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富士康的如意算盤:佈局電視靜待時機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導語:5月7日出版的美國《紐約時報》印刷版刊文稱,隨蘋果公司的iPhone和iPad訂單降低,富士康也開始另謀出路,逐漸擺脫對這家公司的依賴。而從近期的種種跡象來看,電視機已經成為了他們的重要選擇。然而,仍有分析師懷疑,富士康只是在提前佈局,等待蘋果推出改變世界的電視品,重新提振需求。

以下為文章全文:


擺脫蘋果

郭台銘几乎滿足了蘋果公司的所有要求。他不光攬下了全部的iPhone訂單,還成功降低了成本。當蘋果公司在中國大陸的工廠因為工資低、環境差遭到批評時,真正受到責難的,不是蘋果公司,而是郭台銘的富士康科技集團,又名鴻海。這是一家總部位於中國台灣,但多數製造業務都是在中國大陸完成的代工巨頭。

但現在,作為全球化重要注腳的富士康,卻開始部署一些不久前還難以想象的計劃:它將把目光放得更遠,遠到几乎看不見蘋果。

說白了,富士康想降低對蘋果的依賴。它的新戰略是逐步減少為其他企業代工品,向自主開發轉型,尤其是力推自主設計和製造的平板電視機。

“富士康感覺蘋果的光環不再像以前那樣牢不可破。”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師傑米·王(Jamie Wang)說,“所以他們覺得應該在蘋果之外尋找其他業務,以便實現增長。”

作為蘋果公司、戴爾、惠普和亞馬遜等美國電子企業的最大代工伙伴,富士康之前遭遇了各種勞資糾紛、員工自殺、生事故,它的用工環境和工作方式也屢遭詬病。該公司已經與很多客戶合作改善了工作環境,上調了薪水,還提升了勞動標準。

尋覓財運

4月的一個陰雨蒙蒙的午后,在富士康的總部,300名員工聚在關公的塑像前燒起了香和紙錢。這尊塑像是篤通道教的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親從山西空運來的,它還親自把它“請”到了自己的製造帝國的大門口。在中國的傳統裡,關公被人尊為財神。

財運是這家全球最大電子代工企業當前所急需的。上月,富士康公佈的第一財季營收同比下滑19.2%,,主要是因為其最大客戶蘋果公司的iPhone和iPad訂單減少所致。

蘋果公司發言人拒對富士康的狀況發表評論。但分析師估計,蘋果公司至少為富士康貢獻了40%的營收。擺脫對蘋果公司的依賴非易事:要在當今這個時代通過電視機賺錢十分困難,各大日本電子廠商的悲慘遭遇便是最好的例證。據富士康發言人邢治平透露,該公司生的60英寸電視機在台灣只賣了2萬台,但他拒披露通過其他合作伙伴實現的銷量。

富士康的窘境折射出台灣代工企業的共同尷尬:他們的命運嚴重依賴客戶。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企業成功轉型為自主品牌,例如HTC和華碩。但當他們開始與客戶展開正面衝突時,便會被客戶逐漸拋棄。

富士康的問題可以用兩組統計數據來闡述。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NPD DisplaySearch測算,2012年全球液晶電視機需求量下滑1%,各類電視機總需求量下滑6%。另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DC統計,2013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陡降13.9%。

正因如此,很多製造企業的利潤也都隨之下滑。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協會副會長羅懷家(Luo Huai-jia,音譯)說,“台灣企業總是依靠代工業務,我們現在應該把重點轉向自主設計製造和直接滿足消費者需求。”

富士康消費電子部門Kay Chiu在電子郵件中稱,生轉型背后的原因來自消費者興趣和垂直整合。“我們仍然需要利用商業合作伙伴的優勢,向市場提供有吸引力且最具競爭力的品。”他說。其他富士康高管則拒發表評論。

佈局電視

從去年開始,富士康的新戰略便在它的投資選擇中體現出來。郭台銘個人出資8.4億美元收購了亟待資本注入的夏普日本市液晶面板工廠37.6%的股份,此舉幫助富士康迅速控制了面板零部件,而這類品約占其電視機成本的50%以上。

富士康隨后於10月推出了60英寸的電視機,而據邢治平介紹,這款品有90%的零部件是該公司自主生的,例如液晶面板、背光和機械部件。

該公司還利用睿俠(RadioShack)和Vizio的品牌,分別在中國和美國銷售電視機。“包括蘋果和諾基亞在內,合作伙伴的下滑並未影響到我們。”邢治平說,“我們不想坐等訂單,而是要與很多客戶談判,詢問他們是否能夠充分利用我們生的品。”他表示,該公司無意發展自有品牌,而是計劃利用合作伙伴的營銷和分銷網絡。

“鴻海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子生服務公司,”富士康高管Kay Chiu說,“我們是一個面向所有品牌客戶開放的平台,發展自主品牌不符合公司的政策。”

過去6個月間,富士康已經逐步找到了其他的合作伙伴。該公司在中國台灣和中國大陸與多家有線電視和互聯網電視運營商建立了合作關係,通過捆綁這些企業的訂服務來獲得補貼,模式與智能手機從運營商獲得的補貼相似。

比如說,只要用戶同意在兩年的合約期內,每月向台灣中華電信支付1158元新台幣(約合40美元)的電視服務費,便可以3.38萬元新台幣(約合1150美元)的低價買到一台60英寸的電視機。

賠本銷售

分析師認為,富士康的戰略滿足了兩個看似矛盾的目標。該公司不希望與客戶展開直接競爭,原因是它要為索尼、夏普和東芝組裝品。(該公司還為惠普和戴爾組裝PC,為任天堂組裝游戲機,為亞馬遜組裝Kindle。)但它也需要消化市工廠生的過量液晶面板,以便充分利用較低的單位生成本。因此,富士康與合作伙伴展開了談判,以等於或低於生成本的價格銷售電視機。

“在花費約8.4億美元收購了一家工廠后,你還要幹什麼?”瑞士信貸分析師湯普森·吳(Thompson Wu)說,“你只需要做一個決定:究竟是應該生利潤較低的電視機,還是讓工廠就那麼置下去?”

“台灣企業將會一直採取這種模式。為了打開市場,他們會賠本銷售。”巴克萊分析師科克·楊(Kirk Yang)說,“隨銷量增加、規模擴大、體驗改善,他們最終會賺取微薄的利潤。”

湯普森·吳認為,由於郭台銘入股市工廠時承諾購買其半數能,令這一壓力進一步增大。NPD Displaysearch估計,市一年的60英寸面板量約為670萬至680萬片。

合作伙伴Vizio可以幫助富士康消化部分電視機,但也只是部分而已。據NPD旗下零售追蹤服務統計,2013年前三個月,Vizio在美國60英寸及以上尺寸的平板電視銷量中占比為30%,位居行業首位,夏普以29%的份額位居第二。但NPD DisplaySearch分析師保羅·格雷(Paul Gray)表示,在最重要的聖誕購物季期間,該公司在北美市場的相同尺寸電視機出貨量僅為40.3萬台。

靜待時機

多數分析師都認為,富士康需要一家規模更大的電視機客戶。目前,電視機在富士康營收中的占比不足5%,遠低於蘋果公司的貢獻。而且,有分析師認為富士康只是在等待時機,期待蘋果公司推出改變世界的電視機品,以便再度提振需求。

蘋果公司和富士康發言人均拒發表評論。

分析師表示,郭台銘出資購買液晶面板工廠,以及在電視業務上展開的垂直整合,都表明他期待蘋果發齣電視機訂單。

“等到蘋果生電視機時,他們肯定比任何企業都更加熟悉這項業務。這就是他們的如意算盤。”瑞士信貸的湯普森·吳說,“他們打賭這種模式一定能成功。”(書聿)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