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香糖錫紙電池可取火但輕易別試
鉅亨網新聞中心
電池+口香糖錫紙=取火工具?
近日,一張通過普通5號電池和口香糖包裝錫紙連接點火的動態圖,在微博中引發了不少網友的關注。該動態圖像中,操作者將一張口香糖包裝錫紙用剪刀修剪,形成中間狹窄的條形形狀,並將錫紙接在一節5號電池的正負極,隨后,錫紙中間部分快速燃燒起來。
兩件看似毫不相關的生活用品真的會輕易生火麼?記者在評論欄中注意到,除了少部分網友對點火效果表示認可外,多數網友持懷疑態度。
近日,記者進行實驗后發現,通過該方法確實可以將錫紙點燃,但需要多種因素同時存在,實現起來較難。對於網傳的以此用於戶外點火,專家表示,由於該操作過程中發熱量過大,容易燙傷皮膚,驢友們應謹慎使用。
實驗設計
1.按照該實驗過程,全部實驗材料僅包含電池、口香糖錫紙和剪刀。
2.考慮到外界因素對該實驗的影響,實驗選擇在溫度約25攝氏度的通風乾燥的室內進行。
3.為了驗證該實驗的普遍性併進行交叉對比,實驗對電池的種類、數量以及錫紙的不同來源准備實驗器材。
4.實驗過程中,對於錫紙與電池的接觸面積、接觸時間以及錫紙剪裁等過程保持相對一致。
5.對不同錫紙、電池類型和數量連接接觸后的實驗結果進行記錄。
實驗過程
材料准備:記者從超市購買了居民家中常用的1.5V鹼性5號電池、1.5V的鹼性1號電池、1.5V的鹼性7號電池若幹節。購買含錫紙包裝的片狀口香糖若幹,併進行實驗。
實驗方式:將口香糖錫紙按照微博動態圖中所示剪裁處理,並與各樣本中電池正負極相連,記錄錫紙初次發生冒煙現象時間、完全焦黑時間以及10次嘗試中燃次數。
專家法
短路現象生熱易燙傷勿模仿
據科學松鼠會會員、物理學教授孫先生介紹,在物理學中,把電流自電源一端未流過負載直接流回電源的另一端沒有經過用電器而構成迴路的現象,叫做短路。短路后,該迴路會迅速生大量熱量並釋放出來。他表示,由於口香糖表面的錫紙一層的錫是導體,可以導電,和電池的正負兩極相連后,就構成了一個電流迴路。電流在通過導體時,導體生發熱的電熱現場,而熱量積累到足夠的程度后,錫紙達到燃點就可能會燃燒。
實驗中,雖然不同型號的電池電壓是一樣的,但由於其容量不同,導致其放熱量不同,從而影響到實驗的冒煙變化和燃差異。孫教授表示,在該實驗中,電池的電壓是固定的,材料所發出的熱量和電阻是成反比的。為了加大錫紙的熱能積累,可以增大其橫截面積,減小其電阻。由於實驗環境中不可排除的風的影響,增大面積也會使其散熱率成倍增加,所以,單純的增大面積並不能直接影響點燃幾率。
孫教授提示,由於短路會生大量熱量,容易造成燙傷,請大家不要盲目效仿。
京華時報記者鄭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