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4月PMI小幅回落 專家稱經濟回穩基礎仍需鞏固

鉅亨網新聞中心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昨日(5月1日)出爐的4月份官方PMI再次確認中國經濟復甦艱難。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 (下稱「CFLP」)、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佈的2013年4月份中國PMI為50.6%,雖然連續7個月高於50%,仍處在平穩區間,但指數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

    CFLP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4月份PMI小幅回落,表明經濟回穩的基礎還不牢固。從需求面看,新訂單指數、出口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均在下降;從庫存方面看,產成品庫存和採購量指數也在下降。這些情況表明,訂單水平下降開始使補充庫存轉為去庫存。綜合這些情況,預計未來經濟增速有小幅下行的可能,應著力穩定國內需求,提高經濟回穩的可持續性。

經濟需求不旺致PMI回落

    除總指數回落外,各主要單項指數也出現不同程度下降,代表經濟需求的新訂單指數在4月僅為51.7%,比上月下降0.6個百分點。

    從行業看,電氣機械器材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等15個行業超過50%;石油加工及煉焦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等6個行業低於50%。

    CFLP報告認為,市場需求擴張總體處於合理區間,特別是裝備製造業處在較高水平,達到54%以上,波動較小;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明顯上升,升幅超過4個百分點,反映出基礎建設投資、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等投資性需求保持良好態勢。

    該機構特別指出的是,消費品行業新訂單指數回落至50%以內,近期擴大內需的關鍵在於推動消費需求增長。

    與需求指標相呼應的是,上月生產指數也小幅回調至52.6%,比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位於50%上方;石油加工及煉焦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等7個行業低於50%。

    CFLP稱,採購量指數小幅回落。原材料庫存指數沒有出現明顯變化。這些情況反映出工業生產形勢基本平穩。當前工業生產增速有所回落,主要是因為產能過剩行業、高耗能行業增速減緩,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和合理性。[NT:PAGE=$]

產能過剩困擾經濟

    在PMI中購進價格指數往往與物價水平有很大關聯性和先導性,4月份該數據大幅下降為40.1%,比上月下降10.5個百分點。

    從行業看,僅有食品及酒精飲料制茶製造業高於50%;其餘石油加工及煉焦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等20個行業均低於50%。

    從區域看,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均低於50%。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均低於50%。

    4月PMI一個最為鮮明的特點便是經濟下行與國家控制產能之間的膠著關係。CFLP稱,當前生產指數仍高於訂單指數水平。控制產能過度釋放,實現市場供需平衡發展,是當前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的關鍵之一。

    該報告同時稱,本月購進價格指數已經連續回落到40.1%的水平,部分原材料價格已經回落至較低水平,影響了企業效益增長,應加強控制產能釋放力度,穩定價格水平。

    以水泥行業為例,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一季度水泥企業虧損面較上季度有所縮小,主要得益於國家淘汰落後產能力度增強。

    但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孔祥忠表示,預計今年二季度,受季節因素影響,水泥產量會有明顯回升,但受產能過剩影響,預計水泥價格反彈的力度不會很大,漲幅在每噸30元~50元。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今年宏觀政策要穩住,要著力釋放內需潛力,大力發展綠色消費和服務消費,先行取消下放一批投資項目審批事項,嚴格控制「兩高」行業盲目擴張等等。

    瑞穗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伴隨著一季度悲觀經濟數據出爐,信貸數據強勁並未引起實體經濟復甦,反而有一些風險,如產能過剩、影子銀行與地方政府債務平台等等,有所上升,決策層對中國經濟的擔憂情緒加大。

    國資委也成立保增長小組,要求央企利潤增長10%以上。沈建光認為,這充分說明了地方國有企業面臨困難,微觀實體運行疲軟。

    但他同時稱,困擾中國經濟的產能過剩,企業借新債還舊債等問題的成因都涉及深層次的矛盾,僅靠財政與貨幣政策或許只能頂一時之用,面對經濟下滑,本屆政府並未動搖改革的決心,仍舊希望通過改革而重新獲得經濟增長動力,這也就意味著不會推出大規模的刺激措施。

    CFLP報告亦稱,結合今年以來經濟運行出現的新變化,應側重於控制產能過度釋放,擴大消費需求,穩定價格水平,著重於引導和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升級和企業經營模式轉型,促使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