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雨前的寧靜?歐元區醜聞示警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2-07 14:11
導讀:MarketWatch專欄作家德拉梅德(Darrell Delamaide)撰文指出,近期西班牙和義大利的醜聞再度證明,歐元區看似平靜的局面其實極為脆弱,已經禁不起再進一步的打擊。
以下即德拉梅德的評論文章全文:
看上去,市場已經擺脫了本周剛開始時候歐元區帶來的不良影響,但是我們顯然不應該因此忘記西班牙和義大利的政治醜聞曾經造成怎樣的影響,這其實是在提醒我們,歐元區的平靜本質上是多麼脆弱。
周末的相關報導先是爆出西班牙保守派政府捲入賄賂基金的醜聞,繼而又帶來關於義大利可能的銀行欺詐的最新證據,讓預計將使在本月晚些時候的全國大選中獲勝的一方名譽受到玷污。
盡管若幹經濟指標都呈現出積極的色彩,尤其是Markit歐元區採購經理人指數的下跌幅度是近十個月最小的,但是在高度動蕩的政治環境當中,歐元的處境依然是非常脆弱。
事實上,錫耶納牧山銀行(Banca 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可能造脹目的問題不但影響到了議會選舉的前景,而且還直接影響到了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因為事件發生時,他正擔任義大利央行的行長,身負監管的職責。在歐洲央行准備承擔起監管全歐最大銀行們職責的時候,發生這樣的事情顯然會動搖外間對德拉吉的信任。
德拉吉上周迅速訪問了米蘭,會見了義大利央行的官員,簡單那介紹了錫耶納牧山銀行在2010年被發現一些奇特的衍生品合約的情況。現在,外間普遍猜測該行是用這些合約來掩蓋自己的虧損。
在義大利,蒙蒂總理的政府正因為救援該行的決定而受到攻擊,而前總理貝盧斯科尼則在利用醜聞的不斷髮酵來積累資本,希望能夠在選戰當中有所作為。
民調顯示,貝盧斯科尼的政黨支持率明顯上升,而與此同時,原本被認為已經鎖定選舉勝利的民主黨和貝爾薩尼,其支持率卻在醜聞爆發之后大跌。錫耶納牧山銀行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銀行之一,歷來和貝爾薩尼的政黨過從甚密。
[NT:PAGE=$]
貝盧斯科尼有效地利用了眼前的事態,而且許諾要廢止蒙蒂政府推行的不得人心的,懲性的新不動稅。如果貝盧斯科尼延續近期的竄升勢頭,他就可能組成一個穩定的政府,而這種情況下,義大利是否還會願意沿布魯塞爾劃定的路線前進,就大可懷疑了。
與此同時,西班牙首相拉霍伊也不得不眼看自己的支持率垂直下墜,因為有報導稱,他也在那些接受賄賂基金好處的政治家之列。他已經做出了反應,稱自己得到好處云云完全是子虛烏有,這醜聞完全是一場旨在抹黑執政當局的陰謀。
可是,伴隨愈來愈多的細節被披露出來,要求他辭職,甚至舉行新的大選的呼聲日益高漲。拉霍伊是2011年下半年上台的,當時深受歐元區危機衝擊的西班牙的選民們將怒火傾斜在了首相、社會黨人薩帕特羅頭上。
自上任以來,拉霍伊其實一直是在走鋼絲,他一方面確實在西班牙推行了緊縮政策,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避免不得不執行更加嚴格的緊縮政策——如果西班牙被迫尋求歐盟的援救,這几乎是必然的先決條件。
和大多數其他歐洲國家一樣,西班牙的政治家們也在遭受歐元危機的成批屠殺。目前,拉霍伊最值得慶幸的,就是社會黨領袖魯巴卡巴在民調中的支持率甚至比他還要低。
可是,正如貝盧斯科尼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反彈所顯示的,只要選民們認定布魯塞爾和柏林塞給他們的緊縮政策不是最適合自己國家的解決方案,他們就很可能選擇其他選項,哪怕后者看上去也不怎麼理想。
事實上,在南歐的這一輪動蕩之前,12月下旬,德國有媒體報導稱,默克爾政府已經制定了計劃,要在9月選舉后,在本國也推行緊縮政策。
問題在於,只要德國削減開支,哪怕動作很小,也會迅速讓整個大陸的增長預期受到打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對報導作出了反應,尖地提醒德國稱,沒有背負金融市場巨大壓力的國家不應該急削減開支。
當然,這所謂的緊縮計劃也可能只是一種政治姿態,是為了應對宣稱政府未能平衡預算的攻擊。
總而言之,歐元危機其實也在為德國自己敲響喪鐘,歐洲最大和最健康的經濟體在9月大選之前也將不得不面對自己的政治動蕩。
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再一次政治醜聞,或者再一次銀行破一旦出現,無論在南歐還是北歐,都可能觸發全球投資者的新恐慌——近期的一切都證明他們的神經已經到了最緊。(子衿)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