一大寵兒。光山鐵路(音譯Guangshan Railway),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CSR Corporation)還有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將是可能的贏家。
輸家
7)銀行—幾個月以前,中國取消了對於貸款利率的限制,但存款利率這一棘手問題仍需對付。目前,銀行通過固定的借貸保證金,尚有一定的收益保證。然而面對國內愈加嚴重的債務危機,中國若取消這一舉措,對於小規模銀行則是一壞消息,如招行和民生銀行[0.11% 資金 研報]。至少短期來看,是這個樣子的。英國巴克萊銀行(Barclays)還提到,政府可能減少他們對於銀行的持股,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有短期會帶來負面影響,但長期來看可能是好事。
8)原材料行業—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點就是產能過剩。因此,對於高消耗產業比如煉鋼和水泥行業,政府可能會減少對其財政支持,這將讓安徽海螺水泥 (Anhui Conch Cement)以及鞍鋼(Angang Steel)等一系列材料產商頭疼不已。
9)煤炭行業—在政府對於降低污染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煤炭行業,如永暉焦煤 (Winsway Coking Coal)和中國神華(China Shenhua)一定是首當其衝的。日本野村證券指出,政府一大可能措施就是對重污染行業增加稅收。
輸贏尚不明確
10)房地產—房地產在改革中是贏家還是輸家,尚不能定奪。麥格理集團(Macquarie)認為隨著中國城鎮化的進程,民眾對於住房的需求會大大增加,發展商自然會從中獲利。但是高盛集團(Goldman)認為房產稅有可能出現,這對於該行業會有不利的影響。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