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任志強:和中央保持一致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1-16 20:17


任志強:和中央保持一致

    據和訊網報導,任志強在微博發表《和中央保持一致》一文:


如何理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各方有不同的理解。何為“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多被誤解。如何理解“供應側改革”?也頗多爭議。

其它方面的供給與需求的關係,我不敢多評論。但關於房地產還是有些了解的。對住建部“分城施策”的定案,也有些不同看法。

上屆政府曾專門關注於我的言論。溫多次將我提出的問題批轉住建部研究討論。細到能指出我文章中的錯別字。常常出臺一些不服氣的政策。但至今卻沒有人想和我打賭說我錯了的人贏過。

從近幾年房地產庫存增加的變化曲線可以看出,每一次抑制市場的政策出臺都造成新的庫存的直線上升。2011年之前市場中並沒有超量庫存。自打擊投資,投擊的限制性政策及二手房交易加稅政策出臺后,市場的庫存開始上升。當一、二套房的差別首付、差別信貸與限制三套購房之后,庫存直線上升。每次的庫存增加都與國字頭的非市場化的限制檔案相關。至今已經成為中央不得不認真思考的問題。

“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明確指出的是:其它行業要去產能,去杠桿,而房地產則是去庫存。並且要加杠桿,加產能。

為什么其它產業不是去庫存?如上游的鋼材、水泥、玻璃,下游的家裝、家俱、建材。因為不去房地產的庫存就不可能去其它的庫存。它們必須是去產能,才能保持供求平衡發展。

習在中央工作會議上說:“房地產業必須穩定發展,繼續去庫存,提高房企擴大再生產的積極性”應是對中國經濟的一個判斷。

“去產能,去杠桿”通常帶來的不是經濟擴張而是經濟收縮。那如何穩定增長呢?

盡管許多人從心里不滿房價的上漲,但誰也無法否認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都同樣。

從投資角度看,近十幾年,房地產投資增速直接影響著gdp的變化。每當房地產投資增速高於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時,gdp都是上升的,反之都是下降的。近幾年更加明顯。

從稅收角度看,更是如此。房地產業的單純稅收高達2014年11萬億多總稅收的近12%,是所有行業中最高的。加上營業稅,附加稅和企業所得稅等超過30%。外加約四萬億的土地出讓金和其它各種費,在地方稅費中占到50一75%的比重。占有無可替代的地位。

從房地產銷售額看近九萬億元也是其他任何行業都無法替代的。更不用說房地產對上下游產業的帶動作用。

在中國城鎮化的高速發展階段,房地產仍是目前中國經濟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並非沒有房地產市場的需求。今年幾次降息之后,銷售的增長就證明了需求是存在的。2015年的銷售面積總量也許會超過2013年成為新的高峰。被限制中的需求尚且如此,如果放開限制,需求才會真正顯現。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的要鼓勵自然人購房,實際是徹底的否定了過去國文x條中嚴厲打擊投資、投機購房的政策措施。要求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政策,更是徹底否定了那些曾經的檔案。也許那些檔案是當時必須的,但今天看都是過時的了。尤其是非市場化的限制是應徹底清除的!只不過是給過去制定這些錯誤政策的決策者留了點面子。

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報導說住建部制定了“分城施策”的去庫存方案。我認為這是拒不認錯的一蠢再蠢繼續蠢的政策。也是拒絕與中央保持一致的政策。

我從來都認為房地產政策不應一刀切,應因地制宜。但此前的幾年中曾出臺了大量一刀切的限制性政策,如不統一取消,又何來“分城施策”?過去的檔案都是國字頭的,如今能用地方政策否定國字頭檔案嗎?稅務,銀行,信貸都是國字頭說了算,“分城施策”管得了嗎?

政策不可一刀切,但至少應是一盤模。豈可各行其事?與中央保持一致,首先需從上做起!豈可重大事件面前都當縮頭烏龜,沒個有擔當的人?

“分城施策”之前應先取消一切過去的限制性檔案。明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明確去庫存的事實,鼓勵自然人購房,並出臺配合自然人購房、租房的政策措施,包括信貸、稅收政策等,再由地方出臺適合於地方發展的施策。哪怕某些城市根據地方情況再次做出相應的限制性政策,那也不再是國家的統一政策而是地方的局部政策了。

也許住建部並非不知道這個道理。但九龍治水的局面必然出現利益與面子之爭。靠一個行政部門是無法落實中央去庫存的政策的。真要是這樣,去庫存的殲滅戰,還沒打就已經泡湯了。

我曾經在十多年前就提出過,取消福利分房,實現住房市場化,應同時實行個人購房的個稅減免政策。世界上多數國家都有相關的減免政策。

當個人的貨幣資產轉換成房屋的實物資產時,多數國家減稅。一是在房屋資產中有稅,不應重復征收。二是有助於個人自行解決住房而減輕政府補貼無住房者的壓力。三是促進經濟增長和改善民生。減稅刺激消費需求,利大於弊!

各國的減稅方法不同,最多用的是個稅沖抵個貸利息。通常為了公平,按每個納稅人給以一定免稅限額。這樣就避免了房屋大小,價格的差別。有的是按家庭不同納稅人的混合和扣除撫養系數后計算;有的先扣除應付個貸利息后,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有的直接用個貸利息沖抵當月應納稅額等等。

我認為直接用上月應付個貸利息沖抵本月應納個稅額的方法最簡單易行。每個地方政府都可以在不修改個稅法的情況下,用個稅返還的方式實現個貸利息沖抵個稅的政策。這遠比減免契稅的作用更大,也更有利於促進消費。

全國大約不到7000億個稅收入。約兩億多人繳納個稅。如果實行此政策,約減少10%左右的個稅收入。如果有5%的人因減稅而購房,則可增加上千萬套的購房需求。約八到十億平米。等於在現有基礎上增加一倍的銷售量。其所帶動和增加的其它稅收會超過萬億元。減稅而刺激消費會促進經濟增長而增加稅收,一舉多得!

購房減稅是個長期的預期。不但能在短期起到去庫存的作用,也會逆轉中國目前的經濟增長趨勢。但也需同時注意“降成本,補短板”。否則就會價格暴漲,供給結構扭曲而形成不合理庫存。成本中主要是土地成本的增加,短板則在高價地只能建豪宅,缺少了普通商品房的產品。

供應側的改革是強調要提供社會需要的產品。這是由需求選擇的產品。有些庫存是由於限制性政策造成的,但有些是產品本身造成的。這些有缺陷的產品庫存,也許在什么政策下都不會被消費者選擇。尤其是當消費者愿意選擇的產品更多時更是如此。

當城市的競爭力不斷變化時,人口會向更具魅力的城市轉移。這種轉移是無法單靠行政管理而限制的。補短板之一是讓有競爭力的城市擁有更多的土地資源,否則人口與住房的矛盾就只能靠價格調整了。

當中國經濟處於多種矛盾疊加時,找到突破口才能以點帶面。這個突破口也許就是去庫存。只有出臺有效的措施,(盡管這並非強刺激,如購房減稅)才能真正扭轉被動局面。

穩經濟不能只有滅僵尸的決心,更要有糾錯的決心。否則就失去了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至少目前還看不到比這更直接更有力量的替補陣容。如果不能及時抓住機會,就可能機不再來了。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