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神十今17時38分升空 運行15天創紀錄 王亞平驚艷世界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聶海勝(中)、張曉光(左)、王亞平早前在模擬返回艙內訓練。
圖片來源:新華社/香港文匯報

中國在不足一年內再次派太空人隨太空船升空。今(11)日下午5時38分,舉世矚目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將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升空。昨(10)日下午,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十火箭開始加注推進劑,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兩男一女組成的「神十」航天員乘組也首度公開亮相,其中女將王亞平更是驚艷全場。本次任務為中國首次應用性太空飛行,三位航天員將在太空遨遊15天,再次創造中國載人航天飛行新紀錄。


香港《文匯報》報導,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總指揮部昨日下午在發射現場酒泉舉行新聞發佈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宣佈,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定於11日5時38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飛行乘組由男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聶海勝曾於2005年10月執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

昨日下午,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十火箭已開始加注推進劑。據介紹,本次任務飛船計劃在軌飛行15天。飛船入軌後,將按照預定程序,將先後與天宮一號進行1次自動交會對接和1次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航天員進駐天宮一號,開展航天醫學、技術試驗及天空授課。之後天宮一號轉至長期運營軌道。

武平稱,這次「神十」任務仍然採用「神八」、「神九」一樣的模式兩天對接。後續他們將根據中國空間站建設需要,開展快速對接技術的研究應用。

據了解,此次任務的主要有四大目的:一是發射神舟十號飛船,為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進一步考核交會對接技術和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功能性能;二是進一步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三是進行航天員空間環境適應性和空間操作功效研究,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航天器在軌維修等試驗,首次開展中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四是進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統執行飛行任務的功能、性能和系統間協調性。

目前,執行神舟十號飛行任務的各系統已完成演練,航天員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前各項準備已基本就緒。據悉,參加任務的各系統與神舟九號飛行任務狀態基本一致。為進一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和適應本次飛行任務的具體要求,神舟十號飛船和長征二號F遙十火箭分別進行了部分技術狀態更改。

武平表示,天宮一號已完成變軌調相和載人環境的恢復與建立等各項準備工作,靜待與神舟十號飛船的交會對接和航天員的進駐。此次任務中,航天員將通過在軌操作完成對天宮一號有關設施設備的更換和維修。

自去年6月29日神舟九號飛船返回後,天宮一號即轉入長期在軌運行。其間,天宮一號按計劃完成了在軌維持、有害氣體檢測、設備巡檢和定期狀態評估等工作,開展了電解製氧試驗、空間物理與環境探測和空間材料實驗等,在國土資源普查、林業、海洋、城市環境監測等領域開展了對地遙感應用,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和成果。「神十」任務,是完成中國首次應用性太空飛行。

武平介紹,天宮一號目前穩定運行在預定的交會對接軌道上,交會對接設備、環境控制功能正常,推進劑充足,消耗性資源滿足後續任務要求,各項指標均滿足航天員進駐條件和神舟十號飛行任務要求。

2011年9月天宮一號發射入軌以來,已在軌運行約620天,先後與神舟八號和九號飛船進行了4次交會對接。  (接下頁)

[NT:PAGE=$]

图片说明 
神舟十號女航天員王亞平昨日首次亮相,即被譽為「最美航天員」。
圖片來源:新華社/香港文匯報

今日隨「神十」升空的女太空人王亞平將成為「太空老師」,她將首次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太空授課和天地互動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動,這將成為「神十」飛行任務的亮點之一。另外,「神十」將首次繞飛「天宮一號」;使用升級版太空廚房和空調,太空人有望吃到更可口的佳餚。

「神十」飛行任務過程中,將安排太空人首次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太空授課和天地互動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動。「太空授課」目的,是向中小學生傳遞航天科學知識,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少年對宇宙空間的嚮往、對學習科技知識的熱情。

關於授課內容,主要是使中小學生了解失重條件下物體運動的特點,了解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太空人將進行在軌講解和試驗演示,並與地面師生進行雙向互動交流。屆時,媒體將全程直播授課過程。

王亞平在「神十」任務中的既是「嬌點」也是焦點。她在「神十」飛行乘組中的任務十分關鍵,除常規的飛行器狀態監視、空間實驗、設備操控外,主要負責太空授課和乘組生活照料。

王亞平將在「神十」任務中創下多個紀錄:中國第一位「80後」太空人,中國太空飛行時間最長的女太空人,中國首位「太空教師」等等。

「神十」將首次驗證「繞飛」技術。據介紹,這一技術是為將來太空站建造所準備。因為太空站上可能有多個對接口,飛行器不一定從一個方向和它進行對接,要繞到另外一個口上去對接。

「繞飛」技術將進一步考核飛船的功能和性能,為太空站建造打下技術基礎。此外,在飛行試驗上,「神十」仍將有自動和手控交會對接,並與「天宮一號」組成組合體飛行。

中國自主研製的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將繼續在「神十」任務中為太空人提供生活保障。太空人所食用的中式餐點一般是在地面上加工好,再拿到飛船上加熱,這就需要用太空廚房,而太空空調則是對艙內的空氣流量、溫度和濕度進行調節。科研人員已針對「神十」任務對太空廚房和太空空調作進一步的升級,力求可靠性更高,功能更多,舒適度更好。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