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行長洪崎:銀行必須為自身注入互聯網基因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銀行(行情,問診)業面臨巨大的轉型壓力,民生銀行(行情,問診)行長洪崎將未來下注在銀行互聯網化上。
9月16日,阿里巴巴與民生銀行宣告戰略合作啟動。
在發布會上,民生銀行行長洪崎直言“民生銀行是是中國銀行業改革創新的領跑者”。雖然也贊賞了阿里,但他在致辭中用更多的篇幅回顧民生銀行的成功經驗,並強調民生銀行在互聯網方面已經有了堅實基礎。在簽約儀式完畢后,洪崎與隨行的五六名副行長隨阿里高管匆匆離開了現場,開展了調研學習。
作為民生銀行的第五任行長,洪崎曾帶領民生經歷了聚焦小微業務的二次轉型,成果為人稱道。不過在互聯網金融方面,民生的路才剛剛開始。
成功實施小微戰略
相比性格更加開朗的董事長董文標,洪崎還是相對低調、沉穩的,但這同樣掩蓋不住他的個性。“企業利潤那么低,銀行利潤那么高,有時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2011年一次公開演講中,洪崎如此表示,讓很多人記住了他。
洪崎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系,早年曾在央行工作,后留校成為中國人民大學證券研究所副所長。1994年,洪崎轉型出任交通銀行(行情,問診)北海分行黨組書記、行長;1995年,他開始參與籌建民生銀行,先后擔任民生銀行總行營業部主任、北京管理部總經理,民生銀行副行長、常務副行長、執行董事;2009年3月,洪崎成為民生銀行第五任行長。
“我覺得自己的理論功底已經打得比較厚了,需要到實踐中去看一看,” 談及早年的轉型時他如此曾對外表示,“做實務的沒有幾個人在理論方面能超過我,而搞理論的人在實務能力方面也比不過我。”
洪崎2009年履任行長之后,最為人稱道的是推動了民生銀行的二次轉型。2009年下半年,民生銀行提出了“做民營企業的銀行、小微企業的銀行、高階客戶的銀行”的戰略定位,大力實施小微企業戰略。截至2013年6月,民生銀行的小微貸款余額已經達到3750億元,2014年目標為4000億元。從2010 年到2012 年,該行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高居全國性商業銀行之首。
在解決小微金融這一世界性難題的同時,還能有效控制風險、把小微業務培育成盈利點,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喜歡接受挑戰的洪崎可能正在迎來職業最大的考驗期。2013年,利率市場化進程加速推進、國內經濟減速增長、互聯網金融競爭加劇,中國銀行業面臨巨大的轉型壓力。
今年8月,洪崎在一次論壇上表示,商業銀行的利潤水平不算高,只是一種制度安排,作為企業50%以上融資的來源,銀行承擔著巨大的風險。這句話被網友拿來與他2011年的表態對比,放在行業大背景之下相映成趣。
闖關互聯網金融
以阿里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也是民生當前的挑戰之一。今年6月,洪崎就曾向媒體表示,馬云是其最大的競爭者,阿里做金融是對銀行界的重大挑戰,因為阿里電商積累了海量用戶,而銀行最大的資源就是客戶。
民生選擇了與競爭對手合作。除了傳統的資金清算與結算、信用卡業務等合作外,理財業務、直銷銀行業務、互聯網終端金融、IT科技等諸多方面也成為合作的重點。
作為合作框架和細節的執行者,洪崎在發布會上對此次合作成果做出了高度評價。“這是目前為止是互聯網企業和商業銀行最全面、最深入、最毫無保留的一次合作,將成為互聯網金融發展一個標志性的事件,”他說。
但從條款來看,有分析師指出,就目前披露的合作內容,如直銷銀行、理財產品只能說是開辟網店渠道,在模式上並無太大創新。另外,由於雙方的合作是開放性的,這意味著民生此次的合作形式很容易被其他的銀行復制。
對此,民生團隊似乎也有意識。在簽約儀式中,洪崎稱,民生要向國內最好的互聯網企業學習,好像也在暗示民生的互聯網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銀行必須為自身注入互聯網基因,不僅包括市場端的產品、渠道的金融互聯網化,更包括銀行的運行平臺、決策體系,都要遵循互聯網金融的邏輯,讓傳統基礎優勢激發出互聯網金融的新能量。”洪崎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