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評論:全球化進程的逆轉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5-07 08:10
導讀:財經撰稿人達斯(Satyajit Das)在MarketWatch撰文指出,在金融危機之后,各國日益轉向自給自足型的經濟,全球化進程面臨逆轉的重大威脅。
以下即達斯的評論文章全文:
愈來愈多的證據都顯示,全球化之路已經走到了盡頭。貿易和跨國投資的增長曾經是繁榮和發展的基石,但是現在,歷史潮流卻面臨重大逆轉的可能。
正如英國著名政治家帕默斯頓所說:“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后,這些利益就導致了封閉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形態的回歸,這種封閉的經濟形態下,國際貿易和資本流動都變得非常有限。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全球貿易和資本流動迎來了飛速擴張的時代。全球化創造了強勁的經濟增長,而增長又為全球化提供了可靠的基礎,兩者之間形成了良性循環。面對全球化,各國都願意犧牲一些自己的利益,因為一體化所帶來的好處要超過他們所付出的代價。
開明的利己主義支撐整個系統,只要它能夠為多數國家帶來繁榮,一切就都可以順暢運轉。可是,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后,在許多國家看來,繼續經濟和貨幣一體化進程所帶來的好處就沒那麼大吸引力了。
轉向內部
整體經濟增長速度降低下來,而且在可以預見的相當時期之內,估計也將相對疲軟。一些國家封閉了自己的經濟邊境,將視線轉向國內,他們相信,這樣自己就可以獲得更大的增長份額,為自己的居民帶來更大的繁榮。
對於新興國家而言,參與全球經濟系統所帶來的好處,首先是可以幫助他們提高本國的生活水準,但是現在這好處卻已經大打折扣。他們害怕的,是自己不得不為許多發達國家的問題埋單。
在經濟一體化的世界當中,食品和各種必需商品的供應鏈日益國際化。這就使得供應鏈很容易受到成本結構、貨幣價值和交易成本等因素變化的影響,此外,氣候或者環境因素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人們還愈來愈意識到,專門分工會使得一國或者一地的經濟非常容易遭遇供應鏈上其他國家或者地區的競爭壓力,這也是很多國家轉向封閉的一個重要原因。
[NT:PAGE=$]
金融危機讓人們發現,一體化會削弱具體國家經濟政策的效力——除非其他國家也能夠採取協同動作。
面對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各國政府的反應是以大規模的開支計劃來支持經濟。在很多情況下,都會因此出現巨大的金融漏損,開支實際上是推動了進口,而不是刺激內需、就業、收入和投資的增長。至於稅務政策的改變,一旦其他國家也採取了類似行動,也將變得了無意義。
各個領域的崩壞跡象,如貿易限制、貨幣操控、資本控制和掠奪性監管等等,現在都在發出信號,告訴我們全球化正在退潮,自給自足時代正在回歸。
限制政策
盡管二十國集團一再發表聲明,重申自由貿易和避免重犯1930年代錯誤是多麼重要,但是貿易限制還是甚囂塵上。大家這樣做是為了保護本國的工業,支持本國的標誌性企業,改善本國的就業和收入情況,以及獲得競爭優勢。
補貼,政府採購青睞本國供應商,“支持國貨”的運動,優惠融資,以及工業優先的政策,這些都成為了引導需求的工具。與此同時,安全與環境標準則成為阻止外國品進入本國市場的擋箭牌。
為了操控貨幣匯率,採用了直接干預、壓低利率和量化寬鬆等政策手段。貨幣貶值可以使得出口變得更有競爭力,幫助自己的國家奪占全球貿易當中的更大份額,推動經濟增長。與此同時,貶值還可以通過削弱持有本國債務的外國投資者的購買力來降低真實債務水平。
資本的自由流動日益受到限制。2008年以來,跨國資本流動的速度明顯減緩,全球金融資每年的平均增長速度只有1.9%,而1990年至2007年期間,這一速度曾經達到7.9%。
此外,那些政府債務水平較高,融資相對困難的國家也希望能夠控制資本外流。
發達國家的低利率和疲軟貨幣使得資本流向了新興市場國家,那裏利率更高,貨幣前景也看好。短期內大量資本流入,流動的波動導致了這些國家貨幣升值,並造成了通貨膨脹壓力,直接威脅到了經濟的穩定。巴西、韓國和瑞士都不得不對資本流入採取了控制措施。
與此同時,各國日益傾向於動用監管手段來獲得優勢。
在金融危機之后,發達國家協同動作來強化金融機構監管。最初,他們是希望這些做法能夠成為國際標準,確保一致性和平等的競爭。
問題在於,對那些汲汲於複雜金融品的跨國金融機構所實施的嚴格監管不見得就適合那些並不怎麼發達的金融系統。打必須以監管來強化金融系統的幌子,美國已經貫徹了一些旨在讓美國銀行獲得商業優勢的措施。
新興國家尤其強調,接納這些動議將妨礙本國的銀行行使正常職能,使得他們提供支持本國經濟的信貸時遭遇困難。此外,因此生的重大守法成本也將削弱他們的競爭能力。面對這些監管標準,他們愈來愈表現出懷疑的態度。
這些差異或許會導致缺乏統一金融監管的局面出現,造成全球金融系統的巴爾幹化。
所有這些步驟都在阻礙資本的自由流動,而后者正是全球化的重要標誌。
自給自足或者說封閉的經濟是一種處理這些壓力,重新進行國內控制的自然而然的方法。一旦一個國家採取了這樣的政策,其他國家也不得不跟進效仿。
盡管全球貿易帶來的經濟好處很大,但是這個世界退回自給自足模式,採取更有利於封閉經濟的政策,這種可能性現在已經非常巨大了,而其影響將是非常深遠的。(子衿)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