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宏觀:年末流動性趨緊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01 14:33
進入12月,一邊是股市火爆、上證指數突破3000點大關,另一邊卻是貨幣利率不斷上行。年底流動性需求難降,資金面趨於緊張,其原因主要來自五個方面:
一是ipo申購,凍結巨量資金,且申購收益率高企,導致資金面趨緊。
二是股市上漲,各類資金入市,增加流動性需求。目前兩市兩融余額已破萬億,3季度傘形信托規模約6000億,12月證券市場交易結算資金余額日均1.2萬億元創新高,a股非信用賬戶保證金規模也再創新高。
三是央行貨幣政策無為,導致官方回購利率失效。上周央行公開市場連續第四周零操作,源於貨幣脫實向虛,導致貨幣政策兩難,政策無為下官方回購利率也短期失效,無法引導市場利率下降。
四是年末銀行攬儲,理財收益上行,推高資金成本。
五是1月信貸投放高峰將至,疊加節前旺盛資金需求。
正文:
進入12月,一邊是股市火爆、上證指數突破3000點大關,另一邊卻是貨幣利率不斷上行。上周全市場口徑的銀行間7天回購加權利率均值為5.32%,均值相較前一周上行72bp,創下今年2月以來新高。貨幣利率的大幅上行反映出12月以來資金面的不斷收緊。
1. 打新火爆,高申購收益率造成利率沖高
造成12月中旬以來資金面緊張的一個重要因素來自於巨額ipo申購。回顧14年6月以來,在每月ipo的集中發行期間,交易所貨幣利率gc007和銀行間貨幣利率r007均出現上行,其中r007平均增幅在20bp左右,而交易所貨幣利率受到的沖擊更大,打新期間gc007基本在6%以上,9月和12月一度沖高在10%以上。
新股申購對貨幣利率的沖擊主要有兩方面:首先,打新導致大量資金凍結,ipo申購期間貨幣市場的資金需求旺盛而可融出資金減少,致使資金面緊張。14年6月以來,每月ipo募集總額逐漸攀升,在可觀的申購收益率作用下,ipo凍結資金也逐漸擴大,凍結資金的數額高低與貨幣利率的沖高幅度呈現正向關係。
12月的本輪ipo(包括70億元的國信證券(002736,股吧)在內)共募集約112億資金,對應實際凍結資金在1.2萬億以上。參考9月和11月,這兩次ipo凍結資金分別為1.19萬億和1.52萬億,而gc007高點顯著上升至12%和9%,因此12月本輪ipo中gc007沖高至10%左右也符合今年打新期間的規律。
那么為何gc007可以沖高至10%以上呢?這主要源於新股收益率完全可以覆蓋高企的資金成本,也是新股申購對貨幣利率在“沖高幅度”上的影響。
由於14年ipo的新定價規定,6月以來新股上市首日的漲跌幅平均在44%左右。12月ipo的中簽率如上表所示,采用平均值,則12月新股中簽率(獲配比例)在0.5%~0.6%左右。考慮到新股申購期資金占用約3天,全年交易日250天計算,則不考慮杠桿的新股申購年化收益率約為18%~22%,完全可以覆蓋10%的資金成本,這也就給出了貨幣利率一度上升至10%以上的一個解釋。
2. 股市上漲,各類資金入市
造成12月中旬以來資金面緊張的第二個重要因素來自於股市上漲,各類資金入市,造成債市流動資金緊張。
11月央行降息,核心原因在於經濟持續下行、通縮風險加劇,但自降息以來,穩增長、抗通縮等目標無一實現,只有股市大幅暴漲。截止12月26日上證指數一月漲幅接近18%;12月第一周滬指大漲9.6%,創近六年最大單周漲幅。兩市成交突破萬億,亦創造了歷史記錄。
在股市火爆的背景下,各種渠道的股票配資發展迅猛。由於銀監會規定銀行信貸資金和理財資金不能進入股市,部分銀行資金通過創新借道券商和信托間接投資股市。前者如券商的融資融券業務快速增長,目前兩市融資融券余額已突破一萬億,近一個月規模增速達到26%。而后者如信托通過設計傘形信托等結構化產品吸引銀行資金入市,認購優先級的資金占到了60%以上。目前券商融資杠桿不超過1:2,而傘形信托的融資杠桿可以到1:5。
根據中國信托業協會披露的數據,截止14年3季度,通過銀信合作方式的證券投資信托余額達到1.2萬億,目前來看,這部分資金投向主要是債券和股票,如果按近一年來新增信托項目資金投向中債股資金配比1:1的平均值推算,投向股票的資金規模約為5998億,大致代表了傘形信托的規模,而這一規模比一季度增長了近39%。
而對於一般股票投資而言,12月份證券市場交易結算資金余額日平均數為12085億元,為有統計以來首個月份保證金日均余額超萬億元。
12月15日-19日銀證資金增加額8039億元,減少額4441億元,資金凈轉入3598億元,也是自11月3日當周以來的連續七周維持資金凈流入。而11月銀證資金凈轉入2667億元,意味著a股非信用賬戶的保證金規模已經再創新高,資金流入速度加快。
3. 央行貨幣政策無為,導致官方回購利率失效
上周央行公開市場連續第四周零操作,全周無資金凈投放。外媒報導近期央行對12月到期的5000億mlf進行了部分續作,同時啟動slo投放短期流動性。近期資金全面收緊,推高資金利率,而央行對金融泡沫保持謹慎,貨幣政策短期無為。自12月以來降準等寬鬆政策預期一再延后,也印證我們此前貨幣政策短期兩難的判斷,源於降息以來貨幣脫實向虛,政策無為背景下官方回購利率短期失效,無法引導市場利率下降。
4. 年末銀行攬儲,理財收益上行,推高資金成本
在季末、年中、年末等時點,商業銀行因受存貸比限制以及對財務報表的美化需要,只得增加存款,擴大分母以降低存貸比,因而銀行系統在年末有高息攬儲的動機,而剛剛到期的理財產品屬於活期存款,恰好可以滿足銀行擴大存款規模、應對存貸比指標考核的需求,加上9月以來存款偏離度的考核,使得銀行有動機推高理財收益率調節存款資金流向,以平滑季末存款。
12月以來資金面趨緊,利率中樞整體出現抬升,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有上升趨勢,目前大型商業銀行理財收益率已接近5%,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商行的理財收益率則是直奔5.5%而去。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上行,推高銀行負債端成本,使得銀行融出資金價格也居高不下。
5. 信貸投放高峰將至,節前資金需求旺盛
在新年即將開始,春節所在的兩個月份通常是資金需求旺季,過去4年中有3年的一月份貨幣利率均值都在4%以上。1季度尤其是1月份通常是信貸投放的高尖峰,加之央行同存新規解鎖貸存比,增加了銀行信貸投放能力,我們預測1月份新增信貸或達到13000億,這也意味著對資金的需求在短期內難以明顯下降,除非政策大幅放水,否則流動性或難有明顯改善。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