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五輕」遷廠 後勁居民催生「煉油廠生態公園」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4-26 09:48


「五輕」遷廠 後勁居民催生「煉油廠生態公園」(林憲源報導)

位在高雄市楠梓區的中油高雄煉油廠將如政府所承諾的在民國104年底前完成遷廠,高雄煉油廠內的許多工場陸續關閉,至今只剩下二十座工場還在運轉。


104年底完成遷廠之後,廣達182公頃的廠區土地該如何運用?後勁居民訴求成立生態公園,他們組成「煉油廠生態公園促進會」希望政府將被污染的土地整治復育,成立生態公園,還給當地居民土地正義。「煉油廠生態公園促進會」會長當地耆老黃奕凱說:後勁居民承受污染太久了,居民的希望就是將煉油廠關廠後的土地設立生態公園,希望後代子孫不用再為與污染為鄰擔心受怕。

高雄煉油廠遷走之後,182公頃的廠區土地無法立刻使用,因為廠區土地經過七十年煉油廠營運,油污滲入土壤和地下水,廠區許多土地都被列為污染場址,這片土地就算復育也需要十幾二十幾年的時間。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說,中油高雄廠的遷廠是個契機,如果將這塊土地復育規畫成生態公園,對北高雄是脫胎換骨的機會,長久以來楠梓居民忍受煉油廠的有機揮發物污染,如果將這塊土地復育成生態公園,必然可以改善當地的空氣品質,可以把污染土地和地下水的廠區,轉變成為清新空氣以及乾淨水源的提供者。

生態公園促進會發起生態公園競圖比賽,希望參加者提供跨領域的思考,將182公頃的受污染土地規畫內容包括生態公園、煉油廠工業遺址公園、文創產業基地、以及石油污染復育教育區等。主辦單位希望參與競圖者實際走一趟中油高雄煉油廠,再規畫哪些建物應該保留或拆除,並考量鄰近社區的發展。

後勁居民以及環保團體希望在煉油廠遷廠後規畫成生態公園,在他們心目中也有典範,生態公園促進會執行長沈建全說,他們希望援引「德國魯爾工業區」的成功案例,把重度污染的土地重新找回生命力。「魯爾工業區」的範圍廣達台灣的好幾個縣,主要是鋼鐵產業,工廠一間間關閉之後,受污染的廠區土地透過復育和重新規畫,像是有的廠區建物保留規畫成博物館,廢棄水池規畫成濕地,當中也規畫了遊憩設施等,把廢棄的工業區重生成為生態復育以及休憩旅遊和環境教育的據點。

沈建全執行長說,煉油廠土地復育和規畫是政府應該做的,民間團體走在政府之前,希望催促政府的腳步,這條路很漫長,但只要有決心做,十年至二十年間,就可以看到可觀的成果。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