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武襲擊平民無可抵賴 美軍最快明攻敘利亞 為期3天
鉅亨網新聞中心
西方繞過聯合國對敘利亞動武如箭在弦,美國官員稱,美軍最快在周四(29日)用導彈攻擊敘利亞,行動將歷時3日,目的是警告巴沙爾政府,因此「規模有限」。美國國務卿克里周一(26日)首度指控敘國政府使用化武,表示看了社交網絡片段和人道組織資料後認為,上周的化武襲擊平民事件「無可抵賴」。空襲消息觸發環球金融市場震盪,倫敦布蘭特期油升至半年高位,市場避險情緒上升,金價升逾2%。
香港《明報》報導,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昨(27)日引述多名華府高級官員稱,西方對敘利亞的空襲行動「最快在周四」展開。
路透社引述另一美國高級官員稱,歐巴馬仍未就攻擊行動作最後決定。
美國總統歐巴馬加強與盟友溝通,周一先後與澳洲總理陸克文與法國總統奧朗德通電話。美國防長黑格爾表示,美軍已準備就緒,只要總統一下令便可行動。敘利亞反對派則稱,已獲西方知會近日將空襲敘軍,並對襲擊目標作出建議。
華府加強為空襲造勢。克里周一發聲明稱:「濫殺平民、以化武殺戮婦孺及無辜旁觀者是『道德敗壞』的行為。」他指控巴沙爾(Bashar al-Assad)政府在上周三(21日)大馬士革近郊的化武屠殺事件後,不但阻撓聯合國調查員到現場,還加強襲擊,看來是企圖滅證和掩飾。
克里指出,綜合網上片段和襲擊現場資訊看來,敘利亞有人使用化武是「無可抵賴」的事實,而敘國政府管有那些武器和用作發射的火箭。他強調,「對事件的認知是從良知和常識判斷」,美方正蒐集襲擊現場證據, 情報機關料於日內發表新資訊。
美國防部高級官員指出,西方行動旨在威懾和打擊巴沙爾,令他為「使用化武」付出代價,以儆效尤,而非要推翻其政權。《華盛頓郵報》引述官員消息解釋,歐巴馬政府不想捲入持久戰,所以這次軍事針對的是使用化武行為,而非直接扶助反對派。報道稱,美國不想巴沙爾完全失去對化武的控制,因為那些武器倘落入極端分子手中將更為危險,而巴沙爾倒台亦會令蓋達勢力奪取更多版圖,並非美國樂見。
據《華郵》報導,美軍將以海基巡航導彈或遠程轟炸機出擊,但不會直接轟炸敘利亞化武兵工廠,以防泄漏毒氣等風險。除了部署動武,美國亦取消原定本周三與俄羅斯就敘利亞問題會談,俄方表示遺憾。
敘利亞外長穆阿利姆(Walid Moualem)周二回應西方武力威脅時稱,在戰與降的選擇下,自衛反擊是敘國最佳選擇。他又指出西方圖用武力令敘國兩派重取勢力平衡是「妄想」,亦可能令以色列和蓋達漁利。
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昨引述莫斯科軍事外交消息人士說,西方對敘動武並不能輕易取勝,因為敘國空防強大,有逾10套俄羅斯「BUK-M2E」山毛櫸中程防空系統,「會對侵略者作出應有反應」。(接下頁)
[NT:PAGE=$]
《星島日報》報導,美國海軍現時在地中海東面部署了4艘驅逐艦,敘利亞境內目標都在炮火範圍之內,區內亦部署了戰機。
在倫敦,英國首相卡梅倫將於周四召開國會危機會議,磋商可行的軍事行動。法國總統奧朗德亦表示,法國「已準備好懲罰敘利亞」。反對軍事介入敘利亞的俄羅斯,周二則出動軍機載走180名國民。
對於西方國家紛紛指責敘利亞政府使用化武,新華社在英語版評論中批評西方國家不負責任,倉卒指責敘利亞政府使用化武,認為在聯合國調查員仍未完調查前,西方國家不應太早作出結論。該社更表示世界應緊記伊拉克戰爭的教訓,稱敘利亞目前的狀況是伊拉克的翻版,美國當年以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為理由,向伊拉克發動攻擊,但最終發現情報錯誤。
伊斯坦布爾消息人士較早時透露,西方國家使節已告訴反巴沙爾政權的反對派敘利亞全國聯盟,軍事行動料最快會在「幾天內」正式展開。
敘利亞全國聯盟亦向西方使節建議10個攻擊目標,包括位於大馬士革西郊的邁宰軍用機場、位於大馬士革以北的古塔伊法導彈基地、敘軍精英單位第4機械化師的軍營等。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美方已要求希臘提供基地,英軍亦正研擬緊急戰備計劃,戰機和運輸機陸續抵達塞浦路斯亞克羅提利英軍基地,軍事行動一觸即發。
《華盛頓郵報》指出,美方會否發動攻擊視乎3個決定性因素,包括情報機關完成評估敘政府在化武事件的責任、與盟友和國會的討論結果,以及軍事行動在國際法下的合法性。美方預定昨日公布敘國情報評估,歐巴馬隨後會宣布應對方案,包括軍事行動。防長哈格爾稱,美軍已準備就緒,只待歐巴馬一聲令下。消息人士稱,西方國家特使前日告訴敘反對派,最快數日內轟炸敘國。
美國國務院宣布,取消與敘國盟友俄羅斯原定本周在海牙的會談。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普什科夫認為,美方已決定對敘採取軍事行動。
分析指,軍事行動主要是懲罰敘政府使用化武,並非推翻巴沙爾政權,故不會派遣地面部隊,而是集中空襲敘軍基地、軍火庫和通訊設備等,但相信會避開化武儲存設施以免造成洩漏。英國、法國和土耳其等國家支持美方行動,英揆卡梅倫提前召開國會會議討論是否軍事介入敘國,意大利則考慮提供軍事基地予北約使用。
俄羅斯和中國過去多次反對聯合國安理會制裁敘政府,外界普遍相信,除非有明顯證據證明敘政府動用化武,否則安理會不太可能贊成出兵。《紐約時報》透露,歐巴馬團隊正研究1999年北約繞過安理會空襲科索沃的做法,作為今次空襲敘國的藍圖,報導並指白宮採取軍事行動毋須國會同意,只需事前通知國會便可,意味「板機」握在歐巴馬手上。
歐巴馬前日與澳洲總理陸克文和法國總統歐蘭德通電話,討論敘國化武問題和應對措施。陸克文表示,敘國內戰已成為全球最嚴重的政治危機和人權災難,國際社會不能再視若無睹。(接下頁)
[NT:PAGE=$]
《明報》報導指出,英美法等國對敘國的軍事行動一觸即發,以色列民眾擔心敘國向以色列發動襲擊報復,近日爭相向政府領取防毒面罩。
以色列與敘利亞就戈蘭高地的主權問題未解決,技術上仍處於戰爭狀態。以色列傳媒近日報道,敘國官員威脅,西方一旦動武,敘方便會對以色列展開報復。有關消息令以色列民眾陷入恐慌,代表國土防衛司令部分發防毒面罩的郵政部人員表示,近日索取防毒面罩的人數急增,過去兩日透過電話申領防毒面罩的民眾達平日的4倍,親自領取的人數亦倍增,當局考慮增設臨時分發中心,應付需求。
耶路撒冷一個商場外的防毒面罩臨時分發中心周一有千計民眾輪候,72歲老伯布拉查(Victor Bracha)無奈道:「我們活在瘋狂的地區。只要有一個瘋子按下某個按鈕,一切都可能化為烏有。」
不過亦有民眾認為,近年以色列小心避免捲入鄰近阿拉伯國家的內部紛爭,敘國總統巴沙爾未必把槍口指向以色列。以色列戰略事務部長施泰尼茨(Yuval Steinitz)則指出,對付以色列可能令巴沙爾加速倒台,並不符合其盤算。
在1990年代的波斯灣戰爭中,伊拉克曾用飛毛腿導彈襲擊以色列,並威脅動用化武,此後以國便開始免費向國民提供生化武器防禦裝備。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