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眼鏡:暫不支持面部識別
鉅亨網新聞中心
早報訊 6月1日,美國谷歌公司(谷歌)宣佈,“在嚴格的隱私保護(機制)建立之前,不會在‘谷歌眼鏡’中添加面部識別功能。”
“谷歌眼鏡”是谷歌發布的一款“可穿戴式計算機”設備,這款眼鏡右側安裝條狀計算機,鏡片裝有微型顯示屏。用戶可通過觸控或語音命令操控,實現發送信息、拍照、錄像,及運行內裝應用等多種功能。
自去年被宣佈“問世”以來,“谷歌眼鏡”在科技界掀起一股“可穿戴”熱潮。但圍繞“谷歌眼鏡”的隱私擔憂也始終揮之不去。一些人擔憂,“谷歌眼鏡”可能為偷拍、偷錄提供便利;此外,“谷歌眼鏡”這一技術仍無法消除人類在集中注意力方面的能力局限,可能會分散司機、飛行員的注意力。
近期,伴隨谷歌購買量子計算機的消息傳出,此類擔憂加劇。
事起於5月16日,谷歌當時宣佈,將與美國航天局聯手購入一台D-Wave量子計算機,並建立一個專門實驗室,借助量子計算推動解決機器學習領域的許多難題。
機器學習是一門人工智能科學,個性化搜索、面部語音識別等都要用到“機器學習”。外界擔憂,如果“谷歌眼鏡”加上面部識別功能,將引發更為嚴重的隱私泄露問題。
同樣是5月16日,8名美國國會議員聯合要求谷歌提供信息,限期1個月說明“谷歌眼鏡”如何收集和使用信息。這些議員關注“這項新技術是否會侵犯普通美國人隱私”。
“谷歌眼鏡”現仍處於研發測試階段,使用者並不多,目前僅面向2000名開發者發放了“測試版本”,售價為1500美元;按計劃,谷歌親自挑選的8000名“探索者”也會獲得—副。
美國預測公司IHS認為,從短期看,以“谷歌眼鏡”為主的智能眼鏡出貨量會迅速達到660萬副。“臉譜”、“推特”和一些新聞集團眼下已手開發“谷歌眼鏡”的應用。
谷歌6月1日發布的消息說:“我們正認真傾聽大家(的聲音),有人對面部識別功能展現興趣,有人表達擔憂……今后幾個月,我們將繼續更新軟件和改進我們的(隱私)政策。”
美國分析公司派傑(Piper Jaffray)此前估計,“谷歌眼鏡”及谷歌另—項創意———無人駕駛汽車,最終可能會為谷歌創造5000億美元(約合3.08萬億元人民幣)的收入。【編注:紐約時報上周曾報導,谷歌汽車和其他自動駕駛汽車裝載了攝像頭、雷達和被稱作“激光雷達”(lidar)的激光測距儀。其中,谷歌汽車曾在美國加利福尼亞進行過40萬公里的駕駛測試,它能在高速公路交叉路口安全行駛,能左右轉彎,還能超過速度稍慢的汽車。特斯拉(Tesla)創始人Elon Musk最近表示,很有興趣為Tesla汽車設計自動駕駛的版本,可能會與谷歌合作,但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他又表示激光雷達成本太高,不適用於汽車製造。】
- 經濟衰退疑慮未退 債券投資三「高」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