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千億阿里物流解讀:電商物流地基因重組?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6-01 11:58


21世紀經濟報導 潘溈;趙曉悅 上海、北京報導

核心提示:菜鳥網絡名字雖謙虛,它卻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裏面承載馬雲比淘寶網更大的夢想和事業,又有幾大相關行業大佬出錢出力相助。


“馬雲要打造的千億物流骨幹網,不是製造一個東西,而是將一些東西拼接起來。拼接比製造難;更難之處在於,他要拼接的不是齒輪、軸承和鋼管——這是焊接工藝可以解決的,而是這些東西的材質分別是陶瓷、鋼鐵、木頭、塑料,他用什麼、如何把這些不同材質的東西拼接到一起?”

一位接近馬雲的人士羅新(化名)如此解讀中國智能骨幹網(以下簡稱CSN)。

CSN是馬雲“退休”后為自己找的新事業,第一期投資1000億,他聯合銀泰集團、復星集團、富春物流、順豐速運、三通一達,一起成立了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菜鳥網絡”),在全國打造一個物理的智能骨幹網,未來可以做到:“全中國2000個城市在任何一個地方能夠24小時只要你上網購物,24小時貨一定送到你們家。”

所以,菜鳥網絡名字雖謙虛,它卻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裏面承載馬雲比淘寶網更大的夢想和事業,又有幾大相關行業大佬出錢出力相助。

但是,這幾位大佬,出身不同,行業基因迥異,在CSN這盤大棋中,他們又各懷心事。馬雲將如何將他們背后的資源整合在一起,並向物流行業鏈條的其他相關方開放,做到無縫對接?

菜鳥網絡:線上下各司其職

工商資料顯示,菜鳥網絡成立於今年5月16日,注冊資本50億,實收資本15億,其中,大股東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天貓”)出資43%,作為銀泰系的北京國俊投資有限公司出資32%,復星集團和富春物流各自出資10%,順豐速運、申通快遞、圓通、韻達貨運各自“意思性”出資1%。

馬雲出任董事長,銀泰董事長沈國軍出任總經理。董事席位中,阿里系佔據三席,分別為馬雲、天貓負責人張勇和阿里巴巴資深副總裁童文紅;銀泰佔據2席,分別是沈國軍和銀泰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韓學高;復星集團總裁汪群斌佔據一席;此外,富春集團董事長張國標為監事。五家快遞公司則無董事和監事席位。

5月28日,沈國軍在菜鳥網絡的發布會上聲稱:“菜鳥網絡的願景是:在近期,我們會在三五年時間內,在全國打造搭建形成一個網狀的物理的智能骨幹體系,把它做成一個平台;在遠期,我們寄予這個物理網絡繼續完善物流信息系統,並向所有的製造商、網商、快遞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完全開放”。

因此,CSN雖發軔於阿里集團,但其本質上是下的網絡,這也是除阿里系之外的其他股東,都是傳統企業的原因所在。

羅新認為,CSN會是什麼,要從股東結構來看:“如果單是找錢的考慮,馬雲能找到更大更多的錢,而且這些錢是排隊要投馬雲。他們的分工應該是銀泰的人管倉儲,富春的人負責物流。”

[NT:PAGE=$]

廣義的物流行業,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環節:倉儲、運輸和配送。倉儲不僅僅是將貨物存在倉庫,更有對其進行管理。不同的行業,在這一鏈條上擔任的角色也不同。

傳統物流企業的重心在運輸,快遞企業的重中之重是配送,倉儲這一塊的任務比較特殊(如圖):包裹在倉庫大多不過夜,重頭是分揀和分類;對於零售連鎖和電商企業來說,供應鏈和物流也是其核心競爭能力之一,像蘇寧、國美是倉儲+物流+銷售,京東商城是倉儲、運輸、配送再加上貿易。

以此而論,淘寶網是比京東商城輕得多的商業模式:它是貿易平台,替淘寶網商家解決了場地和支付問題,併此收費和得到巨額的資金沉澱。商品的配送,則主要外包給通達系,故有淘寶和四通一達共同做大的結果。

銀泰系的商業模式接近國美、蘇寧,但與這兩家不同的是,銀泰系賣的是百貨,其品類和淘寶網、尤其是與天貓的品類比較接近。

羅新認為:“倉儲的佈局,倉儲的管理上,由銀泰的人先托起來。如果馬雲學京東,投100億,北上廣、成都、武漢,設7個倉儲,每個10萬平米,完全做得到。但投完完后誰(商家)進去?進去后誰來管?把銀泰拉進來,它在全國有倉儲佈局,在菜鳥網絡自己的倉沒都建立起來,可以先借銀泰的倉庫。”

物流公司看起來是CSN作為一個物流網最重要的環節,但考慮到這一平台未來將對社會開放,並不需要現在就拉起幾支能物流的公司,所以富春物流的角色,更多是以物流公司來參與基礎設施的建設。故其角色次於銀泰的倉儲。

土地增值:“保底”的商業模式?

那麼,復星集團擔任的角色是什麼?

據復星集團人士介紹,復星主要是地部人士參與菜鳥網絡。復星原本是很積極的,但是后來因為這個項目主導主要是馬雲和沈國軍,所以復星的參與程度就降低了。

先行的“中國·金義電子商務新城”,能與上述說法互相印證。

去年12月,《金華日報》報導,“阿里巴巴”與金華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隨后,童文紅、張國標、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朱震、復星集團地控股副總裁劉斌赴金華與當地政府官員洽商。據悉,他們將共同投資在金義都市新區打造“中國·金義電子商務新城”項目。

擬建的“中國·金義電子商務新城”項目預計用地將包括業用地、配套用地。由於看好新區未來的發展前景,阿里集團希望金義都市新區能在首期開發用地基礎上增加預留開發用地。

據阿里集團高管介紹,“中國·金義電子商務新城”將在未來的3到5年間,在金義都市新區建立第三方物流分撥倉、倉配服務平台及庫存共享平台,帶動周邊的企業、倉配服務、物流、營銷、數據等業,形成電子商務經濟生態圈。

目前,菜鳥網絡的業務已經推進入北京、天津、武漢、廣州、杭州、金華等城市——這些既是經濟發達城市,也基本是地價房價高企的城市。菜鳥網絡同時佈局北京、天津、廣州、深圳的做法,頗值得玩味。

上述信息,几乎印證了從金融業到實業界對CSN的一致猜測:“打馬雲的大旗,至少可以拿到便宜的地。就算什麼都做不成,土地增值是很大的收益,這是最簡單的商業模式。”

多位業內人士判定,CSN網絡即使是馬雲出馬,也極難完成,而且可能要花費七八年甚至更長時間,還不知道結果。因此,先拿下比較便宜的地,可以作為保底。

如此,菜鳥網絡的版圖可見一斑:與各地政府簽訂戰略協議,銀泰系、富春物流挑選適合倉儲的地;銀泰系負責建立倉庫;復星系負責配套相關地;富春物流建設其他適合物流的基礎設施、或者整合中小物流企業。

快遞行業反饋:亦喜亦憂

菜鳥網絡股權結構確認前,通達系一位董事長,對一位其熟悉的金融機構高管說,“我的份額讓給你,你幫我投了吧”。這位金融機構高管透露,這位董事長分到了2%的股份,但興趣不大。至於股份為什麼從2%變為最后的1%,則不得而知。

上述金融機構高管評價道,“我覺得這個東西(菜鳥)有難度,各公司的基因、人才不一樣,三通一達各懷心事”。

當記者致電中通速遞董事長賴梅松,他只匆匆回復了一句:“這是個好事情嘛,全國各地建倉的話,我們快遞時效會加快。”

三通一達與淘寶,目前是共生共贏的關係。目前淘寶大部分快遞由通達系送出,而通達系高達六七成業務來自淘寶。

曾經受馬雲戰略投資的前星晨急便董事長陳平分析,“如果一個淘寶商家不用通達系,可以用其他快遞公司代替;如果通達系中有幾家不送淘寶件,那沒有其他快遞公司能取代。所以通達系一定會在股東中”。如果馬雲繞開通達,會給外界釋放出淘寶要放棄他們的信號。這對淘寶和通達系都不好。各持1%股份的通達系公司亦有自己的尷尬。

中國快遞諮詢網首席諮詢師徐勇認為,智能倉庫由馬雲來控制貨源,快遞公司沒有話語權,“不進去吧,怕被邊緣化,進去吧,自己說的又不算”。而快遞公司們都在觀望,菜鳥到底會做什麼,軟件、硬件,還是雙管齊下?不同的設想在快遞處激起了迥異的反饋。

在5月30日京交會的一場論壇上,天貓物流事業部總經理龔濤為快遞業者勾勒了菜鳥軟件的部分雛形。四個維度評價快遞,分別是確定服務標準、對異常情況能夠主動關懷、包裹交付方式豐富多樣、退貨時方便快捷。在龔濤看來,目前的快遞公司只能做到第一點——標準化的及時送達。

隨即,從服務流程的電子化,到可視化,再到訂單高峰期的預先調配,龔濤向快遞公司提供了可能合作的方向。

對此,中通速遞湖北管理中心總經理藍柏成告訴本報記者,雖然通達系每家都費心自建了IT系統,但普遍薄弱,“如果馬雲能把大家整合起來,各家快遞還是會很歡迎的”,他說道。

但馬雲可能建造的分散式倉儲系統讓一些民營快遞、尤其是區域性快遞公司倍感壓力。河南省最大的民營快遞公司之一、中睿速遞總經理劉慶勇對本報分析,“顯然,馬雲所設想的24小時到達,不可能只依賴高成本的飛機直運,而1000億量級的投資,也不會只做一個軟件出來”。

劉慶勇說,同行們在猜想,馬雲會利用大數據資源,在合適的地方根據消費習慣和貨品情況,建設預售式、貨品管理式的倉儲物流。

如前述復星人士本報描述的,菜鳥網絡的本質是商務而非物流,所建的倉儲實際上是下的百貨商城,只有通過建倉縮短物流半徑,才能實現24小時送達,“本質上,這跟京東商城做的事沒有區別,只不過菜鳥要把別人的貨也放進來”。

“這樣(區域建倉)對地方物流公司的打擊會很大”,劉慶勇不無憂慮地說,落地網絡倉儲當前,區域物流公司將失去地區保護的屏障,很難有談判權,這迫使他們尋求加入菜鳥網絡的機會,“有機會的話,還是希望加盟菜鳥”。

終極猜想:補齊淘寶快遞短板?

在一位接近阿里系人士向春波(化名)看來,淘寶沒有自己的物流,是唯一天貓不及京東的地方。“物流能影響服務品質,這樣的結果是高端的東西就京東做了。現在阿里不控制物流,四通一達不聽馬雲管。他希望實現控制,在物流的關鍵節點控制,把大的公司拆小,使其變成依賴於阿里的生態系統。他不是要打造新的四通一達,他巴不得有一百通一百達,高中低端的物流都有人做,這樣規則就由馬雲來定。 ”

所以,如果菜鳥網絡成功,馬雲得以控制物流,那麼未來的大阿里,在電商的業鏈上,關鍵節點有倉儲、運輸、配送、貿易,加上小部分地。其在物流與零售行業的業鏈條上,與京東商城的角色最為接近。

所不同的是,阿里系一切都是平台,京東系無論是零售還是物流,目前其自營的比例都超過一半,但五年后八年后,京東是否還維持這一比例,暫時沒人敢斷定。

一位跟蹤快遞行業的PE人士認為,順豐、德邦不會受多大影響,他們做得好自然就有業務。

如果以淘寶網和實體店的關係來比較,目前的順豐、德邦、通達系是商場,不會因為菜鳥網絡的存在就危及存亡,但隨菜鳥網絡的壯大——如果能像淘寶一樣大,則會受到衝擊;而區域性物流、快遞公司,則像零售體系中的批發商、路邊小店,它們會最先受衝擊,其中有部分會選擇加入菜鳥網絡。結果是:他們可以獲得更多的客戶,但以提供更好的服務和並不因此提高收入為前提。

馬雲憑什麼做到這一點?所有人首先想到:淘寶(包括天貓)在中國電子商務的交易中,佔據半壁江山。可以說,他控制信息流,現在借信息流的優勢,搭建菜鳥網絡,就是想做出一套物流系統。

但是,阿里系一位人士指出:“我們不會只依賴淘寶用戶,大家都能做的事情我們不做,比如倉儲普洛斯做得很好了,我們不會做,我們還可以租普洛斯的倉庫。我們做大家做不了的事,不如這幾年中國食品尤其是牛奶安全問題很嚴重,集團現在跟美國幾個州長談奶源直供中國的事,目前跟幾個州已經達成初步協議。”

羅新和向春波共同的疑慮是,即使這些節點看起來清楚,馬雲如何做到這一點,始終是個難題。他們認為,菜鳥網絡,本質上是要將不同的材料,比如陶瓷、鋼鐵、木頭、塑料拼接起來,他用什麼、如何把這些不同材質的東西拼接到一起?

羅新分析,馬雲習慣於總設計師,他不會管這些;具體怎麼做該總工程師(即總經理)來做。他沒有評價沈國軍,只說“這個總工程師既要懂電商,又要懂物流,他得是個兩棲人,既能線上又能下作戰。”而把馬雲設計的藍圖,變成高樓大廈,成敗在執行。

向春波則說:“我跟阿里的人很熟。他們一會一個主意。總體來講,互聯網的人都是這樣。下的人知道,這東西不是那麼回事。馬雲用下的老江湖做,有機會做成,雖然很難;但用阿里系的人做這事,很可能不行。”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