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室》通訊廠營運續航力,取決於研發人才
鉅亨網新聞中心
精實新聞 2013-08-12 14:46:14 記者 陳祈儒 報導
上周五國內筆電/PC大廠華碩(2357)的經營高層指出,華碩將轉型為行動運算的科技廠,這已經不是華碩第一次公開宣示轉型,顯示在智慧型手機、平板產業的成長下,NB/PC廠在行動網路的演變下,也要往手持式或隨處上網裝置產業靠攏。
看過去手機、智慧手機品牌廠的發展,明基電通(BenQ)與宏達電(2498)這2家公司,是在國際市場銷售量最高的台灣通訊科技廠,其關鍵在於研發速度快、機款多而且應用的技術最新,才能吸引消費者購買。
過去沒有作業系統(OS)的功能手機(feature phone)的研發時間也至少在3、4個月以上,而帶有OS的高階智慧型手機的研發時間則更長,約要長達6個月到9個月,如果是拿原型手機來作小改款,則可以縮短至3個月左右。
而每一家手機廠每年推出的新品如過江之鯽,每一季都有近百款手機問世,欲吸引消費者目光除了品牌行銷外,最重要的是公司的「研發續航力」,要分別能在上、下半年推出不同款的新機種來吸引買氣。
為了維持研發續航力,研發團隊其實必須在一段時間內至少有2~3個專案開發,才能夠確保在一年內推出至少4~6款智慧型手機問世;要維持這樣的研發速度,大約要有500~1,000人的各類RD工程師。
華碩為了能夠在行動運算、Qualcomm晶片組上累積研發能量,去年大舉徵才;據聞,華碩召募了不少宏達電離職的RD工程師,並陸續在智慧手機、變形平板上推出許多新產品。
而宏達電當然也沒有在研發上放鬆腳步,同時也和電信客戶積極合作,去年底到今年初推出5吋螢幕、金屬殼的旗艦手機,今年下半年預計還會發表螢幕超過5吋的機種。
宏達電這幾年來能夠推出令人稱讚的手機,其基礎並不是只有行銷與廣告、或是專利權的保護。其所仰賴的是研發能量的源源不絕,能夠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手機,或是跟上大螢幕、軟體服務的手機主流趨勢。
台灣過去在通訊產業的人才累積並不太多,主要還是來自少部份的微波通訊、多媒體軟體開發的技術人才,例如來自短距離無線電話、電信產業的工程師,之後這些工程師逐步轉戰到手機市場;之後明基電通、華山通訊、華宇集團則凝聚了通訊人才,分別在品牌、代工業中逐漸崛起。
在工程師的投資上,這些公司並不吝嗇,近期的例子是,華寶(8078)為了能夠讓研發團隊了解Windows Phone,近年投資數千萬元請微軟團隊來廠教授軟體與平台的開發流程,才能順利在今年出貨最新替客戶代工的WP8平台的手機。
儘管不同的智慧手機廠的差異性已縮小,行銷與廣告的重要性提升,不過,研發仍然是通訊產業的根本,PC/NB廠應該要先擺脫過去Wintel的思維,在Android平台開發上要作出差異化,並專注在未來4G行動通訊的新機會。
- 9/17兩大專家教你如何規劃投資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