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眼鏡百花齊放 谷歌眼鏡又多了競爭者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7-20 13:59
□本報記者 張鵬
去年4月,集合了智能手機所有功能的谷歌[微博]眼鏡Project Glass推出時,其未來眼鏡的概念設計賺足了全世界的眼球。今年,Project Glass迎來了新的競爭者。
日前,來自威尼斯的廠商推出的一款名為GlassUp的智能眼鏡,並正式登陸籌平台Indiegogo,來為自己的上市募集資金。如果該項目能夠募得超過15萬美元的資金,一款比起Project Glass便宜不少的智能眼鏡就將在明年上市。如果GlassUp能夠成功上市,它相較於谷歌眼鏡具有更加開放和時尚兩大優勢。業內人士指出,智能眼鏡的受歡迎程度最終取決於它的智能應用,也就是哪些功能可以吸引住消費者。
強手如林 命運多舛
GlassUp還沒有正式上市,眼下智能眼鏡市場已是強手如林。除了谷歌Project Glass,法國Laster、日本Olympus也加入谷歌挑起的“智能眼鏡”的戰局。
2013年4月,谷歌僅用一年的時間就使得該款品具備了初步的應用功能,預售價為1500美元。據谷歌提供的官方參數,該款智能眼鏡配備了500萬像素的攝像頭和藍芽。眼鏡操控借助聲音指令,相關信息會出現在內置液晶顯示屏上,像素相當於在2.4米距離外看25寸顯示屏。智能眼鏡在接入網絡后,可以使用導航和短消息服務。
法國Laster發布的一款名為“EyePhone”光學智能眼鏡,利用“EnhancedViewTM”技術,相當於將106寸以上的大尺寸視頻影像投影在距離用戶3米的空間中。Laster還為EyePhone在視頻眼鏡的基礎上引入了增強現實技術,用戶在使用Eyephone眼鏡的同時又可以與社交圈保持互動,瀏覽、分享和討論相關話題;日本Olympus發布的MEG4.0,其顯示屏可以通過藍芽與智能手機或者平板電板對接。該屏幕位於攜帶者視線的正上方,利用內置加速計這一關鍵技術感受人的動作並做出相應的反應。
事實上,GlassUp自身還有多舛的命運。早在谷歌眼鏡曝光之前,GlassUp公司就已開始手設計一款內置抬頭顯示器的智能眼鏡,它們曾經為義大利空軍開發過抬頭顯示儀,所以公司的技術能力也不容小覷。然而,谷歌眼鏡的橫空出世給GlassUp項目帶來了重大的打擊,好在經歷了漫長的調整后這一項目有了開始募資的轉機。
[NT:PAGE=$]
后起不一定后進
要使用GlassUp、Project Glass這些智能眼鏡品,前提是用戶必須佩戴在頭上,這意味使用者必須改變多年養成的習慣。盡管GlassUp與Project Glass類似,但兩者仍有許多不同。
譬如,GlassUp並不具備谷歌眼鏡大多數最具競爭力的功能。GlassUp基本款沒有攝像頭,實用性上大打折扣。同時,它的黑白顯示屏使其看上去更像是Pebble智能手錶的競爭對手。值得注意的是,GlassUp會在佩帶者的視野中央顯示內容,並且不會阻礙用戶的日常生活。如果你正在和某人面對面交流的話,系統通知將會出現在對方胸前的位置。
實際上,GlassUp與Project Glass採用了不同的技術理念。它並不整合處理器部件,不具備自身的蜂窩網絡通信能力,以藍芽作為連接紐帶,GlassUp充分借助了用戶手中智能手機的強大處理能力。簡單說,GlassUp不能夠被定義為“智能眼鏡”,稱其為“眼鏡顯示器”更加合適。
GlassUp公司CEO Francesco Giartosio認為,時尚是他的制勝法寶,GlassUp的外形不像谷歌眼鏡那樣突兀,而是更加貼近傳統,並不是每個人都希望被貼上“極客”的標籤。另一個好消息是攝像頭將不被整合,今后帥哥美女們走在大街上的安全感又增加了幾分。
拋開時尚因素不談,如果GlassUp能夠成功上市它相較於谷歌眼鏡的另一大優勢在於更加開放:它擁有一套開放的手機客戶端介面,能夠支持多種作業系統的智能手機。這一切都意味無限的可能。與谷歌眼鏡的發展策略相反,第三方開發者可以盡情發揮他們的想象力,為GlassUp加入更多強大的功能。
曾有諮詢公司預計,2013年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將同比增長150%,達到12.4萬副,其增長動力將主要來自眼鏡軟件開發者想要拓展這一新方向的決心。2014年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將增長值250%。到2016年,包括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將達到660萬副。但也不排除會出現較為糟糕的情況,即眼鏡應用的研發者未能從需求角度吸引住消費者。營銷人士指出,這一切也都最終取決於眼鏡的智能應用,也就是哪些功能可以吸引住消費者。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