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攻擊增 美完成網戰準則 歐巴馬擬先發制人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綜合報導 2013-02-05 15:26
全球網絡軍備競賽近年愈趨激烈,多國投放鉅資發展網絡武器,令網絡世界儼如「沒硝煙的戰場」。美國近日完成檢討網絡攻擊準則,《紐約時報》引述參與檢討的官員指,報告容許華府在總統歐巴馬授權、在外國有意向美國發動大規模網絡攻擊的情況下,先發制人攻擊對方。
香港《文匯報》報導,美國政府未來數周會首次為美軍應對或反擊網絡攻擊訂下準則,據悉新政策將允許情報部門在海外網絡搜索潛在威脅,並在歐巴馬授權、於未有宣戰下,以破壞性手段攻擊對方。官員表示,由於網絡武器政治敏感度極高,使用準則將被列為最高機密,不會公開。同時由於威力堪比核武,只有美國三軍最高統帥 (即總統) 親自下令,才能出手。
美國近年遭網絡入侵次數日增,國土安全部最近宣布一座發電廠因此癱瘓數星期,《紐時》、《華爾街日報》及《華盛頓郵報》近日亦宣稱曾遭黑客入侵。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 (CFR) 資深成員法爾肯勒夫坦言,美國討論網絡攻擊的潛台詞其實是「如何應付中國」,稱兩國近年經常在這問題上交鋒。
報導指,歐巴馬只在首個任期初批准向伊朗核設施發動網絡攻擊,並囑咐軍方確保不會波及醫院與電力供應。專家指,網絡攻擊可導致敵方軍隊、供電網、金融系統及通訊網絡癱瘓,戰術效果顯著,加上犯罪分子或恐怖分子等非國家勢力亦有能力發動網絡攻擊,令敵方難以追查。
然而,先發制人戰術一向備受爭議。如美國前總統布希 2003 年曾以「擁有大殺傷力武器」為名,向伊拉克發動戰爭,事後卻無法尋得武器,遭各界批評。歐巴馬過去多次憂慮,美國使用網絡武器會予人反擊口實。資深官員指,情報部門很難提供證據,證明對方有意向美國發動網絡攻擊,一旦被攻擊的國家聲稱無辜,美國便會站不住腳。
新政策亦規定,國防部不會參與抵禦針對美國企業或個人的網絡攻擊,但允許軍方在美國遭受「重大網絡攻擊」時介入並作出反擊。然而,美軍至今未有清晰界定何謂嚴重網絡攻擊,也難以為網絡戰界定「合理和合適的反擊力度」。
《星島日報》報導,美國國防部剛通過未來數年把網絡安全部隊擴大四倍,試圖提升捍重要電腦網絡的能力。準中情局長布瑞南(John Brennan)在研發政府網絡戰政策中扮演要角。
迄今只知歐巴馬批准過一次網絡戰,下令針對伊朗核濃縮設施加緊展開一連串網絡攻擊。《紐時》指出,這場作戰名為「奧運」 (Olympic Games) ,前總統布希時代已在國防部內進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