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樓價見頂 明年或跌2成 瑞信匯豐同聲預警 美退市跌幅勢加劇
鉅亨網新聞中心
自「雙辣招」實施以來,本地樓市交投量跌至歷史低位,但樓價未見大跌現象,上周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連升3周,報120.86點,創近5周新高。不過,瑞信及匯豐昨不約而同指出,樓價已經見頂,即將掉頭向下。瑞信認為樓價在未來12至18個月會跌15%至20%。匯豐亦指,辣招令成交大減,樓價隨後可能會下跌,拖低消費及影響經濟增長。
香港《文匯報》報導,在去年9月已經將物業賣掉的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員陶冬昨認為,本地樓價已見頂,預期未來12至18個月會由高處回落,跌幅達15%至20%,但強調難作準確預測。
他表示,雖然本地樓市成交量於過去一段時間明顯萎縮,但樓價依然堅挺,量跌價穩反映樓市現時處於調整期的第一階段,屬典型情況。外界有不少意見認為樓價於今年或會大跌一成,但他預期,短期內下跌的可能性不大,而成交量則持續淡靜。他預期,樓市或會於明年下半年後進入調整期的第二階段,屆時價量均告下跌,樓價跌幅或達15%至20%。
陶冬續指,香港經濟本身的基本因素不差,惟樓市受制於美國聯儲局退市,市場進入加息周期,此外大陸資金退出香港亦是一大影響因素。他提到,香港的按息上升不一定需待美國加息才出現,本地市場或會於美息口真正上升前已出現反應。他預期,明年中起的1年內,按揭利率會於目前水平上升100點子(即1%),屆時市民的供款將增加12%,為一個不小的數目。
其次,他認為目前內地資金流動性非常充足,部分資金在香港投資。但現時內地信貸周期已進入拐點,當明年下半年,隨著地方政府出現還債問題,波及影子銀行,將導致信貸收縮,資金將會流出香港市場,令香港樓價下跌。
另外,匯豐環球研究部昨發表的亞洲經濟報告指出,外圍政策如聯儲局退市時間不明朗,令經濟下行的風險仍然存在,資產價格亦會影響經濟增長,報告估計,若香港樓價下跌10%,將拖低消費增長0.47%。而今年政府推出針對樓市的措施令一、二手樓市場成交減少,預期樓價隨後可能會下跌,如果一旦樓價跌,將會影響經濟增長。
不過,由於內部消費及投資帶動,加上環球需求復甦及內地經濟見底,匯豐將香港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2.5%調高至3%,明年經濟增長預測亦由3.4%上調至3.8%。報告認為,環球商品價格及本港樓價回落,均令通脹率今年維持穩定,預期今年平均通脹率為4.2%,較去年4.1%略高。至於利率走勢方面,報告預期,今年底前亞洲區只有紐西蘭、印度及越南會加息。
匯豐亦上調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7.4%調高至7.7%,但預期明年或會再度放緩,但只會輕微減慢,並維持明年經濟增長7.4%預測不變。報告指,內地改革可能會先限制增長,但之後會回升。
陶冬昨日重申香港樓價已經見頂,並在今年中再放售名下物業。查實,陶冬一直看淡樓市,他在前年中已經認為香港樓市見頂,並終在去年9月底,「拒絕跟『瘋』」將物業賣掉。他昨日再談到香港樓市時,不變看淡本色,稱自己「不會再買香港樓,還在今年中已經開始放售名下物業。」
他昨日預期香港樓價即將大跌20%,希望及早放售套現,免得將來樓價大跌時「損手爛腳」。翻查資料,陶冬在去年9月28日出席記者會時,自爆「昨日已將物業售出」,他當時形容樓市已到「瘋狂」狀態,而他「不願意與瘋狂為伍」。但他當時亦指,未來香港樓價走勢將向下,惟未必會很快下跌,下跌的趨勢可能會是一個緩慢過程。這個看法,與昨日他指現時樓市正處於第一期調整,現時主要是量跌價穩,要到明年下半年的第二期調整,樓價的下調幅度才會明顯,則是一貫的。
- 海外置產首選 9/3台北9/4高雄說明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