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12.6億港元 倫敦起樓賺英鎊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香港金管局與當地發展商Great Portland Estates(GPE),組合營公司─GHS Limited Partnership,各佔股權5成,初步出資1.01億英鎊(約12.6億港元),計畫於倫敦西區發展漢諾威廣場地產綜合項目。
《星島日報》報導,金管局向來對外匯基金的具體投資守口如瓶,但GPE昨日單方面公布與金管局成立合營公司GHS消息曝光後,金管局隨即確認已與GPE組成各佔一半股權的合資公司,在倫敦梅費爾區(Mayfair),發展漢諾威廣場房產(Hanover Square Estate)項目。
根據GPE的公布,該公司會把漢諾威廣場房產的物業組成部分,轉到合營公司內,作價為2.02億英鎊。換言之,在各佔股權一半下,金管局初步至少出資1.01億英鎊。
GPE指,該項目現時計畫發展甲級寫字樓、零售及住宅,料於2018年交付。項目的部分地盤由Crossrail持有,該公司正興建Bond Street Crossrail Station的東面票站大堂。當Crossrail完成有關工程後,GHS將受惠於協議所定可取得長期租賃的權益。
GPE於2011年獲得該重建項目的規劃許可權,涉及面積20.8萬平方呎。項目完成後,將有3幢樓宇提供16.35萬平方呎的甲級寫字樓面積;3.27萬平方呎優質零售及餐飲面積;以及6個住宅單位,共1.18萬平方呎。市場估計該項目日後估值可多達4.75億英鎊。
對於是次投資,金管局發言人表示,相信此合作項目能創造長期價值,符合外匯基金的房地產投資目標。她指,倫敦的房地產市場素以蓬勃、高流動性著稱,在不同的市場周期中,對甲級寫字樓及零售物業的需求都保持強勁。
而倫敦西區物業的價值向來處於升軌,加上項目位處優質地段,同類物業供應短缺,故具很高的長期持有價值及抗跌能力,回報增長潛力理想,符合外匯基金的投資準則。
其實金管局並非首次踏足英國房地產市場,由其管理的外匯基金早於2010年起開始投資於房地產項目,以及專門投資於房地產的綜合基金,房地產項目投資中已包括位於倫敦等主要樞紐城市的優質商用物業,當中有已落成商廈及發展中項目。
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稱,外匯基金再次投資倫敦房地產,相信是看好當地房地產市場,但難評論目前是否入市好時機。不過,金管局以發展商角色投資,則可降低有關投資成本,而且房地產投資只屬外匯基金設有上限的新資產類別投資,現以約1億英鎊的投資額,相對外匯基金接近3兆元的總資產,佔比例很小,即使最終損手,金管局亦「輸得起」。在最壞情況下,也可留作其倫敦辦事處自用。
- 亞洲父母瘋搶!這裡成低成本國際教育首選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