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評論:50美元油價誰製造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03 12:18
導讀:MarketWatch編輯瓦茨(William Watts)撰文列出了導致油價下跌的五個最重要的理由,而要確定油價未來的走勢,顯然也同樣需要從這五個方面去眼。
以下即瓦茨的評論文章全文:
毫無疑問,在談起2014年最重要經濟故事的時候,原油價格的暴跌總是最值得關注者之一,而且在2015年當中,這預計還將繼續是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的問題。
事實上,紐商所西德克薩斯中間基原油期貨價格已經歷了2008年以來最猛烈的跌勢,從6月的近五十二周最高點暴跌了50%左右,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較之近五十二周最高點,更是下跌50%以上。
那麼,在油價暴跌的背后,到底是些什麼因素在發揮作用呢?
頁岩油
要談論原油價格下跌的問題,首先當然應該從供應猛增起。而要談論供應的猛增,自然也不能繞開美國的頁岩油。持續的高油價最終幫助推動了水力壓裂技術革命,進而觸發了北達科他州和其他頁岩油富礦區的大繁榮。
在油價下跌大背景下,能源公司紛紛停止各種擴張計劃,而這自然會影響到頁岩油和其他新形態石油的出,這毋庸贅言。關鍵在於,頁岩油量到底會對這油價的下跌敏感到什麼水平。
“事實上,我們在最初的階段反而可能會看到量增加的局面,因為許多頁岩玩家都必須為了生存而努力,現金流對他們而言,正變得比以前更至關重要。”JBC Energy分析師們在研報中寫道,“這可能會迫使他們減少業已鑽探和壓裂的油井的后續工作,同時專注於自己最有前途的油田上的新礦井。”
價格戰
不僅僅是美國,其他主要油國的情況也都類似。與此同時,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歐佩克)繼續保持龍頭大開,在許多策略師看來,這就是一場簡單粗暴的價格戰,目標是摧毀頁岩油和其他高成本原油生商。在廣受關注的11月會議上,這個卡特爾決定不改變量,大開了油價又一輪暴跌的閘門。
德國商業銀行商品策略師弗裏奇(Carsten Fritsch)指出:“這就抹去了原油價格迅速復甦的可能性,此外伊拉克北部和利比亞的新增供應預計還會很快來到市場上。”
[NT:PAGE=$]
12月22日,沙地阿拉伯的石油部長納伊米更高調表態,稱哪怕油價下跌到每桶20美元,歐佩克也不減。
需求疲軟
當然,在供求關係方程式上,需求一端的情況也不利於油價。中國經濟增長減速,歐洲經濟滑向衰退,這些顯然都對需求的增長形成了重大的打壓。
12月間,國際能源署將201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預期調降到每天90萬桶,降幅23萬桶。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傑索普(Julian Jessop)表示,已發生的油價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對需求是有推動作用的,但是也非常有限。
與此同時,歐佩克在12月的會議上所做出的預期是,全球原油需求2015年將降至每天2890萬桶,而今年是每天2940萬桶。
地緣政治憂慮消散
在2014年的前半年,油價基本上是呈現增長態勢,這在相當程度上應該歸因於地緣政治的緊張 -- 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敘利亞內戰,遜尼派暴動席捲伊拉克北部。可是,伴隨投資者認定這一切都不足以構成對供應的即期直接威脅,風險溢價也就消失了。比如,在伊拉克,雖然局面動蕩,但該國南部的油田依然在正常運轉。
只是,這方面的擔心至少現在還不能完全放下,一次地緣政治衝擊發生,引發油價反彈的可能性還是依然存在的。
強勢美元
商品價格和美元匯率一般總是呈現反向關聯。商品是以美元定價的,而當美元強勢時,這些商品在其他貨幣使用者的眼中就會變得昂貴起來。
由美元對其他六種主要貨幣匯率彙編而成的ICE美元指數2014年上漲了12%以上,單單12月一個月當中就上漲了約1.9%。
德意志銀行首席全球策略師查達(Binky Chadha)就認為,強勢美元是油價下跌的最主要原因。他強調,畢竟,原油供大於求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投資者在去年年中“突然醒來”,才覺察到這種局面,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查達指出,油價的重跌恰恰是在美元開始加速升值后不久發生的。早些時候,查達接受記者採訪時曾指出,美元在過去五個月當中升值的幅度,在正常情況下是需要一年半時間才能達成的,而這就使得油價要尋找底部變得非同尋常地困難。(子衿)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