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稜鏡門:竊聽風雲之業界良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6-24 15:49


上周,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僱員愛德華·斯諾登的“稜鏡泄密門”簡直就是一部現實版的好萊塢大片——帥氣的中情局特工、美艷的鋼管舞女友、背叛與逃亡、個人隱私和國家利益的衝突、特工系統的官僚和謊言,各種吸引眼球的元素,無一或缺。

按照斯諾登的說法,這項被稱為“稜鏡”的秘密情報項目,可以監控包括美國民在內的全球用戶的網絡和電話記錄,而這難免讓人心生畏懼。雖然有關斯諾登是英雄還是叛徒的爭論尚在進行中,但是美國政府的龐大監視系統正在被媒體層層剝開……


對於歐洲人來說,上一次政府侵犯公民隱私的著名事件還要追溯到1844年——當時,流亡在倫敦的義大利“民族之父”朱塞佩·馬志尼指控英國政府曾打開過他的私人信件。

出生於義大利熱那亞的馬志尼,一直希望推翻奧地利封建主對義大利的統治,由於革命活動敗露,在1831年被驅逐出義大利。馬志尼於1837年流亡倫敦。 但是他認為,英國政府並沒有把他當做朋友——而是害怕他在義大利發動的起義會蔓延到整個歐洲,從而對他進行監視,手段之一就是拆開他與義大利國內的來往信 件,刺探情報。

馬志尼是如何發現這一切的呢?

1844年,與他來往密切的班迪耶拉兄弟因在義大利的卡拉布裡發動起義 被處死,加深了他懷疑英國政府偷拆其信件的疑惑。后來,他把罌粟種子,幾縷頭髮,還有一些沙子放進信封中,用蠟封口后寄到英國的地址,然而當他收到信件 時,這些都消失不見了。后來,他向英國議會提交請願書,而這起事件很快就在英國議會中掀起軒然大波,英國政府不得不承認確有此事。

不過現在,世界人民都是受害者——按照前中情局員工、現國家安全局雇佣商下屬員工愛德華·斯諾登的爆料,美國政府的“稜鏡”計劃不僅對美國人的電話和網絡記錄進行跟蹤,在美國以外地區的人們也不能倖免。

“稜鏡”計劃被曝光

對網絡資料深度監控

關於“稜鏡”計劃的報導最早是在美國政府持續秘密地要求美國通信公司威瑞森向國家安全局提供所有客戶每日電話記錄的消息曝光后——原本在夏威夷的國家安全局辦公室工作的愛德華·斯諾登,在2013年5月將秘密檔案複製,前往香港公之於。[NT:PAGE=$]

據悉,“稜鏡”計劃是一項由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自2007年起開始實施的密電子監聽計劃。根據斯諾登泄露的檔案中的描述,“稜鏡”計劃能夠對即 時通信和網絡資料進行深度的監控,監聽對象包括任何在美國以外地區使用參與計劃公司服務的客戶,或是任何與國外人士通信的美國公民。

檔案還稱,這個名為“稜鏡”的項目可以使情報人員通過“后門”進入包括微軟、雅虎、谷歌、蘋果等在內的九家主要科技公司的伺服器。

而國家安全局則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電子郵件、個人聊天日誌、存儲的視頻和照片、語音聊天、檔案傳輸、視頻會議、個人社交網絡登錄時間和資料細節等等,無所不包。

項目耗資約20億美元

能儲存電子信息百年之久

美國政府隨后證實,它確實要求美國公司威瑞森提供數百萬私人電話記錄,其中包括個人電話的時長、通話地點、通話雙方的電話號碼,這些都儲存在“稜鏡”項目的伺服器裡。

據悉,美國猶他州南部的鹽湖城是美國國家安全局新址,美國最昂貴的秘密之一也隱藏在這裏——在這個占地約10萬平方米的建築群裡,安放“稜鏡”項目的 主伺服器。據悉,這裏的計算機能夠儲存至少50億千兆位元組的數據,單是冷卻伺服器消耗的能源每年就要耗資4000萬美元,而整個“稜鏡”項目耗資約20億 美元。

就在今年三月,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僱員德雷克和賓尼稱,美國國家安全局的設備將很快開始儲存來自世界各地的個人資料,並能把這些資 料保存幾十年。這些個人資料包括私人電子郵件、網絡視頻通話記錄、谷歌搜索記錄、視頻網站記錄、“臉譜”公告、銀行轉賬記錄等所有電子數據。據悉,賓尼以 前在美國國家安全局是一位很有影響力的數學分析師,據他分析,猶他州那些伺服器的容量大得足以儲存未來100年整個人類的電子信息。

這些龐大的數據也得到美國政府高層的青睞——自奧巴馬上任后,作為總統每日簡報的一部分,該項目數據在2012年被引用1477次,而國家安全局至少有七分之一的報告使用該項目數據。

“主幹道”&“碼頭”

分別對通信和互聯網上數以億兆計的“元數據”進行存儲和分析,包括通話或通信的時間、地點、使用設備、參與者,但不會竊聽通話內容[NT:PAGE=$]

“核子”

截獲電話通話者對話內容及關鍵詞

“稜鏡”

監視互聯網,從包括微軟、谷歌、雅虎、Facebook以及蘋果等美國IT巨頭的公司伺服器上收集個人信息

“稜鏡”只是冰山一角 背后更有四大監控項目

斯諾登把美國政府的龐大監視系統層層剝開——有媒體更爆料稱,斯諾登所曝光的“稜鏡”,只是由美國國家安全局執行的四個監視項目之一,而這些項目緣起一個此前從未公開過的“星風”監視計劃。

曾被司法部門抵制

2001年的“9·11”恐怖襲擊事件后,如何避免遭受更多的恐怖襲擊成為美國情報部門關心的重點,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情報分析師提出了“聯繫鏈”概念, 試圖在信息海洋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以便提前獲取“敵人”的動向,當年10月,《愛國者法案》獲得通過,為美國政府提供了大規模監視的法律依據,而小布 什政府內最熱心推動該計劃的是副總統切尼。

然而,《華盛頓郵報》將2004年3月12日視作美國大規模秘密監視計劃的分水嶺。當時,以 代理司法部長詹姆斯·科米為首的多司法部高官當天試圖以集體辭職的方式,反對在美國國內收集大量外國情報的監視計劃,司法部認為這一計劃是非法的,而該 計劃正是“星風”監視計劃。

政府暗箱操作通過

后來,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等政府核心層通過一些司法程序手段,成功繞開了有關“公民隱私”等法律困境——當年7月15日,一個秘密法庭正式授予國家安全局大規模收集美國電信運營商數據的法律裁決,但法庭給出的法律依據至今仍是機密。

“星風”監視計劃也因此分拆成了四個監視項目,除“稜鏡”外,還包括“主幹道”、“碼頭”和“核子”,這些都只是項目的代號,具體名稱及含義仍屬美國國家機密。[NT:PAGE=$]

然而在“反恐”的名義下,小布什及其繼任者奧巴馬不斷擴充這些監視項目的內涵及範圍。盡管按照美國情報部門官員的說法,上述項目的監視目標均為“外國人”,但這些項目事實上也几乎將所有的美國家庭監視在內。

四大監視項目如何監控

數據交叉分析 一個電話能確認身份

在“稜鏡”項目曝光后,美國總統奧巴馬曾辯稱:“沒有人監聽你電話通話的內容,政府所做的僅僅是分析電話號碼以及通話時長,然后從中找出有‘恐怖主義嫌疑’的通話。”

但現實情況真的如此麼?《華盛頓郵報》直接指出,“核子”項目就是負責截獲電話通話者對話內容的,直接揭露了美國政府的虛。

按照《華盛頓郵報》的說法,“稜鏡”、“主幹道”、“碼頭”和“核子”四個監視項目中,“主幹道”和“碼頭”項目分別對通信和互聯網上數以億兆計的“元數據”進行存儲和分析。

國家安全局之所以需要從美國公司威瑞森獲得大量電話記錄,就是為“主幹道”提供大量的原始情報源。從2009年一份流出的機密材料來看,美國國家安全局花費了1.46億美元的反恐基金購買硬碟等設備,用於存儲“主幹道”監視項目上的“元數據”。

“美國法律和美國政策把通信內容視為最為私密且最有價值的,但這在今天已經過時了”,總部在華盛頓的電子隱私信息中心的負責人馬克·盧騰伯格告訴媒體。

據悉,美國法律限制竊聽和偷聽美國公民通信的實際內容,但對於打電話這個行為所生的數據只有很少的保護。對於其他與電話無關的數據,例如用信用卡付 賬,几乎沒有法律保護。然而當不同的數據流被整合到大型資料庫中后,例如把使用手機的時間和地點與信用卡購物、或使用電子收費系統的數據相匹配,情報分析 師能獲得一個人生活的不同側面,而在過去,僅靠偷聽他們的談話對無法得到這麼多。《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有關打一次移動電話的地點和時間的 僅僅四條數據,足以在95%的情況下確定打電話者的身份。

而面對浩如煙海的電子信息,美國國家安全局要感謝為了大公司處理複雜的客戶 信息而設計的數據分析程序——“大數據”,這個程序可以自動連結不同形式的數據,並對其進行分析。美國前中情局長彼得雷烏斯曾對此做了解釋,他說,舉個例 子,這裏有人剛買了東西,那裏有人剛打了一個電話,表面上兩者可能沒甚麼關係,但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就可能發現這裏涉及海關與移民問題,兩者是有聯繫 的。[NT:PAGE=$]

盡管此前一些民調顯示,超過五成美國民並不介意政府以反恐為由收集個人信息,但上述監視項目的確已刺探了太多普通美國人的隱私。 由於這些項目直接收集民的電郵、聊天記錄、通話信息等,這或許可以幫助追蹤恐怖分子,但也將普通人的健康狀況、政治或宗教傾向、商業談判機密甚至婚外情 都暴露在美國的情報部門的眼皮底下。

揭秘超級情報機構

美國國家安全局僱員16萬

“稜鏡”事件將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遠離公視線的美國國家安全局置於聚光燈下。這個有數個第一頭銜的美國超級情報機構到底神通有多大,它是怎樣運作的?透過國外媒體最近的報導,或許能拼湊出這個神秘機構的大概輪廓。

直屬美國總統

從巴爾的摩沿高速公路向西駛往美國首都華盛頓,在距離哥倫比亞特區約16公里的路段有一個特殊的出口,交通指示牌上赫然寫“美國國家安全局僱員專用”。

下了匝道,有兩輛警車日夜看守從出口延展出的公路。這條神秘的公路筆直地插進一片高大濃密的森林,那裏便是喬治·米德要塞——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總部。

據美國國家安全局官方網站稱,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前身是1949年5月20日由國防部成立的“武裝部隊安全局”。1951年12月10日,中央情報局局長 在寫給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的一份備忘錄中,建議成立一個綜合的通訊情報部門。1952年根據杜魯門總統的秘密指示,在“武裝部隊安全局”的基礎上正式成立 了國家安全局。

此后,國家安全局名義上是國防部的一個部門,而實際上成為一個直屬於總統、併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情報的機構。它甚至能監視包括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在內美國其他情報或政府部門的高級官員。

每年花過百億

由於監聽工作需要大量人手和設備,與其他間諜機關相比,國家安全局的兩大特點便集中在兩“多”:一是人多,國家安全局總部和外派人員共有軍方和文職人員 大約16萬,超過美國其他16個情報機關的僱員總和,其中43%是密碼破譯員、語言學家和電子技術人員,是全世界獨立聘用數學博士和電腦專家最多的機構, 而總部門前的訪客停車位高達1.8萬個;二是錢多,美國國家安全局每年耗資都在120億美元以上,鋪設在其總部牆壁和樓板內各種用途的電線長達250余萬 米,一年的電費就高達2100萬美元。[NT:PAGE=$]

盡管雇佣了大量技術人員,但現在國家安全局卻越來越依賴技術承包商。在經歷很多次失敗的試探后, 通過雇佣私營公司,國家安全局開始取得成績,因為這些公司在技術上遠遠比國家安全局的官僚們懂得多。這些公司主要負責建立這些監視系統,並負責系統的日常 管理和技術維護工作。

據《赫芬頓郵報》報導,在美國,與情報機構簽約后為其工作的公司達1931家。除了承包商,還有大量自願與情報機 構“合作”的美國企業。上千家科技、金融和製造業公司正與美國國家安全部門緊密合作,向其提供敏感信息的同時獲得機密情報。這些項目的參與者被稱作“可信 合作伙伴”,而範圍則遠超“稜鏡”計劃。

美國16大情報機構

美國有一個名為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政府部門,全面統管美國的情報搜集工作,該委員會的主席由總統擔任。在它之下,美國擁有一個龐大的情報系統。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是總協調機構,統領包括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內的全美16個不同的情報機構。

中央情報局(CIA)

中情局由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簽署的1947年國家安全法,經美國國會通過而成立。它是美國最大的情報機構,也是美國情報體系中,唯一一個獨立的情報部門。

主要任務

通過公開和秘密渠道收集、分析關於國外政府、公司和個人,以及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報;協調其他美國國內情報機構的活動,並把這些情報匯總報告給 美國政府各部門。中情局沒有國內任務,也沒有逮捕權,只是美國從事情報分析、秘密情報搜集和隱蔽行動的重要政府機構。

聯邦調查局(FBI)

聯邦調查局創立於1908年7月26日,是美國司法部屬下的主要特工調查部門,是美國最大的反間諜機構和最重要的聯邦執法部門,也是最大的調查與聯絡網絡中樞。它與中情局並駕齊驅,成為美國諜報界的象徵,在美國當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主要任務

調查違反美國聯邦法律的內部犯罪行為,以及調查來自於外國的情報和恐怖活動等。其中,在反外國間諜活動、暴力犯罪和白領階層犯罪等方面,聯邦調查局享有最高優先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