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市評》恆指反撲倒升 保底初見效周期股仍是主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恆指今日先跌後升77點或0.36%,結速「五連跌」,企於250天牛熊線。美聯儲局公布了7月份會議紀要,委員會無明確表示何時將開始削減買債規模,但亦無否定下月起減少買債規模可能性,訊息令美國10年期國債債息升至2.9厘逾2年高位。在資金撤離陰霾下,亞太新興市場貨匯價持續下滑,但大市其後受中、歐製造業PMI雙雙「報喜」,中資周期股份尾市領漲。
【恆指V型彈 周期股受捧】
港匯仍高企7.7554。港股今日先跌後回升,午後「V型」反彈,全日波幅高達406點,恆指今早隨外圍低開279點,其後匯豐公布8月中國製造業PMI指數初值回升至50.1,重回擴張水平刺激恆指跌幅明顯收窄。午後歐股上揚,恆指一度最多升126點高見21,944點,全日升77點,收報21,895點,企於牛熊線(21890點)。國指收報9,967,升110點或1.1%。
港股反撲,主板半日成交金額,由上日551.2億元略升至573.1億元,顯示承接力不俗。港股今日市寬持續改善,恆指成份股今日27隻股份上升,下跌股份20隻,升跌比率為54比40(上日為14比80);而主板股票的升跌比率39為比33(上日33為比37),亦扭轉了連續5日下跌股份多於上升股份情況。港股全日沽空比率,則由上日14.22%回落至11.4%。
【退市暫未明 資金尋復甦】
美聯儲局9月是否開始退市,據截至7月份的紀要顯示,官員們仍未就首次削減債券購買規模的時機形成一致看法,少數官員贊成儘快削減購債規模,但亦其他一些官員認為應謹慎行事。目前市場注意力,將轉至9月6日公布美國非農業就業數據,此料可為美國經濟前景提供最清晰的線索。
亞太新興市場股市普遍向下,印尼、泰國及馬來西亞股市各跌1.1%、0.6%及1.3%。據EPFR新興市場資金流向指數,截至昨日(21日)為止,由本周一至周三的三日內已累跌3.9%,而該指數是追縱新興市場國家的股票市場的基金投資及設定。事實上,由伯老自5月暗示「收水」言論後,新興市場資金已持續流出,而該EPFR新興市場資金流向指數,由今年初至昨日為止已累跌逾13%。
【保底初見效 PMI擴張】
正常市場關注亞太新興國家面臨「走資潮」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數據「報喜」,匯豐今早公布8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8月初值升至50.1,意外地重上擴張水平(7月終值47.7錄11個月最低),不單錄4個月以來最高,亦遠勝市場原預期48.2。各分項指數中,新訂單指數初值升至50.5的4個月高位,產出指數升至50.6的3個月新高。
內地自6月爆發「錢荒」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7月發表「保底論」後,令市場憧憬有微調措施,人行亦重啟逆回購「放水」,到8月出現補庫存活動,亦刺激周期股早前抽升。中資金融股表現強勢,恆生H股金融行業指數更升1.2%(恆指僅升0.36%),建行(00939.HK)業績前夕彈高2.5%,由於中歐製造業PMI齊報捷,周期性股份受捧,中煤(01898.HK)亦搶升4.7%。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表示,期內微調措施開始見效,企業重新補貨活動,帶動新業務及產出呈現溫和改善。而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師陶冬認為,匯豐8月PMI 8月初值重上50.1,優於市場原預期,顯示內地經濟增長已於第二季「見底」,目前增長處回穩階段,料數據可予中央信心,繼續目前穩增長政策取向。
國指昨失守一萬點關後,今日尾市反撲,在新興市場走資下,區內估值低廉的中資股,相信或可暫提供「避風港」作用。在美國將啟動退市大潮流下,在後QE時代,投資者將面對有如「逆水行舟」環境,資金追尋復甦及增長將是未來投資大主題。在中央穩增長、持續微調如進行逆回購、推動西部鐵路開發、東部各大城市興建城軌及地鐵等,以交通基建為軸主,推動城鎮化及樓市健康發展,從以帶動水泥、汽車、鐵鋼等需求,而一些低殘的中資周期股,料仍可成市場重要主題之一。(wl/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