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問罪:你偷聽我? 美支吾:以後不會了!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0-25 07:55
默克爾的手機背面印有德國國徽。
香港文匯報/美聯社
美國政府監控再掀新一輪風波,德國情報部門發現,美國國安局可能竊聽德總理默克爾私人手提電話多年。默克爾前日致電美總統歐巴馬抗議,要求對方即時解釋,歐巴馬則大玩語言偽術。白宮發言人卡尼表示,歐巴馬向默克爾稱美國「現在、未來」也不會監聽她的通話內容,但避談「過去」有否監控。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昨就事件傳召美國大使埃默森進行交涉。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德國《明鏡》周刊於過去數月,多次引述美國中情局前職員斯諾登取得的機密文件,揭露美方監控全球多國,包括今年1月7日一天內監控逾6000萬個德國通話紀錄,最近更報道默克爾手機也不例外。《明鏡》稱取得一份印有默克爾電話號碼的華府文件,促使德方展開調查。德國聯邦情報局及聯邦訊息安全局分析情報後認為,有關懷疑是可信,但未透露情報來源及監控詳情。
德國政府發言人薩伊伯特表示,默克爾向歐巴馬提出若證實被竊聽,她完全不能接受,認為事件嚴重破壞兩國互信,須立刻終止有關行為。薩伊伯特稱,期待美方解釋「稜鏡」行動等所有針對德方的監控情況,並指作為盟友,德國希望美方能嚴格遵守雙方的協約規定。默克爾昨抵達布魯塞爾出席峰會時稱,「朋友間互相監控」,令人難以接受。
當傳媒追問卡尼美國「現在、未來」不會監控,是否暗示以往有這樣做,卡尼只說︰「我無法回答。」美國國安局發言人的回應與卡尼相似,強調華府「將來不會」監控默克爾,變相默認過去做過。
今年年初歐巴馬訪問德國,而默克爾連任總理後,歐巴馬亦口口聲聲稱她是最重要盟友。早前傳媒揭發美國安局廣泛監控歐洲,德國政界一片嘩然,令默克爾備受壓力,一邊要安撫本土不滿,也要避免損害美德關係。因此,今次事件不但引起美德外交風波,也重創歐巴馬和默克爾的交情和互信。
美國監控盟友情況不斷曝光,法國日前公布在一個月內被國安局監聽7,000萬個通訊紀錄,而歐盟在布魯塞爾及紐約的辦公室的通訊也「中招」。法美總統同意將合作調查法民被監聽事件。正訪問歐洲的美國國務卿克里成眾矢之的,意大利總理萊塔前日要求他解釋監控意民的問題,克里的辯解仍一貫陳腔濫調,指監控只為打擊恐怖主義。
另外,今(25)日出版的意大利《快訊周刊》報導,美英情報機關曾監控意國電訊網絡,對象包括意政府、企業及恐怖分子,涉及3條連接意國終端機的海底光纖電纜。報道另外引述斯諾登取得的文件稱,意國情報機構與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達成協議,容許後者取得資料,而GCHQ會挑選部分網絡通訊及電話紀錄,轉交美國國安局。《衛報》前記者格林沃爾德表示,英美監控歐洲多國政府,意國只是其中之一。
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昨(24)日召見美國大使,就總理默克爾手機疑遭美國竊聽事件進行交涉,雖然韋斯特韋勒沒有令大使前往外交部,而是親自到美國大使館見他,刻意低調處理事件,但今次仍是兩國關係史上,德國外長首次召見美國大使,顯示兩國關係處於敏感階段。
德國外交部發言人稱,韋斯特韋勒在會談中向美方表達德國對竊聽事件的不理解和憤怒,作為美國最緊密的盟友之一,不能想像美國會做出這樣不可思議的事,強調必須徹查。
德國聯邦最高檢察官當日要求政府機構及情報局提供美國竊聽相關資料,亦要求總理府、司法部、內政部及情報局提供詳細資料,如果證據充分,聯邦檢察官將起訴美國政府。(接下頁)
[NT:PAGE=$]
歐巴馬及默克爾是權傾全球的大忙人,但和普通人一樣喜歡玩黑莓手機,還成為媒體趣聞。「手機總理」默克爾經常機不離身,試過在一次演講忘記關電話,場面尷尬。2008年法國時任總統薩科齊承認,會直接致電及發短訊與默克爾溝通。
2009年有報道稱,默克爾當時使用配備加密晶片的諾基亞手機,德國5250名部長、顧問及高級公務員亦獲發類似規格的手機。
今年3月,默克爾轉用黑莓10,機背印上德國國徽,象徵這是「總理手機」。該手機配備德國公司Secusmart研發的加密記憶卡,可自動將手機的通話、短訊、電郵等全部加密,每張價值2萬港元,可隨時轉換私人對話、機密通話及嚴密保安傳送模式。
至於歐巴馬向來是黑莓擁躉,2009年當選後堅持繼續用黑莓。有特工以保安理由建議歐巴馬換機,但歐巴馬只接受特工為他的隨身黑莓加裝特別加密軟件。
歐盟峰會昨起一連兩日在布魯塞爾舉行,受美國監控風波影響,歐盟網絡市場發展成為主要議題之一。《華爾街日報》取得的峰會草案聲明指,各國領袖會重新推動嚴格保護數碼資料的新法規,期望明年內落實。
法國外交消息稱,德國總理默克爾及法國總統奧朗德出席峰會期間,將討論美國監控歐洲,以及協調雙方應對措施。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指歐洲視私隱為基本權利,須提防前東德秘密警察監控的「極權主義」重臨。歐盟司法專員雷丁發言人稱,期望峰會就應對美國監控達成一致、強硬立場,支持保障私隱法規。
根據歐洲議會方案,若有科企違反新法規,侵犯民眾私隱,可被重罰公司全球收入5%。互聯網搜尋巨擘Google向來會儲存及分析用戶個人資料,以發展針對式廣告宣傳,新措施將打擊相關收入。歐洲議會建議提出臨時修訂,要求科企將資料交給外國當局或法院前,要先知會歐盟監管部門,阻止美方收集情報。
然而業界認為,法規會扼殺部分網絡分析業務的生存空間,削弱市場透明度,令歐洲網絡自我隔離。
法國外長法比尤斯表示,奧朗德將在峰會提出私隱保護問題,指坐視不理的話難以發展歐洲數碼空間。
英國及西班牙等國反對在峰會討論監控議題,英國首相卡梅倫發言人指,若落實新法會令英國經濟每年最多損失3.6億英鎊(約45.1億港元)。(接下頁)
[NT:PAGE=$]
柏林早前有民眾抗議歐巴馬監控。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法新社
《文匯報》環球點評指出,美國監控「大小通殺」,不管普羅大眾還是國家元首,全部一視同仁,巴西總統迪爾瑪、墨西哥前總統卡爾德隆和現任總統涅托等都是受害者。觀乎美國監控對象,大多是政商重要人物,掌握無數政府及商業機密,反映華府監控目標早已超出反恐,背後還有更大陰謀。
密件揭露拉美是美國監視商業秘密的重災區之一,三大盟友巴西、哥倫比亞和墨西哥也難逃國安局刺探,當中迪爾瑪批評美國監控巴西國營石油公司是商業間諜行為。
美國早前揚言攻打敘利亞,英國、北約作壁上觀之際,只有「最古老盟友」法國表明支持開戰。然而華府不分敵我搜集情報,北約成員國德法亦不能倖免。可以想像,華府這種偷窺癖的監控方式,或取得無數政府機密,乃至各國元首私人對話和生活習慣等,將有助美國提早部署針對相關國家的策略,更容易干預他國內政,並破壞商界公平競爭。
然而這是要付出代價的,目前各受害國僅是口頭譴責監控,但若美國不知收斂,繼續得寸進尺,不排除日後會有國家「揭竿起義」,在政治和經貿方面對美國作出實質懲罰行動。歐巴馬上任以來外交政策失誤連連,監控醜聞勢令自己更孤立,這位「世界警察」不信任何人,因此也沒任何人相信它。
隨著美國在政經舞台不再一呼百應,軟、硬實力俱減,全球「去美國化」看來是必然趨勢,華府走偏門監控只會更肆無忌憚。各國為防範,紛紛加強網絡保安,美國科技霸權自然不甘示弱,「監控-反監控」角力只會更趨白熱化。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