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流入施壓分析稱目前人民幣升速不合理
鉅亨網新聞中心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去香港打醬油更便宜了」,近期,這樣的說法不斷的被傳播。
對於人民幣的不斷升值,有分析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的經濟增長並不支持人民幣這樣的升值速度,但由於外國資金不斷流入等因素,推動著人民幣的不斷走高。」
資金流入壓力大增/
今年以來,在人民幣中間價對美元中間價不斷上調的帶動下,人民幣對美元在市場上也不斷上升。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今年以來已經升值近900個基點,並且多次創下匯改以來新高。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傑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匯率中間價在去年一段時間保持了穩定,近期應該是過去一段時間升值壓力的釋放;而國際上來看,美國在第三輪量化寬鬆之後,其它國家都在寬鬆,國際資本流入中國的壓力加大;而中國雖然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目前看問題並沒有那麼大。
近段時間以來,繼歐洲央行降息後,印度、澳大利亞及韓國央行也先後宣佈降息,加上美日持續加碼的量化寬鬆政策,全球流動性寬鬆勢頭愈演愈烈。
中金公司在最新發佈的《利差推升人民幣》研報中表示,「寬鬆的貨幣環境促使美日的銀行信貸條件近期有所放鬆,而套利帶來資金流入中國和人民幣升值壓力。」
據央行此前公佈的數據,從去年12年月以來的過去幾個月,外匯佔款餘額一直持續上升,去年12月到今年3月,外匯佔款分別新增1346億元、6836億元、2954億元和2363億元。而在外貿數據並不算好的情況下,分析師普遍認為主要是外國資金的流入所致。
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也認為,過去一段時間,資金流入的壓力非常大,是推高人民幣的重要因素。同時,為了防止熱錢進入經濟系統,央行將中間價不斷提高。[NT:PAGE=$]
專家:升值速度不合理/
楊宇霆認為,過去1~2個月人民幣的升值速度是很不合理的,畢竟各方面經濟數據都比較疲弱,雖然外貿數據都有增長,但現在大家普遍認為這種增長並不純粹。此前,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等多位專家也表示,近期人民幣的升值速度「不合理」。
近期,關於外貿「一日遊」不斷被提及,而國家外匯管理局也在近日發文嚴打虛假貿易。
根據統計局此前公佈的數據,4月份我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6%,跌幅超出市場預期,該數據也創下去年11月以來新低。PPI的超跌則預示經濟動能不足。
招商銀行高級經濟師劉東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期各方面並不是很景氣,但是4月份人民幣還在加速升值,這很難從市場層面解釋得通。目前從國際上來看,美元升值,其他主要非美貨幣都在貶值,而人民幣還保持這樣的升值速度,對我國出口的壓力非常大。短期看,人民幣還會升值,但是要看什麼時候升值告一段路,因為經濟情況並不能支持這樣的升值。
楊宇霆也認為,人民幣匯率在今年年中時會有一個明顯的調整。他認為,當國家外匯管理局收緊外匯管理的方式之後,資金流入壓力應該會減弱,6月份可能會開始出現調整。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