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寶週刊〉選股技中計:生技+IC設計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5-03 17:32
主計處公佈Q1 GDP僅1.54%,比2月預估值3.26%大幅下修,股市不跌反漲還突破前高8089,意味市場更在意的是政府如何大刀闊斧救「悶」經濟,從監委糾正財政部對證所稅立法時機不對,到立委積極參訪證交所要求辦理民調檢討證所稅對股市影響,時間逼近520馬英九總統第2任期就職滿1年,畢竟股市是經濟的櫥窗,為了挽救經濟,證所稅的存廢或修正,似乎已經到攤牌的地步。
資金行情啟動
美國與日本採取貨幣寬鬆政策救經濟,分別讓美股道瓊持續改寫歷史新高,日經指數近半年來大漲超過5成,台灣無寬鬆貨幣的本錢,更無緊縮政策的空間,即便發生歐債危機的歐洲各國也漸漸放棄撙節改採擴大振興經濟的政策,台股的漲跌雖與國際盤連動高,但證所稅絕對是台股成交量的關鍵影響因素,國際黃金價格從去年10月每盎司接近1800美元到4月一度見到每盎司1358美元,資金從低風險性資產撤出,轉向高風險性資產,很多人等著看已經大漲特漲的美股由高檔墜落,美股卻還是依舊強勢,顯示股市就是這股資金去處之一。
5月資金回流生技新藥
相對美股的高基期,台股與其連動性高,基期卻相對低,這次外資敏感度算高,打從4月中旬開始持續買進臺指期多單留倉,到上週淨多單已經超過2萬口,台幣升值力道加大,資金潮已經啟動,今年以來利空連連,內資散戶早就退場,資金行情之後,軋空行情呼之欲出,但證所稅問題一天不排除就有8500天花板的心理障礙,所以5月的行情不是在指數而是在個股,何況5月還是電子淡季, 在短線籌碼漸亂之下, 資金將回流生技,生技股王精華光( 1 5 6 5 )及股后F-金可(8406)盤堅向上沒變,生技新藥則是在基亞(3176)及合一(4743)補跌之下,拖累智擎(4162)、醣聯(4168)等退到長線低檔。
生技長線看好
導火線是基亞宣佈1 6 0元現增與當時股價有約16%價差,但此次僅增資8000張, 股本從12.9億元增到13.7億元增幅僅6.2%,也就是說舊股賣出後根本無法認回新股,而其他新藥也跟著比價下跌,這僅是短期現象,畢竟生技新藥每家的研發方向不同,臨床進度也不同,即便有一家新藥研發出狀況,也跟另一家無關,這種產品差異性與高門檻性,不能與標準化的電子業混為一談,生技沒有供不應求,產品價格上漲各家生產類似產品的公司就雞犬升天,或是供過於求,產品報價格崩盤,造成產業股價大跌特跌的問題,基亞C波趕底結束前不要搶短,但止穩訊號只要出現,生技要反攻速度也會很快。
[NT:PAGE=$]
電子上游業績先升溫
電子是台股核心,但進入5窮6絕淡季時期,選股難度高,此時業績能領先在淡季升溫的應該是電子最上游晶圓相關,臺積電法說透露Q2好到破表,顯示上游IC設計投片量大幅增加,最大的原因來自於智慧型手機在大陸賣得很好,聯發科(2454)是大陸手機晶片龍頭,智慧型手機晶片出貨量大增,Q2營收季增率達20~30%,估毛利率挑戰43%挑戰近6季以來新高,可見受到高通降價威脅沒想像中那麼大。
設備股比價空間大
另一投片量大增的IC設計業者來自驅動IC,不論大、中、小尺寸面板現在皆追求解析度的提升,用到的驅動IC數量大增,以4K2K超高畫質大尺寸面板為例,LCD驅動IC使用量是Full HD面板的1倍,這讓驅動IC大廠聯詠(3034)今年的業績充滿爆發性,目前股價延月線持續盤堅。
(萬寶周刊提供)
【完整內容請見《萬寶週刊》1018期】
【撰文/王榮旭】(來源:《萬寶週刊》1018期)
【本期封面故事】技中計 悶經濟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