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至死”的底線:不損害他人合法權益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3-20 08:21
祝乃娟
最近,美國一家法院認定兩名校橄欖球隊員強姦一名未成年少女,判處他們監禁。司法部門說,這宗強姦案發生時,在場其他學生非但不制止,反而圍觀拍照,一些成年人涉嫌知情不報。幾名學生承認自己目睹施暴經過,但沒制止,而是用手機拍攝。大量圖片和視頻被轉發或上傳社交網站。
紐約大學教授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在其作《娛樂至死》裡探究了20世紀后半葉美國文化中最重要的變化,波茲曼認為,電視改變了公話語的內容,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務領域的內容,都不可避免地被電視的表達方式重新定義。電視的一般表達方式是娛樂,一切公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內容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且無聲無息,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就現時而言,如果將這本書裡的“電視”換成“網絡”也是基本成立的。社交網絡與波茲曼說的電視一樣,對人們以往的生活進行了解構,它顛覆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互相分享之中,娛樂成為一種習慣,這個案子裡學生們不施救,反而上載視頻與圖片,引發的是人們對信息分享與娛樂底線的思考。社交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既帶來了信息分享的便利,增加了人們的各種信息量,但有時卻又讓人迷失了根本,越過了道德底線。最基本的底線應該是,不對他人的合法權利與利益構成損害。
除了這個基本底線以外,很多人也正開始深思科技與社交網絡對人的內心世界的侵蝕。熱播的英劇《黑鏡子》正是這樣的作品,科技已經深深嵌入我們的生活,社交網絡上有海量的朋友,我們跟他們的接觸甚至超過了自己的親人。人們廣泛地使用iPhone或是其他智能手機。“黑鏡子”的隱喻在於: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有一個屏幕、一個電腦、一部智能手機,它們都在反映現實。
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等市場經濟不完備、社會規則缺乏的社會裡,甚至它還起一種無可替代,又很便利的監督作用,很多社會事件首先是由微博等社交網絡引爆,並迅速成為一種各方關注的公共話題,它對公權力的監督特徵也甚為明顯,具有傳統媒體不可替代的及時性、便利性以及有效性。當然,這也反映出人們的一種無奈,比如車禍、隨手拍解救拐賣兒童等,都是因為,本應提供給社會的公共品數量以及質量的不足。
科技的發展是不可逆的,如何重建人的內心世界需要花時間,眼下,完備的法律的國家裏,這種無序尚能控制,因為類似這宗強姦案的事情畢竟以個案居多,判刑也總會帶來一些震懾。在那些發展中國家裏呢?人們對社交網絡的過度依賴,已經說明一種人們對解決一些重要的社會問題的期望得不到滿足,不得已而為之。這種情況下,首先需要的是整個社會的重建。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