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銀行理財:收益率持續下降 未達標產品增加
鉅亨網新聞中心
互聯網金融搜尋平臺融360日前發布的《2015年8月銀行理財市場報告》顯示,8月份,在市場流動性比較充足、股市波動加大、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的形勢下,當月銀行理財市場呈現出大型銀行發行理財產品數量增加、投資者從股市回流銀行理財、收益率持續下降、收益率未達標產品增加等幾個特征。理財分析師建議,投資者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理性選擇銀行理財產品,防范理財市場風險。?
大型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增加?
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8月份,銀行共發行6060款理財產品,其中人民幣產品5919款,外幣理財產品141款,理財產品總量較7月份減少了920款,降幅為13.18%。?
8月份,包括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等在內的20家銀行共發行了3091款理財產品,占所有理財產品的51%。其中,民生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理財產品數量再次占到前三名,與上個月排名相同,發行量分別為401款、354款及285款。?
大型銀行在理財產品發行量上占優,除了工行未能入榜以外,中行、建行、交行及農行理財產品發行量都位居前列,主要是由於大型銀行網點分布廣、客戶基礎群龐大,大型銀行在各地分行發行的區域性理財產品數量可觀。?
在股份制銀行中,民生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一般能占到前三位。在城商行中,南京銀行、杭州銀行等發行量也非常大,平均數量甚至要超過大部分股份制銀行,主要是由於這些城商行近幾年發展速度較快,在全國各地加快了網點版面。?
投資者在選擇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除了收益率以外,發行量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但是很多人卻忽視了這一點。如果一家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過少,那么投資者可選空間有限,而且一款理財產品到期之后很有可能找不到合適的理財產品續買,因此對於投資者而言,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不宜過少。?
收益率連續4個月下跌?
報告顯示,今年8月份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54%,再創年內新低,較7月份下降0.14個百分點。其中,保證收益類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68%,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8%,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93%,今年以來非保本類理財產品收益率首次跌破5%。
自5月份開始,銀行理財產品已連續4個月下跌。市場短期流動性偏緊,央行多次實施大規模逆回購以增加流動性。此外,8月25日,央行再次宣布降息及降準,自去年11月以來,央行已經有5次降息及4次降準動作,市場整體流動性不斷增強,理財產品收益率堪憂,9月份有跌破4.5%的可能。?
各類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分化?
今年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下降十分明顯,很多投資者都想知道哪些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更高。融360對各銀行理財產品進行收益排名,總共42家銀行入榜,其中,8月份理財產品發行量均在30款以上。在這42家銀行中,平均收益率在5%以上的銀行共14家,平均收益率在4%~5%之間的銀行共22家,平均收益率在3%~4%之間的銀行共6家。?
從收益排名來看,排名靠前的大部分都是城商行,其中江南農商行、蘇州銀行、重慶農商行排在前三位,8月份平均預期收益率分別為5.51%、5.46%、5.27%。此外,在五家大型銀行中,工行由於理財產品數量較少未納入排名,其余四家——中行、農行、交行、建行的平均收益率均在4.25%以下,建行甚至只有3.5%。
收益未達標產品增加?
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8月份有37款理財產品未達到最高預期收益率,收益未達標率為0.6%,較上月增加了8款,其中廣發銀行14款,平安銀行6款,友利銀行6款,興業銀行4款,中信銀行3款,建設銀行、光大銀行、朝陽銀行、上海農村商業銀行各1款。?
在這37款理財產品中,25款為結構性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收益根據掛鉤標的在觀察期內的表現而定,這些標的包括但不限於股指、股票、匯率、黃金,產品實際到期收益存在多種情況,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可能性較低。?
從收益類型來看,這37款收益未達標產品中只有5款是非保本類理財產品,其余32款均為保本類理財產品,其中25款結構性理財產品全部為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可見保本類產品並非像想象中那樣安全,投資者應注意其中的收益風險。?
8月底之前央行再次宣布降息及降準,對於理財產品收益有利空效應,目前還不確定底部在何處。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我國未來可能進入低利率時代,各類理財產品收益預計將繼續保持下降趨勢。投資者應堅守風險匹配原則,不要單方面追求高收益,切忌購買超過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