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電池廠採自動生產、BMS系統來提高毛利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9-14 13:47
精實新聞 2013-09-14 記者 陳祈儒 報導
智慧手機iPhone系列採用鋰高分子(Polymer;鋰聚合物)電池,並開始向台灣供應鏈採購;而近年手機或是平板「銷售量」相對較大,所以鋰電池模組業者回頭來做智慧型手機、連網平板用的電池,是必然的業務重心。業界預估例如新普(6121)已透過自動化生產方式,並且加上自有的BMS(電源管理系統;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模組,該產品線的毛利率將超過8%或10%以上,比單純人力組裝的電池組的毛利率要高出許多。
智慧型手機體積朝薄型化,業者只能採用方型電池(Prismatic)與鋰高子分電池來作為電源的解決方案;其中,iPhone系列習慣採用鋰高分子電池。
由於手機含螢幕與框架的尺寸大都在6吋以內,厚度也多在12mm以內,所以手機用電池的鋰電池芯(Polymer Cell)只要1顆電池芯即可。不用像超薄筆電一般要用到4顆電池芯。
電源的穩定輸出與儲存,對於科技產品使用安全性是很關鍵的技術;由於串並聯多顆電池芯的電源管理系統有一定的技術門檻,所以3C消費電子產品串並聯越多顆的電池芯,就會讓製造廠享有更高的毛利率。因此,例如設計上使用4顆電池芯的筆電電池以及2顆電池芯的9~10吋平板的毛利率,就比單顆電池芯的手機鋰電池要好。
為了提高手機用電池的毛利率,新普已經在手機電池生產流程上採用自動化,在不採用人力組裝製造下,毛利率可以回到8%以上。如果再加上自製的BMS(電源管理系統),毛利率可望再提升到10%之上。
一顆手機用鋰高分子電池的BOM成本表之中,電池芯(Polymer Cell)占了約40%~50%,BMS電源管理系統占40%~30%,而封裝製程約占成本約15%。因此最上游的電池芯業者的營業額最高;但是相對的,電池芯製造的資本支出門檻極高,而且有安全性與意外的高度危險性,所以國內業者大多不願意介入最上游的電池芯產業。
國內的鋰電池業者主要以最下游的封裝(組裝),以及BMS電源管理系統為主,這部份的毛利率視不同的電池芯顆數而有所不同;正常來說,筆記型電腦的電池模組,會高於手機電池模組。
而以科技產品近年的趨勢來看,輕便易於攜帶的手機或是平板的「銷售量」相對較大,所以鋰電池模組業者又回頭來做智慧型手機、連網平板用的電池,是必然的業務重心,所以像是率先投入自動化生產的新普,有其發展上的利基。
- 安全可靠的多資產平台!靈活槓桿 免費模擬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