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常回家看看入法 66.9%支持 但力不從心盡孝難

鉅亨網新聞中心


7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國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施行,其中被稱為「常回家看看」入法,即「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的規定格外引人關注。

據中新網報導,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搜狐新聞客戶端,進行的一項有3277人參與的調查顯示,66.9%的受訪者支援「常回家看看」入法,11.7%受訪者表示反對。63.3%的受訪者表示「常回家看看」入法對自己探望父母的次數沒有影響,21.2%的受訪者表示法律實行後自己會增加探望父母次數。


31.4%受訪者認為「常回家看看」入法強調了孝道的社會價值

公眾怎麼看「常回家看看」入法?調查顯示,31.4%的受訪者認為「強調了孝道的社會價值」,30.8%的受訪者認為「是一種倡導性規範」,23.6%的受訪者認為「是一種法治的善意」。同時,16.7%的受訪者認為此規定「混淆道德規範與法律約束」,8.8%的受訪者認為是「公權干預私權」。

北京市民白羽去年剛有了孩子,她的父母現在和她住在一起幫忙照顧小孩,公公婆婆則仍在老家河北石家莊。石家莊離北京雖然不遠,但是他們夫妻倆以前每年也就幾個節假日會回去看一看。現在,帶著一歲多的孩子出門就更不方便了,更多時候是爺爺奶奶到北京來看孫女。

在白羽看來,年輕人盡孝有很多種方式,不能完全用探望父母這一件事情去評價。不過,如果子女經常不回家,肯定做得不夠好。所以,「常回家看看」入法對於年輕人來說就是「一根弦」--提醒子女要多去看望父母。

老家在河南鄭州農村的90後打工者鞏新表示,她曾看到一個老人,有好幾個孩子但都不孝順,老人把子女告到法庭,雖然最後法律支援了老人的訴求,但他們之間的親情卻沒法挽回了。「經常回家看父母是一種良知。如果一個人沒有良知了,法律再怎麼約束也沒多大意義」。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姚遠認為,立法在引導年輕人更加積極地關注老人的精神需求、為父母盡孝養老方面起到了正面作用。但他同時擔心這個法律規定缺乏約束力。「老年人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更需要子女持續的關懷。僅靠法律形式不能解決最根本的問題。相比于立法,我們更應該營造一種良好施孝的社會氛圍,讓子女從內心深處感到養老不僅是個人行為,還是一種社會責任。」

64.4%受訪者直言周圍年輕人在父母的養老問題上有憂慮

「不是我們不想回家,而是沒法兒常回去。」北京某國企職員張爍和周圍不少家在外地的朋友每年只有春節才能回老家。平時如果因為一些事情回家,工作很可能就沒了。「在大城市打拼不容易,父母總會從我們的角度考慮問題。經常只有我們打電話主動去問,他們才會說前一陣兒出了什麼事。我有個朋友,他母親做了支架手術,兩個月後他才知道消息。」(接下頁)

[NT:PAGE=$]

在北京當保安的趙力是一個60後,他感覺他兒子贍養父母的壓力非常大。「他要養我們老兩口、岳父母,還有我父親也就是他爺爺,那邊還有姥爺。小兩口如今剛有孩子,我怎麼指望他們呢?」

調查顯示,64.4%的受訪者直言周圍年輕人在父母養老問題上有憂慮。

姚遠認為,從子女角度來說,贍養父母受制於兩個層面:一是「心」,即養老意願;二是「力」,即養老能力,包括經濟上和時間上。他覺得現在年輕人在父母養老上往往處於一種「有心無力」的狀態,經濟能力、工作壓力、養兒育女等因素造成年輕人在「心」和「力」上不平衡。「責任壓力」與「能力局限」之間的矛盾是造成青年孝敬父母焦慮的根本原因。

66.0%的受訪者期待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談及將來怎麼養老,趙力現在能想到的就只有靠自己。「我兒子要養孩子,開支會越來越大,真怕小兩口承擔不起。我們農村也有敬老院,但條件比較差,沒法兒跟城裏比。所以為了養我和老伴的老,我還得再『奮鬥』幾年。」

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78億。未來20年,中國人口老齡化將日益加重。全國老齡辦2012年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達49.7%,農村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也達38.3%。

清華大學一位研究老年社會學的教授表示,面對巨大的老齡化壓力,我們需要在家庭養老方面有一種總體政策引導。比如南韓對與老年人住在一起的子女,在各種稅費上都有優惠。這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政策引導。

這位教授認為,針對中國目前的家庭養老狀況,國家從政策層面上需要做好兩件事:首先要保障老年人的收入,老年人只有在物質上能夠獲得基本保障,才能真真切切減輕子女的負擔;其次是醫保問題,因為老年人的醫療費用是家庭中一個非常大的負擔。把這兩個問題解決好了,其他問題就讓家庭自己調整。事實上,在人口老齡化的挑戰中,中國大部分家庭都在努力為老年成員提供有利身心健康的環境。另外,為了保障家庭養老,社區服務層面上也要有政策鼓勵市場發揮積極作用。

國家政策如何助力年輕人解決贍養父母問題?調查顯示,66.0%的受訪者期待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46.4%的受訪者希望嚴格落實探親假和帶薪休假,41.3%的受訪者建議擴大養老保障覆蓋範圍,34.5%的受訪者建議簡化醫療異地結算手續,31.4%的受訪者希望「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子女與父母同住」,25.3%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准許老人戶口隨子女遷移。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