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分析〉歐經濟乍暖還寒 失業率高債務龐大成隱憂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德國和法國兩大經濟體帶動下,歐元區經濟上季增長0.3%,終於走出長達18個月的衰退,對歐洲以至全世界都是好消息。歐元區成功守住底線,歐債危機以來沒有成員國「脫歐」,然而與美國相比,歐元區的復甦只屬萌芽階段,弱不禁風,仍面對失業率破紀錄和公私債龐大的兩大隱憂,現時斷言走出寒冬實過分樂觀。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歐元區受債務危機困擾近6年,雖然希臘和葡萄牙的經濟及債務狀況仍存隱憂,但整體經濟最壞時刻已過,來季可望走出衰退重拾增長,明年預期增長1.2%,歐盟更有望增長1.4%。


德、法經濟上季分別增長0.7%和0.5%,以年率計比美國更快。但細看之下,經通脹調整後的美國產出,較2008年首季高出約5%;家庭債務清還迅速,樓市也穩步改善。相反歐元區尚在起步階段,國內生產總值(GDP)仍較5年前的高峰低3%,按目前走勢,在2015年中前都不可能重返高位。

倫敦投資銀行Jefferies經濟師亞歷山德羅維奇稱:「歐洲復甦循環遠遠落後美國,無可否認第2季表現勝預期,但仍屬初期。」

歐洲央行實施接近零利率政策,並積極提供流動性,正逐漸惠及歐元區經濟,加上環球不確定因素漸減退,無疑為歐元區注入強心針。不過歐元區最大問題是失業率高達12.1%的歷史高位。事實上,歐元區企業仍有大量閒置生產力,意味即使需求增加,僱主也毋需增聘員工或投資設新廠房,無法即時帶動就業。

政府債券息率上升,推高各國融資成本亦是歐洲政府要面對的問題。隨著聯儲局(Fed)即將「收水」,10年期美債孳息上周升至2年新高,觸發資金撤出發達國市場,推高各國債息,如德國10年期債息上周五報1.881%,較年初1.442%上升3成,法國2.4%債息亦較年初升約15%。

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師指,歐洲政府活在長期極寬鬆貨幣政策「借來的時間」,預料隨著貨幣政策逐漸收緊,長期債息未來數年會不斷爬升。這將無可避免壓低債券價格,或觸發歐洲債券拋售潮,進一步推高各國融資成本。

西班牙等南歐國家的經濟增長低迷,也令歐洲南北之間的鴻溝拉闊,意味財困國需要富國提供更多援助貸款。市場人士不禁問,歐元區邊緣國家的債務日增,情況還能否控制? 

路透社指出,歐洲早年房貸條件寬鬆,為債務危機埋下伏筆。西班牙和愛爾蘭等地目前雖致力收緊房貸條件,但部分影響輕微的國家,瘋狂借貸風氣仍存,如荷蘭首次置業人士貸款額可達樓價的105%、或年薪5.5倍,瑞典平均還款期更長至140年。分析指,這反映歐盟各國處理債務的態度迥異,為建立歐洲銀行業聯盟構成障礙。 (接下頁)

[NT:PAGE=$]

負債纍纍的希臘按揭貸款額最高只有樓價7成,遠低於危機爆發前的10成。愛爾蘭貸款額亦由高峰期的120%、或年薪5倍,下調至樓價92%、或年薪2至3倍,審批時間亦較以往長3倍。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意大利名車製造商快意(Fiat;飛雅特)(FIA-US)在當地銷量跌至數十年低位,5間車廠須暫時停產以節省成本,數萬名工人被逼停工放非全額有薪假。有「休息」兩年的女工感嘆前景茫茫。

快意總廠設於米拉菲奧里,原本每年產量30萬部,由於產量下跌,員工由高峰的數萬人,跌至去年的5500人。2008年金融海嘯重挫歐洲汽車業,快意面對銷情下滑,仍堅決保留產量不達標的車廠,試圖透過減產和集中製造利潤較高的出口汽車,藉以節省成本。快意計劃用其中一間車廠生產Jeep新型號汽車,開拓收入來源。

快意斥資逾20億歐元(約207億港元)更換生產線的設備和重新培訓員工,但管理層遲遲未公布何時翻新米拉菲奧里車廠。工會表示不滿,工人復工似乎遙遙無期。

西班牙失業率持續高企,南部安達盧西亞上周舉行電影《出埃及記》試鏡活動,吸引約1萬人大排長龍,希望成為臨記,飾演在曠野迷失40年的猶太人,賺取80歐元(約827港元)日薪,以解燃眉之急。不少民眾由北部專程來試鏡,一名25歲失業農場工人早上6時到場,但仍要苦候2至3小時。

荷蘭厲行緊縮,預料明年經濟僅增長0.75%,財赤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可能升至3.9%,高於歐元區3%的目標。ING和荷蘭合作銀行兩間大行揚言,若首相呂特堅持緊縮,難免要加強削支,明年增長恐泡湯。

路透社指出,荷蘭受本地消費意慾低迷、失業率高企和樓價急挫打擊,GDP按季和按年分別萎縮0.2%和1.8%。在野社會黨議員表示,政策無法刺激經濟,當鄰國失業率下跌時,荷蘭則不跌反升。

荷蘭是歐元區第5大經濟體,過去4年有3年衰退,期間僅增長1%,遠差過德國、法國、比利時和奧地利的介乎4%至8%增長。

歐元區脫離衰退,令投資者蠢蠢欲動,重投歐洲股市。不過,有分析師警告歐元區經濟仍未站穩腳步,未來2個月宜先作觀望。

CNBC報導指出,歐洲Stoxx 600指數自前年9月至今累升44%,投資者期望經濟數據利好會令升勢持續,但安保資本投資策略主管兼首席經濟師奧利弗認為,歐股牛市已有一段時間,可能即將修正,建議投資者勿輕易入市。

Compass Global Markets行政總裁安德魯.蘇認為,若有歐元國信貸評級被降,或西班牙和意大利出現新危機,歐洲市況可能迅速逆轉。CMC Markets首席市場分析師斯普納亦指,德國大選後,歐元區結構性改革可能再次成為政治爭論焦點,拖慢改革進程,令風險重臨。他建議投資者採取保守策略,除非歐元區落實更多改革措施。(接下頁)

[NT:PAGE=$]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全球金融市場部經濟及策略師何文俊指,歐債歷經最低谷,整體正處於沉靜期,預料爆煲機會非常低。投資者可關注受惠債務危機改善之板塊,如樓市相關股份,高檔消費品等。他預計歐洲經濟最快年底或明年初復甦。

何文俊指,歐洲「三巨頭」及多方密切合作,令歐豬國渡過最困難時期,本地財政狀況明顯好轉,財赤逐漸降低。加上市場近年減持歐債相關股份,只要「三巨頭」繼續金援,財困國繼續採取量寬等刺激措施,相信爆煲機會非常低。

但何文俊提醒,民眾示威等政治風險可能影響減赤進度及引起社會動盪,令財困國難獲進一步貸款。若突然爆出刻意隱瞞的惡劣數據,也影響歐債前景。

香港中文大學財務學系教授王澤基預計,歐債危機完全復甦還需5至10年,若要加快進程,各國惟有一定程度達成財政聯盟,「如人不吃藥也可病癒,吃藥可以快點」。至於美國聯儲局有意下月退市,王澤基相信歐洲與美國經濟相對獨立,收水料對歐洲影響甚微。

另據《華爾街日報》/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歐元息率長期偏低,歐元區以外的企業同樣受惠。這些公司今年紛紛發行以歐元計算的企業債券,數額是4年來最大,能低息集資之餘更可賺取貨幣息差,反映私企對歐元信心逐漸恢復。

數據供應商Dealogic資料顯示,歐元區以外企業今年共發行總值427億歐元(約4413億港元)的歐元計算債券,是2009年以來最多,按年急增23%,更較2010年全年總額多近一倍。企業積極發行歐元債券,全因歐元區借貸成本處於歷史低位,較在本土借貸划算得多。據金融機構技術供應商Markit的資料顯示,非金融業公司發行歐元計算債券的平均孳息率僅2.48%,若發行美元計價債券,孳息率則達4.37%。兩者息差上月更拉闊至2005年以來最大。

然而,全球銀行今年預計發行合共約1000億歐元(約1.03兆港元)的歐元計算債券,低於去年的1200億歐元(約1.24兆港元),更是1999年歐元面世以來最低,凸顯銀行希望限制歐元敞口。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