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要拆地方債務未爆彈-傳中國考慮擴大試點 市政債化暗為明

鉅亨網編輯劉祥航 綜合外電


图片说明
目前市政債僅占中國地方借貸一小部分。

當前中國經濟成長一大「未爆彈」,眾所周知是地方債務問題,許多專家都提出改革意見。《路透社》報導,中國可能會在下個月通過擴大地方發債的「試點」計畫,讓地方債務逐步化暗為明,從而降低金融體系的風險。


在下個月中共召開三中全會,決定長期改革做法之前,傳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已經提出建議,呼籲擴大市政債券的使用。

現在中國地方債務所占的比例,各方估算差異甚大,有非官方統計認為,地方債金額已經達 4 兆美元,相當於 GDP 的 42%。其中大部分債務並非透過發債產生,而是巧妙使用金融工具取得,其規模及債務健康程度,更難計算。

2008-09 年的金融危機,究其根本就是來自不透明的債券。因此,如果以市政債券取代不明朗的金融操作,可以讓債務的情況變得較透明可控。國務院研發中心在提給領導階層的草案中強調:「打開前門、堵住後門,擴大地方政府獨立發債的範圍。」

中國法律禁止地方政府直接發債,主要是想限制他們借款的金額,但是地方政府透過金融工具,投注基礎建設計畫,來避開規範。中國在 2008-09 年推動 4 兆元人民幣刺激計畫,應對金融危機,讓地方靠著地方政府金融工具 (LGFV) 進行融資。

世界銀行這個月警告,地方債務上升已經是個問題,增加了地方財政的複雜與不透明。由於不透明,使融資利率偏高,超過借貸人、投資人及政策制定者可接受的水準。

許多改革人士倡議,中央可在 11 月的三中全會,宣布擴大 2011 年所推出的市政債券計畫。地方政府現在依賴的融資做法,助長地方的揮霍,而 LGFV 平台又添增借貸的不透明性。(接下頁)

[NT:PAGE=$]經濟學家認為,如果地方的債務,主要由市政債券取得,將更能了解地方需求所在,也有助預算控管。

另一個跡象顯示,中國可能擴大市政債券發行。上個月中國社科院與主要信評機構組成團隊,預備進行地方政府的信用評級。

中國允許的市政債規模,僅能小幅支應地方所需。據 3 月設定的額度,2013 年配額僅 3.5 億元人民幣。市政債有助降低地方借貸成本,其殖利率目前大致在 3.8%-4.5% 間,與國債相差不大。財力弱的地方政府,卻可能要花 10% 以上年率,以影子銀行來源進行借貸。

較低的殖利率反應了投資人的假設-財政部只會挑選財力雄厚的地方,試點進行市政債券。上海一家資產管理公司債券分析師認為,一旦各地都可發債,市場將會回歸基本面。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