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北大光華聯合牛津、哈佛啟動“華人家族企業全球課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9-03 08:11


 

和訊商學院訊息 9月2日,把脈中國家族企業發展報告會在北大光華舉行。會議同時啟動由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和哈佛商學院聯手打造的“領導與變革:華人家族企業全球課程”。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蔡洪濱、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院長peter tufano、哈佛大學教授william c. kirby出席報告會。

據和訊商學院了解,家族企業課程中英文授課並配有同聲傳譯,內容將包括家族企業、治理、傳承、文化和全球戰略等。教學基於真實案例,配合課堂講課、實地訪問學習以及嘉賓講座。課程分為三個模塊,由三所商學院分別主導教授一個模塊。第一模塊將於2016年3月在北京進行,主要關注家族企業在中國經濟特有的環境下如何傳承與超越。第二模塊將於2016年5月在牛津賽德商學院進行,企業家們將學習如何制定國際發展戰略。最後一個模塊將於2016年7月在波士頓進行,由哈佛商學院的教授為企業家們在代際傳承中的成功延續進行指導。


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蔡洪濱
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蔡洪濱

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蔡洪濱表示,“華人家族企業全球課程”代表了三個學院對於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和中國家族企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及對中國長期經濟增長的信心。中國過去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背后,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就是民營經濟的不斷壯大,家族企業、民營企業、非公企業逐步的壯大和發展。未來其對中國經濟增長將起到更大的作用。“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家族企業的發展面臨相當多的特殊的問題和挑戰”,他表示,“我們希望能夠在這些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院長peter tufano
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院長peter tufano

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院長peter tufano表示,家族企業在全球范圍內都非常重要。家族企業強調長期發展,看中公司和家族之間人與人的關係。家族企業課程將會討論他們與其他企業之間的差別之處,同時家族企業之間也有很多共同之處。談到課程由三所學校聯合舉辦的原因,tufano表示,三所學校有不同的視角和專長。各國對企業傳承都非常推崇,選擇現在開設課程,是因為目前普遍存在創業熱情,企業家的創業精神非常重要。

哈佛大學教授william c. kirby
哈佛大學教授william c. kirby

哈佛大學教授william c. kirby認為家族企業的未來要看哪些領導人能夠真正為世界帶來改變。家族企業的成功離不開優秀的領導,必須有人來確定這個家族企業的價值是什么,如何能夠在新的形勢下不斷的去傳承自己的價值。他表示,由三所大學共同舉辦課程,是因為家族企業遍布全球,這個主題是全球化的。同時華人的家族企業也是遍布全球的,並且在不斷的走向世界。

此外,報告會上william c. kirby、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金李發表了主題演講。以下為文字實錄。

william c. kirby:謝謝!其實我在哈佛商學院研究非常現代的中國企業和中國的經濟發展。但是,從我自己的教育背景來講,我也是研究了很多關於歷史、經濟史發展的內容。我們之前也有提過,哈佛商學院的同事他們最近寫了一本書叫做《中國可不可以引領全球的發展》。我也在想,我們所出版的這些書,比如一百年前出版的這些關於中國的書,如果你到任何一個圖書館里面就會有民國初年等等,你可以看到,這些書就會叫做中國的崛起,或者說叫騰龍的崛起等等,或者說袁世凱、孫中山和中國的崛起等等這樣的書名。它現在對於中國,對於中國的這種騰龍的崛起等等,就好像一本書,它叫做中國發展,世界就發展,或者還有一本書叫做中國什么時候可以來統治全世界。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一點,這些書他們都寫的非常糟,大家千萬不要去讀,大家來讀我的書就好了。可以在哈佛商學院出版社我們有出版。但是我們想一想中國的未來,中國家族企業的未來。其實過去來說,它的問題是很多的。那么,未來呢?我們以史為鑒,看一下未來,我想跟大家分享三件事。

首先,我們認為在中國,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家族企業其實都是主導經濟發展的一個企業形式,大概75%到80%都是以家族企業的形式實現的。在中國其實是更重要的一種現象,因為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如中國家族的發展,對於這個社會,對於這個國家來說有如此深遠的影響。我自己一個學生,他在哈佛商學院的時候上我的課,我當時問他,你來自哪里?我覺得他是一個中國人,他們可能會說北京。我就說,你到底來自哪里?你的籍貫是哪里,老家是哪里?可能十年前,十五年前,這些學生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的籍貫是哪里,但是今天越來越的學生他們都會重新的發現自己的家族是來自哪里的,他們的籍貫是哪里的,或者說有時候他們會寫,或者是跟蹤,或者修復自己的家譜。所以,你可以看到,中國現在很多傳統的東西都是再一次的出現了,在這種非常現代化的一個時代,都再次出現了這些傳統。

所以,從過去,或者從現在的角度看中國,我們也知道機構方面有一些弱點。比如說在這樣的一個大的世界,在這樣不確定的一個世界,到1930年代的時候,你覺得在商業當中到底誰是可以信任的,你怎么樣可以籌到資金,從過去來講,你是從家族來籌集資金,從朋友那里,從老鄉那里,現在如果你要是想創業,你還會到中國農行去?我不知道農行它是不是會把自己的資金借給農民,這個其實對於農民來說,現在想做的他還是得要像200年前一樣求助這些傳統的資金的來源方式。所以,在這樣的一個狀況下,我們就需要建立一個非常好的信心,還有信任的一個體系。我們等一下在問答環節當中也會跟大家具體的討論。

我們再看一下現在的這些企業。在全球非常富有的一些企業、企業家這邊,比如在過去,在中國,在清代,或者在民國年代等等有這么多的一些家族企業的崛起、發達等等。我們還有一些其他的中國的一些家族企業,他們不僅僅是政府的國有企業,他們也是非常推動中國經濟往前發展的一個動力。我們希望跟大家做更多的討論,所以我具體不要跟大家去講太多的案例的細節,但是在哈佛商學院我們有三個非常好的案例,就是在過去、近代和現代的家族企業。

首先,是一個民國時期的家族企業,大家都知道榮氏企業,他們是從無錫起來的,其實是非常好的一個私營企業,在當時的中國來說,他們是全球的首富。當他本人也是非常雄心勃勃的,而且他也是非常具有創新的一個精神,他不管是在機構,還是融資,還有進口,還有人才等等這方面都做的非常有創新。但是,另外亮點非常重要的,首先就是他的家鄉無錫,70%的企業員工都是在江南那邊,在無錫那邊的人。因為很簡單,你還能相信誰呢?你為什么要去相信一個蘇北的人呢?因為已經有無錫的人你可以去相信他了,你不用去相信別的人。大家講的語言,大家的背景都是一樣的,其實說到底,這都是家族企業的一種特點。我們待會兒再回到家族企業這個話題上。他當時是有30個公司,在他整個的商業帝國之下。他們都是無線公司,為什么作為的這些公司都要做成無線公司呢?大家有沒有知道的?他其實進行一個風險的分擔,一個公司如果做的不好,另外一個公司不會受到影響。另外,他不相信外來的股東,他只相信自己的家族,自己周圍的人。

比如很重要的一個煙草公司,叫做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它和美國還有英國的煙草公司在中國這邊進行煙草行業的競爭,它在中國做的非常好。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為了可以募集資金,來跟這種美國和英國的公司競爭,它其實是和杜克(音譯)家族進行了合作,他們必須要共同的發行一些股票,他們到了北洋軍政府,他們說想要發行股票,但是公司的主席一定是終身制的。第二、只有廣東人可以來購買這個股份,因為他們是廣東這邊的一個公司,所以他們只有相信廣東人,他們不用去相信上海人。他把自己的家族網絡往外擴展,不僅僅是通過收購來擴展,同時也通過聯姻。大家可以想一下,其實在中國現在已經不大一樣了,在過去,大家都知道,沒有辦法決定自己到底要哪個孩子,因為是哪個孩子就是哪個孩子,但是可以選擇自己的女婿,這個其實我跟我女兒講了,我女兒說,不行,你決定不了。但當時他們可以決定自己的女婿。他們可以讓自己的女婿領導很多自己家族的公司,這樣可以讓家族他們在這個公司還有企業的打造過程當中變得越來越強大。比如蔣介石到了南京之后,把它監禁,希望可以從他的企業當中拿到更多的資本,還有日本侵華的時代,其實我們都可以看到,在家族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慢慢的后代總共有八個孩子,這些孩子當中只有一個人留在了中國,其他人都是到了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美國等等。他們進行很大的風險分散。另外,榮毅仁就是留在中國的孩子,榮毅仁在中國的發展也是非常不錯的,他變成了中國政府對外溝通,對外貿易的一個工具,一個橋梁,他作為一個象征,他是一個民營企業,1970年代幫助中國政府跟對外的交流。我們知道很多家族企業,或者私人企業在1956年的時候其實都消失了,我們知道在中國1956年12月的時候,北京、上海這種大的城市很多很多的私營企業都要跟國營企業聯姻,我們知道中國有雙喜的剪紙,大家把這樣一個聯姻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比喻。我們有一個在華的外國大使他知道,我們從來都沒有見過任何一種婚姻可以把這個社會改變的如此的巨大。所以,其實在這樣一個狀況之下,我們就是要把私人企業進行一個重新的定義。

另外一個案例,蔡勝百(音譯)先生在上海,他建立了一個絲綢公司,也是一個家族企業,他認為企業社會化的發展其實可以給我們帶來最好的住房,最好的教育,最好的醫療福利等等。其實我們知道中國政府,或者中國共產黨是第一個在他的這個公司進行投資的。這個公司在日本侵華的時候進行了搬遷,1949年搬到中國相國,后來他的女婿和他的女兒都到了哈佛商學院來求學,所以100多年的絲綢公司不斷向下一代一代的不發展,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由女性企業家領導的公司。他之前也是在哈佛商學院進行深造。這家公司現在為不同的企業,不同的品牌都提供了絲綢,還有其他的家紡的原料。所以,大家可以想一下,這個企業的歷史,我覺得它就可以比喻成一個房屋,他們之前在上海武康路(音譯)有一個老房子,它其實是法租界這一塊的一條路,他們是從德國一個商人那邊買到這個房子,然后這個房子其實是由兩個建筑組成的,非常美麗。之后由日本新化把這個房子收走了,之后何應欽在70年之后,日本把這個房子交給他,他是在1945年到1949年的時候奪回了這個房子。然后在1949年的時候有20個家庭都搬進去了,之后他這個家族就移居到相當。后來四人幫進來了,文革的時候姚文元住在這個房子,后來四人幫粉碎了就搬出去了,自己的家族又搬進去了,2008年的時候,這個女婿又把這個房子收回來作為自己的家產。還有這個博物館,作為了自己家族關於紡織業的一個博物館,所以這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家族企業的一個案例。

下面這個也是我寫的哈佛商學院的一個案例,是在杭州的魯廣秋(音譯),他出生的時候注定要成為一個商人,而且要了解中國的家族企業,但是他出生的時候正好趕上一個不好的年代,就是大躍進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發展自己的家族企業也不好。后來又有了文化大革命,后來又出現了人民公社這樣的一個年代,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去開辦家族企業都是趕上了非常不好的時期。那么,后來在這個時候,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其實時間都被浪費掉了,當時並沒有時間就是金錢這樣一個概念。后來他們又去做汽車的一個零配件,后來到1979年的時候,他們開始了這樣一個企業,到現在他們已經成為了中國最大的一個汽車零配件生產的一個公司,或者汽配配件的一個公司。那么,到現在他們還在杭州,還有在美國建電動汽車,還有生產其他的配件,還有電池等等。所以,他們開始的這個年代就是在人民公社的這樣一個年代。到現在為止他們是一個家族企業,並且她們自己家族成員也是非常善於經商的,他的孩子在杭州,他的女婿帶美國,這樣一個家族是非常專注於自己業務的發展,企業的發展的。

那么,整個家族企業當他們開始的時候正好是經歷了中國環境最差的時候,就是最不利於私人企業發展的時候,他們還是堅定下來,然后繼續去工作,最開始的時候,當時他們經歷的時間並不是特別好,對於私人企業家來說會征很多稅,以他們的資金幫助其他的窮人等等。這些其實他們的過程都給我們展現出了一個堅持的精神,不僅僅是私營企業的精神,而是家族企業的精神。因為他們經歷了從唐朝到現在為止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個時代,最差的一個時代。所以,這一點讓我非常震驚,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代,就是大家都是自由的,大家都是可以進行創造的。那么,現在大家,尤其在最近期,民營企業還有家族企業他們都可以進行合法的運營,人們可以去學習,可以持續的實現家族企業的一個成功,而且能夠把自己的企業在全大中華地區,甚至超過大中華地區進行運作,比如正大集團,他們不僅僅是一個華人的家族企業,同時他們是很多華人家族企業整合在一起,然后有一個非常了不起的領導,以及接班人。

那么,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代是一個非常繁榮的時代,也就是企業能夠允許,從80年代建立起來的這些企業到現在他們面臨接班的問題,也就是接下來由誰繼續領導這樣的家族企業,肯定還是會有非常好的發展。但是,同樣還有一個問題,如何不僅讓自己在大的范圍之內,甚至乃至於整個國家都能夠有比較好的發展,如何對家族企業的下一代管理人進行教育,他們都去光華上學嗎?都去哈佛和牛津上學嗎?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規則,如果看一下這些家族企業的發展歷史,尤其在20世紀,你會看到不同家庭他們有不同的教育的戰略和措施,所以這也是我們需要進行仔細研究的一個領域。

我們再次看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就是家族企業現在在全球到處都是,有一些是家族企業都有的一些現象,關於接班人的這個問題,還有不同家庭成員去共用這個企業,還是不共用這個企業,什么時候開始去讓這個職業管理人進行管理,還是由家人進行管理,這些職業經理人的職責是什么,還有他們的所有權怎么樣。所以,這些問題都是我們要去研究的。不光光是在中國,不僅是中國特色的家族企業需要我們去關注這些問題,我們要去看一下這些家族企業如果說家里只有一個孩子,如何去進行進一步的傳承。還有就是相信,在這個社會中,你可以信任哪一個人把你的企業交給他們進行管理呢?而且現在人們的信任和誠信並不像別的影響那么大,所以這是我們在光華管理學院,在哈佛商學院,還有在賽德商學院我們希望跟大家分享的經驗,去分享給參與我們課程的這些人,非常感謝!

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金李
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金李

金李:這個項目能夠順利的啟動,凝聚著我們一大批同事的心血和努力。首先,得到了三位在座的各個學校院長的大力支援。其次,我們所有的同事在這個項目整個過程中間,付出了非常到的血汗,同時也是很多不眠之夜。今天我代表我們這些同事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分享,其實我分享的這些成果也都是我們的同事通過大量和企業的調研、訪談所得來的一些,包括在很多時候通過其他的途徑獲得的一些公開資料的整理。所以,應該說,我是代表我們這個團隊做一個簡單的分享,關於中國家族企業的傳承。我是準備了一個ppt。所以,我用這個ppt先講。

首先,可能還是要呼應一下前面三位院長所做的介紹,為什么現在要研究中國家族企業的傳承問題。中國改革開放30年,成就了大批優秀的民營企業,其中相當一批已經開始向第二代交班,這一過程的成功與否和質量高低,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中國經濟未來30年的發展,應該說是我們非常值得關注的。同時,當下中國整個的經濟進入了一個“新常態”,經濟本身在升級轉型。第一代的企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以后,也開始進行經濟的升級轉型,應對高速發展的社會經濟形勢,第一代企業家往往感覺到非常的辛勞,同時新生代的企業家雖然他對於新的理念和資本市場有比較好的把握,但是畢竟在經驗上還是不足。兩代表人現在在開始交班的過程中間,因為理念衝突,因為交流不暢,往往產生非常尖銳的問題,我們接觸的很多第二代企業家對接班都有一種困惑和迷茫。

同時,我們對很多中國最成功的企業家進行的訪談調研中間,接班問題都是在調研中凸顯出的企業家最關心的重要的問題之一。在我的課堂說,我親耳聽到咱們優秀的第一代企業家指著第二代表企業家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歸根到底是那幫孫子們的,他說的孫子,可能是他的更后的后代了。如何順暢的實現企業的傳承?我想是每個第一代企業家心中非常大的一件事情。其實不僅在中國,在國外也是這樣,愛馬仕家族的第五代的傳承人,他說愛馬仕不是我從我的父母手中繼承來的,實際上是我從我的子女后代手里借來的。如果是從我父母手里繼承來的,這個企業就是我的了,如果是從子女手里借來的,就意味著一個責任,將來要把更好的企業,更高大的企業還給子女。他說這句話,是作為一個企業家,家族企業的領導人既要對先倍有責任,又要對后人有非常大的責任。

家族企業是很多重要經濟體的劑量和背景,在全世界最大的企業中間也占有相當大的份額。美國的研究表明,從第一代傳到第二代的只有70%的企業,能夠順利的傳兩代的企業也就是10%多一點,只有3%左右的企業能夠順暢的傳三代或者以上。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也不過20多年,大約是創始人的工作年限,歐洲平均數字好一點,也好不了多少,大約有4%左右的企業能夠傳三代,能夠從第一代傳到第四代表,或者更后的手上。我們在更靠近的經濟體情況也沒有太大的好轉,東南亞的研究表明,家族企業在第一代向第二代交棒過程中間,上市市值五年內平均縮水六成。

家族企業傳承又是這么艱難,我們準備好了嗎?我們目前看到的數據並不樂觀。首先,目前中國大量的民營企業還是以家族的形式運營,未來五年十年中間,大部分這些企業將面臨交棒的問題,截止去年年終的時候,a股1400多家民營商業公司大約50%是家族企業,中國家族企業大部分都是在改革開放以后才開始蓬勃發展,很多企業現在還是在一代人手里,但是他們的朋友年齡已經開始逐漸邁向老齡,從55歲到75歲,中國第一代企業家正在進一步退出歷史舞臺。

對上市公司的分析表明,上市公司最重要的家族企業的親屬關係,2010到2012年第一大親屬關係還是一代夫妻共同創業,第二大是兄弟姐妹共同創業,第三大是兩代人創業,2013年開始,兩代表人在同一家企業的親屬關係已經超過兄弟姐妹的比例,意味著中國家族企業已經開始進入第一次大規模的交班,這是中國近代經濟史上第一次。我們既缺乏成功的經驗,也缺乏失敗的教訓。同時,我們很多企業其實並沒有準備好,中國工商聯2012年發布的《中國家族企業發展報告》中間,說在被調查的個000多家企業中間,有40%以上根本沒有考慮過傳承問題,即將進行傳承企業的現象也不盡如人意。

關於誰接班,怎么接班,如何培養接班人,中國企業現在是怎么在看?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齡的人往往看法不完全一樣。年紀比較大的第一代企業家還是傾向在家族內部進行企業傳承,新生代的企業家對於使用職業經理人接管企業持有比較開放的態度。同時,他們更傾向於認同第二代不一定實行管理權,只需要繼承家族的股權。但是這里面也產生一個問題,中國目前職業經理人的市場並不是高度發達,未來有沒有可能職業經理人愿意進入家族企業,或者家族企業怎么吸引更合適的職業經理人,這也是我們未來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

55%的企業家目前的看法是我們這孩子他可能因為種種原因他不愿意,或者不能夠繼承這個企業的至少是管理,可以由職業經理人進行管理,但是自己或者家族保留對企業的股權,有5%的企業,就是大量的調研所發現的企業家,他們自己認為這個企業將來可能沒有人繼承,我退休以后,或者減持,或者轉讓,或者關閉這個企業。傳承什么,50%被調查的企業認為二代首先是繼承股權,同時相繼的視情況可以形勢對企業的管理權,32%的企業認為必須是股權和管理權並重的傳承,7%的企業認為二代只能繼承股權,可能二代根本對這個企業管理一點興趣都沒有。

如何培養二代的接班人,如果這個企業,希望我的孩子將來能夠繼承這個企業,怎么去培養他,每家企業風格也不完全一樣。45%左右被調查企業認為從各部門之間輪崗開始,35%認為應該從一線,從車間做起,只有20%認為應該直接進入到企業的中層,或者高層的崗位做起。二代接班的情況,蔡院長也談到過一些,大量的二代企業家在海外有比較長的留學經歷,平均3.5年以上,大概2/3以上的人學經濟管理專業,或者他們出國之前他們家人希望他進入企業管理,但是這些人真正留在企業內部接班的比例並不高,我們大量的統計,不光我們自己的,包括別的研究者做的很多統計,愿意接班的第二代企業家只占20%左右,愿意自主創業的大概有70%,剩下的10%左右,寧愿做其他的工作,比如成為一個專業人士,醫生、律師等等。我們接觸過的一些家族企業的二代會直接跟我們悄悄的說,老爸老媽到時候把這個企業賣掉,把股權折算成錢,給我錢好了,這個錢我怎么花,和你沒有什么關係,這是我的決定。將近八成的二代,不愿意接自己企業的班,愿意自主創業。我覺得我們很多第二代的企業家他們其實非常有志氣,他們不愿意在自己父輩的麾下生活,我聽到有二代幾乎用吶喊的聲音喊出自己的心聲,你們是白手起家的,你們能不能也給我一次白手起家證明我自己的機會。

二代談到他們不愿意接班的原因的時候,有1/3左右認為是因為我們的父輩他們從來都不放心我們,也不會把權力放給我們,因為他們覺得我們太幼稚,我們太弱小。有1/3覺得自己確實資力太淺,有1/3認為是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是不管自謙還是自傲,大部分第二代企業家對於接續家庭的事業並沒有很大的信心。但是,另一方面雖然有高達80%左右的第二代企業家並不情愿去接班,而事實上家族企業中間只有24%的企業最終結果是聘用了職業經理人運作企業,有20%左右的企業自己接了,意味著超過一半的企業,超過一半的第二代表,他們雖然心里不情愿接班,但是可以說勉強在企業里接班。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好,未來這個企業的發展可能有重大的隱患。

在江浙進行的調研中間,很多人發現和父輩企業,家族企業發生衝突的是最終結果很有意思,有三種可能的結果。54%第二代企業家會選擇最終完全屈從,既然你這么說,就按你說的辦,20%不到的會和父輩發生衝突,但是最終會留在這個企業,26%的二代企業家最終會選擇離開父輩的企業。

影響第二代接班意愿的因素,如果創始人和非家族的其他老臣高管對第二代比較信任,第二代會更加容易留在企業接班,企業本身管理的規範化,企業的規範化程度越高,繼承者愿意接班的意愿也會越強,企業規模越大,第二代企業相對來說,愿意接班的可能性也會越大。影響第二代表接班除了意愿以外,還有一個成效,它的效果到底如何呢?首先,第一代的公司領導和公司老臣的關係,其實對接班的意愿和成效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第一代創始人和公司的高管之間互相信任,以及對第二代信任比較高,更容易使得第二代完成接班。二代企業在家族內部的成長經歷,如果接班過程中間,第二代表在家族企業有比較豐富的成長經歷,有各種各樣的成長機會使自己發展,他也有更大的信心。企業本身管理的規範化程度,實際上對二代接班的效果會非常重要,如果企業本身有很嚴重的管理規範化的問題,第二代要么不愿意接班,或者接班以后效果也不好。

第一代企業領導人的風格,第一代企業是一個什么樣的領導人,是一個賞罰分明,還是威權型的,對接班以后的效果也會有非常大的影響。還有兩代人之間的溝通,如果順暢,可能使得第二代更為順利的接班。我們跟企業接觸的時候,很多企業家雙方,第一代和第二代會悄悄跟我們說他們對另一代人的抱怨,父輩覺得孩子不懂事,子女覺得父輩很多事情太武斷,太霸道,父輩覺得子女對很多事情想的太激進,或者太優質,子女會覺得父輩太老套,太保守,或者所謂的江湖越老,膽子越小,父輩會對子女非常不放心,你什么都不懂,子女會覺得從來都得不到父輩的肯定,總是說我不對,總是說我不好。

說到在企業內部進行家族的接班,如果不暢通的時候有很多一企業會選擇去考慮職業經理人,在二代不能或者不愿意接班的時候,能不能讓職業經理人把這個企業繼續傳承下去。我們接觸到中國大多數企業,到目前為止對職業經理人並不是很高度的信任,也發生過一系列很多的職業經理人和家族之間的一些糾紛矛盾。比如說像國美當年的黃光裕和陳曉之間的爭斗,總的說來,中國的高階人才市場,相對於歐美不發達,有巨大的資訊不對稱,道德風險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中國家族企業的職業經理人的道路應該說是仍然是任重而道遠。

但是,即使如此,也有不少我們接觸到的企業家開始考慮在家族以外尋找接班人,或者至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我們接觸過的企業家,比如有的人提出這幾種標準之間的權衡取舍,到底應該用人以親,我用我的親人,或者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不一定是一個人,用我的同學,用我的朋友,還是用人以賢,品德,還是用人以能,能力,這幾點之間,到底應該怎么去權衡取舍。我們也看到很多新的例子,有一些企業家開始把自己的企業交給他愿意去相信的,更能夠帶領這個企業發展,使它更好傳承的一些職業經理人。《福布斯》2014年發布的中國現代家族企業調查報告中間,說中國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由家族成員擔任ceo的比例在繼續下降,更多的職業經理人開始進入家族企業的管理中間。在中國國內的家族企業中間,大概有100家左右的家族企業現在已經把經營大權交付給職業經理人。

前面幾位嘉賓,都提到中國家族企業傳承既有和世界各國相似的問題,也有很多自己的一些有一定的獨特性的問題。我們看一看其中的一些特點。東方整個民族更看重個體以外的所謂的家族的整體利益,看中延續,它有一個積累,一個上升的感覺。很多人說,這一代我吃很多苦,忍辱負重,省吃儉用,希望我的后代站在我的肩膀上。在中國,以及在整個亞洲,通常企業的掌門人很多是以前傳統的是男性的家長一直希望執掌這個企業大權,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天。我們課程里面分享的一個案例是台灣的經營指神王永慶先生,92歲高齡,仍然堅持這個企業的領導權,直到他去美國出差視察的時候突然去世,都沒有留下遺囑,以至於家族其他成員不知道該怎么傳承,這既罕見,也不那么奇怪。這個傳承可能會帶來什么樣的問題?亞洲國家普遍對於所謂軟性資產,比如人脈關係非常高度重視,甚至在他們看來,這種關係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不弱於現代公司治理原則,企業規範化等等,很多企業在這一點來講處於高度的仁制,而非法制的狀態,企業領導的個人魅力在企業領導過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這種魅力很難傳承給下一代。市場相對不發達,包括並購市場,包括人才市場,職業經理人市場部發達,企業並購也很困難,這些都使得企業在轉手過程中浪費或者造成損失。

家族企業傳承的問題,中國實行獨特的計劃生育政策,大量第一代企業家往往只有一個直系的成年子女,他們唐兄弟姐妹也相對比較少,這就對傳承帶來很嚴重的問題。我接觸過企業家跟我們說,我們這一代的企業是千軍萬馬里殺出來的,萬里挑一挑出來的,但是我現在只能挑一個人,就是我的兒子,因為我只有一個兒子。當然,其實的角度來說,我們發現成功的企業家往往還有孩子,只是比較小而已,第二代表不是獨生子女大概占到60%多,所以企業未來還會面臨分家的問題。

最後,資本市場,特別是信托理財,私人銀行業務等等水平相對低下,未來可能會對家族財富的保存形成比較大的沖擊。第一代企業家往往不太考慮這個問題,因為第一代企業家覺得他不太重視理財,信托機制,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覺得我的家族企業本身就是一個超級有效的信托理財的工具,他的回報可能大大高於外界資本市場能夠帶來的回報。但是,當家族發展到一定程度,特別是你的繼承人,如果他的能力並不比你強的時候,同時未來的風險和收益可能會成正比,未來隨著家族企業的傳承,可能就會有一個問題,在家族內創造財富和保持財富的能力需要得到資本市場的一些配合和補充。在那種情況下會帶來很多問題,我們現在並沒有完全準備好。

接下去的一個話題,基業常青是不是可能的?我們很多企業家希望我的企業能夠千秋萬代,一統江湖,但是他們又聽到不孝子孫,各種問題導致很難傳承下去,富不過三代,真是這樣嗎?蘇格蘭有句諺語,就是父親買,兒子建,到孫子就開始賣了,重孫子就當乞丐去了。但是歷史的實踐又在不斷的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目前觀察到最長的企業,我們有數據是日本的企業,比如有一家企業叫做金剛組,已經活了1400年以上,2006年遇到巨大的問被迫進行巨大重組,但是現在又成立了一個新的公司,重組之后還叫做金剛組。但是,中國人經常把自己認為類似於西方的猶太人,我們叫做東方的猶太人,猶太人在全世界范圍內有非常成功的家族的傳承。前面幾位嘉賓都說過,歐美成熟經濟體,其實很多經濟體有過幾代十幾代傳承,還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去年很流行的一本書是托馬斯·皮克迪寫的《21世紀的資本》,他說在全世界范圍內的觀察,資本本身正在以經濟發展更快的速度在匯集到一些特定的家族手里。我們看到在全球營收最高的500家企業中間,有44%的比例的企業是由第四代或者更靠后的接班人所控制。而在整個樣本,所有的企業中間只有5%不到。所以,一個可能的解讀是,那些優秀的家族企業反而可能會有更長久的傳承,當然另一種可能的解讀也是只有這些企業能傳承到第四、第五代表,經過幾代人的積累,才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大企業。

目前國內企業也走向第二代表的傳承,新希望、娃哈哈,2003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已經有40家企業的富二代進入,這些繼承人都非常年輕,大量的是80後、90后,其中大部分在國外受過訓練,受過教育。怎么看待中國第二代企業家,第一代希望給自己的孩子創造一個更加愉快的成長過程,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成熟於溫室中的花朵,經不起挫折。我聽到一個很有代表性的話,一位企業家跟我說,我是一只有老虎,但是我的孩子就是一只羊,如果將來我不在了,這個企業他還能夠控制住嗎?當然,第二代可能吃過的苦沒有那么多,也許有一些浮夸,或者坑爹的,但是我們接觸大量優秀的中國的第二代企業,並不是不孝子孫,很多人愿意自己證明自己,同時他們是全球化和互聯網的一代,無論在視野、知識體系和價值觀上都比父輩看的更多,他們很多人是因為生活方式的改善,更愿意享受人生,或者愿意把工作和人生有一個更好的平衡。但是也不乏有非常有進取心的一些人,假以時日,他們會是中國經濟騰飛的脊梁,最終這個問題上,虎父終歸無犬子。

最後,進一下我們的使命,為什么是北大,為什么是哈佛,為什么是牛津,因為我們這三所學校都各自以自己所在經濟體中間的民營和家族企業的成長作為自己的使命。北大長期以來支援中國的民營經濟的發展,從前面說的蔡院長提到的民營經濟36條開始,我們未來希望把我們形成合力以后,能夠融入北大、哈佛、牛津的精神,熔煉這些精神,帶領我們很多家族企業一起探究他們的家族文化,探究在世界眼中的中國,以及中國眼中的世界,同時發現更多的機會,整合更多的資源。我們對家族企業課程的一些希望,都列在這兒了,這是我們在課程里希望涉及到的很多問題。

最後,中國家族企業的發展現在是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也愿意和中國的家族企業一起成長,並且見證他們成為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偉大的力量,謝謝!

 

2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