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科學家爭議諾設置缺陷:為何沒有數學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7日消息,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導,瑞典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100多年前創建了諾貝爾獎,時間是1895年。當時設立的獎項分別是:物理學,化學,生理學與醫學,以及和平。

今天,在118年后,這些獎項的設置基本上沒有出現過什麼大的變動,除了在1968年的時候增加了一項“諾貝爾經濟科學“,即通常所的諾貝爾經濟學。在那之前,在1901年時候還增加了一項諾貝爾文學。


與此同時,科學發展正日行千里。計算時代已經到來,正如地球環境以及人們與世界之間相互作用的方式一樣,時代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一家名為LiveScience的網站對世界各國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科學家們開展了一項調查,讓他們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即在今天的諾中還有哪些學科他們認為是確實了的。調查者希望研究人員們考慮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今天的諾獎項設置是否的確代表了今天的科學界,而如果不是,那麼他們認為哪些學科最應該被添加進去。

調查得到的反饋意見几乎和學科的多樣性一樣差異巨大,然而在該網站收到的全部15條回應中也的確存在一些共性的地方。比如大家都非常不理解為何諾設置中沒有包含數學。

如詹妮弗艾莉西(Jennifer Irish),一位來自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質疑道:“數學是世界語言,几乎是所有社會進步的基礎和根基。”

這樣的缺失的具體原因仍然是個謎。有的觀點認為諾貝爾希望他所設置的獎項都是能明確造福人類的,他並不認為數學符合這一條件。還有一種流傳甚廣的法是諾貝爾與一位數學家是情敵,因此他不願意設置數學,然而這一法令人懷疑。

排在數學之后呼聲第二高的是技術與社會科學。那些投票支持技術科學的人認為技術在過去的數十年間,更不要是在諾貝爾獎設立118年間,已經深刻改變我們生活在地球上的方式。

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子工程與化學教授,南加州大學量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中心創建人和主任丹尼爾利達(Daniel Lidar)表示:“技術與信息科學毫無疑問已經在最初獎項設置100多年之后的今天顛覆性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因此很自然的似乎應當考慮將其添加進諾的獎項行列。”

那些投票支持社會科學的人則指出,社會科學一直以來都是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研究領域是無法被簡單地由現有獎項所覆蓋的。美國耶魯大學氣候變化研究項目主任安東尼萊斯羅維茨(Anthony Leiserowitz)表示:“最明顯的缺失是社會科學的缺位。”他:“社會科學對於理解人類本質,人類環境以及如何構建可持續發展的世界至關重要。”

其它得到提名的學科領域還包括工程學,地球科學,生態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氣候變化研究以及行為科學。但與此同時也有意見認為現有的獎項設置是合適的,並且永遠不應當發生改變。牛津大學考古學家邁克爾迪(Michael Dee)表示:“諾貝爾獎應當繼續關注基礎科學領域的進展,而不應為了適應時代發展而轉向任何應用科學領域。”他:“所有應用科學,包括我所從事的研究,都得益於基礎科學的進展。”

勞倫斯克勞斯(Lawrence Krauss)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一位理論物理學家,他認為目前的諾獎項設置是合理的。新的科學領域,如生物科學,神經科學以及基因學研究都可以被包含進現有的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項之中;而物理學領域的新研究領域,如生物物理學與信息學,則都可以被包括進現有的物理學和化學中。

馬克塞托(Mak Saito)是一位任職於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學家,他也認為現有的諾獎項設置並不需要發生改變,因為他認為地球科學領域的交叉性越來越強,他所研究的領域几乎無法被簡單的歸入任何一個學科。他:“從某種意義上來這似乎是一件好事,我們海洋科學領域的研究有傳統的各學科相互協作的文化,而如果硬要劃分不同的學科並被歸入諾獎項行列,那麼或許有人就會為了獲得這樣一個令人垂涎的獎項而導致這種各學科相互協作風氣的破壞。”

以下是摘錄的一部分科學家對於此項調查的反饋意見:

1 Alexander Weigand,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分類學家

——“個人觀點,我感覺諾的各個獎項的設置是非常有局限性的。盡管這不是什麼大問題,而且主要也是由於最初設置的遺留因素,但或許可以將一些跨學科的領域添加進來,比如可持續發展以及技術,主要獎勵那些為我們所面臨的一些緊急問題找到了解決方法的發明家和發現者。”

2. Thomas Stoffregen,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家

——“我選行為科學。如果是在10年前,我或許會投票給心理學,但是現在我可能會將其範圍擴展到包括整個行為科學研究領域。幾位心理學家此前已經被授予諾貝爾獎,但他們被歸入了其它學科門下,如經濟學或醫學。因此這一領域並不缺乏可以獎勵的學者,也並不缺乏可以達到諾準的研究成果。”

3. Graeme Clark,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生態學家

——“人類活動造成的全球性后果,如氣候變化,物種滅等等,都正成為科學與公共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生態學研究對於理解這些正在發生的變化並尋找解決之道至關重要。”

4 Christof Koch,美國西雅圖艾倫腦科學研究所神經科學家

——“在自然科學與數學的交會邊界上正發生如此之多令人興奮的事,包括複雜性及利用分形方法對這種自然複雜性的測量,機器學習,量子理論以及信息論,進化理論等等。”

5 Dan Kruger,美國密安大學進化心理學教授

——“我或許會想把現在的‘生理學與醫學’改成‘生命科學’;而將‘經濟學’改成‘社會科學’;將‘物理學和化學’改成‘物理科學’。我也會設立一些新的獎項,更偏嚮應用和技術,或許我會將‘文學’改成‘人文科學’,最后,我會保留‘和平’。我們需要盡可能多的囊括各個領域。”

6. Jim Moum,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海洋學家

——“如果你觀察過去幾十年間發表在《自然》和《科學》雜誌上的文章,你會發現氣候研究領域的論文正逐漸增加。這一領域涵蓋了物理學,化學以及生物相應方面等各個學科方向,當然還涉及與地球科學之間的聯繫,如大氣與海洋科學。而據我所知僅有唯一的一次諾是授予了這一研究領域的(1995年化學)。我覺得這一領域值得更多的承認。”

7. Ben Kear,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古生物學家

——“諾貝爾獎古典上認為是面嚮應用科學的,而從政治上考慮,則要考慮其商業影響。因此,奠定科學基石的基礎研究常常會被忽視。在我的觀點看來,創建新的獎項並非解決之道。更好的解決方法應當是引導將資金投向那些更加穩定而長期的性的科學項目當中。最終這將生更多真正的結果,創造更多的媒體價值,並將對整個社會帶來更多利益。”

8. John Skretny,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社會學家

——“造就應當擴展諾貝爾獎設置中的社會科學部分了,或者就應該讓現有的獎項涵蓋範圍中囊括更多的社會學研究內容,而不僅僅是‘經濟學’。這是因為將目光僅僅局限在經濟學這樣一個狹窄的方面根本站不住腳。盡管這一領域看上去似乎比其他社會科學分支‘更像科學一些’,因為它與數學的關係更加密切。但相比其他自然科學,它仍然只能被歸類於政治科學或社會科學領域。”(晨風)

原文:http://www.foxnews.com/science/2013/10/07/what-missing-from-nobel-prizes-scientists-weigh-in/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