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商混合爭議多 北市委託研究找解套 未來朝修法努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3-06 19:34
師大商圈爭議,引發關注「住商混合區」衍生的住宅環境問題,尤其臺北市除了師大社區之外,其他包括五分埔、永康商圈等,都有住商混合的類似問題,如果依法論法,許多區域都屬違規,為了提出解套方法,臺北市都發局今年下半年,會委託研究案,針對師大社區等的住商混合爭議,參考國外經驗,找出解套,擬定出可行性之後,朝修法方向規劃。(林麗玉報導)
臺北市都發局長丁育群說,臺北市有許多豪宅,蓋在土地使用分區商業區使用,已經與現行的法令土地使用分區相違 背,反過來師大商圈爭議,就是起因於住宅區大量開餐廳、咖啡店,引發居民抗議產生噪音、污染,儘管師大商圈爭議,北市府採記點制後,已經暫時解套,不過臺北市因地狹人稠,住商混和的問題普遍存在,為了提出解套,臺北市都發局今年下半年,編列了三百五十萬元,委託研究案,參考國外例如澳洲、倫敦經驗,針對住商混合的問題,找出彈性的解決方式,在兼顧防災、私密性、公共利益進行住商混合的整體研究,擬定出可行性之後,朝修土地管制自治條例法方向規劃。
臺北市都發局科長汪禮國說,臺北市的土地管制規則,從七十幾年開始,屬於剛性規定,法令採美國規定,不過臺北市的住商混合承襲日本,許多住宅區多是樓上住宅、一樓是商店、餐廳,混合使用已經行之多年,不過都不符合土管規定,混合使用要面對,否則臺北市有太多的違規使用。都發局表示,例如五分埔、師大社區都有類似的問題,未來會針對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混合使用,衍生出的外部性問題,提出解決方法,例如透過公寓大廈管理規定、街廓組織等,將原本法令僵化的部分,適度釋出彈性。
局長丁育群說,面對臺北市住商混合的長年爭議,北市府要面對,對於哪些法令不合時宜?要透過研究案找出解決的可行性。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